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城镇化进程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些问题不断凸显,影响城镇化进程和社会经济稳定。“城中村”改造关系到城市发展整体质量,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只有对“城中村”改造过程的各种难题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城中村”改造路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镇化进程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些问题不断凸显,影响城镇化进程和社会经济稳定。"城中村"改造关系到城市发展整体质量,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只有对"城中村"改造过程的各种难题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城中村"改造路径。一、政府在"城中村"改造中面临的难题(一)多方利益主体参与,基层政府统筹难在政府主导的"城中村"改造模式中,  相似文献   

3.
深圳是我国最早全面启动“城中村”改造的城市之一。2005年5月,由金地集团承担开发建设的渔农村旧城改造项目,是深圳市首个整体拆除重建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今年6月,深圳市房地产权登记中心向渔民村的24户原村民发放了“城中村”改  相似文献   

4.
“城中村”难题目前在我国各地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它不单纯是一个建筑群或者住宅区的概念,它代表的是一种落后的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它与违法建筑联系在一起,既蚕食城市发展空间,影响城市整体规划,又因建筑质量低劣,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给居住者生命财产带来直接威胁。因此,深圳市此次启动清理违法建筑、违规占地和“城中村”改造行为,并把此次改造行动作为检验地方政府执政能力最好的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城镇化的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的话题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城中村蜕变城中城"一时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聚焦"城中村改造",让相当一部分人不得不念及那些年的城中村记忆。事实上,一个村成为一座城,是大事,更是好事!  相似文献   

6.
近日,深圳市建市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城中村”改造行动正式启动。配合该项行动,该市出台了《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查处违法建筑和违法用地的决定》和《深圳市城中村(旧村)改造暂行规定》两个文件。其中,《暂行规定》对清查违法建筑、违法用地工作做出部署,对“城中村”改造的基本模式、补偿方式、优惠政策及相关的工作机制作了详细规定,值得各地关注。基本模式:“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政府主导”是指政府牢牢把握城中  相似文献   

7.
《领导决策信息》2011,(25):18-18
广州城中村改造正火热进行.但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近日在意大利就推进文化建设进行专题考察时有了一个新“觉悟”:城中村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产物.改造城中村时不要全部推倒重建.可选择保留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城中村.留下城市快速发展印记.并要求广州着手研究建立一个农民工博物馆。  相似文献   

8.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场声势浩大的城中村改造浪潮正在全国各地席卷开来。郑州市京广路街道办事处(以下简称“京广路街道办”)冯庄、佛岗2个城中村牢固树立“党建引领、和谐拆迁、发展惠民”的拆迁工作理念,用党建统领保障,依托党员的带动力、政策的向心力、奖励的吸引力、亲情的感召力,形成了强大的合力,犹如滚滚洪流,势不可挡,确保了拆迁工作的快速、平稳推进,见证了拆迁之“京广速度”。  相似文献   

9.
城中村作为中国城镇化进程下的独特产物,一直以来饱受争议。实则,城中村是过去中国空间驱动型城镇化下的必然产物,是在这一影响下村庄演变的第三阶段形态,是完全城镇化的前奏。在当前的城镇化进程中,城中村具有"双面性"影响,具体体现在城中村对城镇化进程所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武汉市东湖新村是一个由独特的经济、地理和人口因素交互作用而生成的典型的城市包围型的城中村,在武汉市的城镇化进程中,东湖新村显现出明显的"双面性"作用。本文选取东湖新村为例,阐述了城中村的"双面性",并进一步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下治理城中村"双面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城中村是我国二元经济体制下,城市化发展阶段性的必然产物。它在城市之中却又脱离城市管理,它被隔离于城市之外又享受着城市带来的福利。本文先分析了城中村形成的原因和治理的必要性,结合贵阳城中村发展过程和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翔 《管理科学文摘》2011,(10):169-170
对“城中村”电网薄弱的由来、存在的问题及改造工作中存在的矛盾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存在的问题系统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解决了城中村电网改造难题,对各地开展城中村电网改造工作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村干部是个特殊群体:农民中的“干部”、干部中的“农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村官城居”逐渐多了起来。  相似文献   

13.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任务之一.从“十五”到“十一五”,我国东、中、西和东北四大区域发展战略基本形成.同时.中央还根据地区不同特点制定了一批促进地方发展的区域规划和政策.这些成为新世纪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亮点之一。  相似文献   

14.
策划人语 稻花香经验表明,龙头带动是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抓手。稻花香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将企业发展壮大与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积极带动龙泉镇城镇建设。实现了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机融合、共同发展。“四化同步”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需要具体的实现载体,市场经济体系下,最具活力的主体是企业。  相似文献   

15.
周其仁 《决策》2004,(1):38-39
在“行政规划和权力租金驱动”和“市场自由流动组合”之间作出取舍,比在“城市化”还是“城镇化”之间作出选择重要得多。也许,提高我国未来城市化程度的最好办法,是把“城市化”或“城镇化”从政府未来发展大计中一笔勾掉。  相似文献   

16.
城中村不适应现代城市经济的发展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区域经济的竞争,城中村的改造问题将成为各个城市不得不面对的迫切问题。文章探讨了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同时介绍了一些城市城中村改造的经验,提出了加速改造城中村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汪海波 《领导文萃》2010,(15):26-31
调整产业结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六五”时期直到“十一五”时期,我国一直把结构调整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但迄今成效并不明显.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形成这个“矛盾”现象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8.
"城中村"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是一种城乡共存的二元结构现象,它的存在不利于城市现象的提升,所以全国各地区加强了"城中村"的改造。但是改造带来的问题较多,尤其是涉及到居民的切身利益,拆迁、安置补偿方面的问题最为明显。本文具体论述了广西钦州城中村改造拆迁安置补偿问题。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     
《领导决策信息》2011,(50):46-46
地方特色规划 《黑龙江省城乡规划“十二五”规划纲要》 “十二五”期间。期末城镇化水平达到60%。继续保持城镇化率在国内各省区的领先地位,力争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上走在全国前列,进一步优化城乡居民点体系。逐步实现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推进,促进城乡一体化格局,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0.
21 世纪头10年,我国经济 的持续快速增长将成为奠定我国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现实情况说明,在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改革对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活水平提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依靠改革实现制度创新显得越来越迫切和越来越重要。改革已真正到了一个整体攻坚的阶段,必须在一些诸如所有制改革等重要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关键时期,才能确实解决目前的经济社会快速和稳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制度性障碍问题。 一、“多元化”是“政资分离”的有效途径 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化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现代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