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认知语言学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新的语言研究范式和方法.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研究成果,分析汉语兼语结构四种类型的特点,从一个方面论证象似性的存在,为语言的发展受制于人类认知活动的假说增添一份说服力.  相似文献   

2.
汉语兼语结构的象似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认知语言学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新的语言研究范式和方法。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研究成果,分析汉语兼语结构四种类型的特点,从一个方面论证象似性的存在,为语言的发展受制于人类认知活动的假说增添一份说服力。  相似文献   

3.
认知文体学是从认知角度进行文体研究的新学科,对文体的本质和运作机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从认知科学的视角来分析文体,能为读者解释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规律,方便读者感知与体验的认知过程,有深远的理论创新意义。将认知科学的三大理论应用分析具体语料,能够充分展示文体的心理构建和认知意义。  相似文献   

4.
名词是可以重叠的,且词汇、语义范围极广。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象似性原则和非范畴化观点 去重新讨论并解释某些名词重叠的认知语义和句法功能发现,随着名词重叠语义的泛化和抽象,其功能也发生了转移。那些 非范畴化程度高、离散性速度快的名词重叠表达的不再是指称意义而是描述意义,该名词也将从名词范畴偏离到其他词类范 畴,其语义功能也会由指称功能变为修饰功能或者其他功能。  相似文献   

5.
汉语中存在着句式比较特殊的双主语结构,在该结构中两个名词短语NP1与NP2并置在句首。文章试图从认知语法视角来阐释这一汉语结构,将汉语中的双主语结构看成是一个“参照点结构”(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认知主体(conceptualizer)把NP1作为参照点与另一实体——整个内部小句作为目标,从而建立心智的联系。作为参照点的NP1既可以充当话题,又可以充当主语。  相似文献   

6.
语用层面的象似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探讨了象似性理论在语言中的体现,着重对其四原则:数量象似性原则、距离象似性原则、顺序象似性原则、标记象似性原则在语用层面上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其在象似性话语中的功能。旨在为语用研究开辟新的视野,也为语言象似与语言功能的结合作出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利用当代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语言的产出和理解开展认知研究,能更加充分、具体地解释各种语言现象。以认知参照点理论为框架,探讨语言使用过程中,参照点选取的认知理据及语用效果。从参照点到目标实体是一个动态的意义建构过程,要依赖语篇语境进行识解;同时在特定场合下,参照点的使用可委婉的表达发话者的意图,最终听话人根据语境进行推理并与说话人合意。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存现句是汉民族对物体存在性表达的语言形式,其一般结构类型为时间/处所方位词语+动词+名词.本文通过对存现句产生的原因的探讨,揭示汉民族独特的认知方式以及句法结构同人类认知顺序的象似性,是汉语存现结构生成的认知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汉语歇后语的认知参照点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言语交际和文学作品中使用歇后语反映了讲话人根据语境需要进行有目的的思想活动,动态地加工、组合概念结构的认知能力和语用技巧。文章运用参照点结构对歇后语的构成和理解进行认知分析,并得出歇后语可以给听话人提供认知参照点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的汉语语法研究,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着汉语语法体系的构建,焦点问题是如何认识汉语的结构特点。不管是相同的认识,还是相异的认识,拟或独家的观点,都不同程度揭示出汉语的结构特征,诸如没有形态变化,词、短语、句子构造基本一致,词类跟句法成分不对应,量词丰富,词序和虚词是主要语法手段,词序与虚词对语境有极大依赖性,基本结构简单而具体形式复杂,语音和字形对词语结构亦有影响等。汉语语法的语用特质建立在汉语结构的基础之上。汉语结构的无形态性决定了汉语语法的语用性质。构造基本一致的词、短语、句子具体使用时的变异,量词的多样,语序的安排,虚词的丰富,语音、语形对词语组合的影响,词语组合对语境的依赖性等,都表现出明显的语用性质  相似文献   

11.
语用标记语功能认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用标记语是人类语言"语法化"的结果,是语言"主观化"现象的类典型.语用标记语的语用意义和概念意义的规约化程度具有不均衡性、不对称性及动态发展的特征.英、汉语言中的一些常用语用标记语,如坦言性标记语、阐发性标记语、理据性标记语、断言性标记语、评价性标记语、警示性标记语和补说性标记语主要表达语用信息,具有人类语言元话语功能的一些典型性特征.即使是同一类语用标记语也可表达几种不同微功能.语用标记语对于话语的生成和语篇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语法化动因的认知语用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作为历时研究和共时研究的结合点,语法化现象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门问题之一.从隐喻等认知因素和经济原则等语用因素入手,对语法化的动因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作为历时研究和共时研究的结合点,语法化现象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门问题之一。从隐喻等认知因素和经济原则等语用因素入手,对语法化的动因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祝愿脚本的语用认知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祝愿""问候"等脚本,充分体现了汉民族的"和谐"认知心理.现代汉语祝愿脚本,除具有"礼貌"之根本特色外,还具有独自的语言特色.就语用认知价值而言,它具有独特的语境值、人际值、时间值和语体值.  相似文献   

15.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不可避免.这种失误主要是由于交际双方的文化差异在各自头脑中的文化定势引起的.具体体现在人们认知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图式和脚本存在差异,因此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取决于交际者双方认知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反语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长期以来倍受学者们的关注。从合作原则出发,浅谈言语反语的构成条件及其实现。言语反语信息的发起者和言语反语信息的接受人通过合作原则,在反语信息及其传达过程中的语境的共同作用下,实现言语反语从发起到接受的交际过程。所研究的语料来自于汉语言语交际。  相似文献   

17.
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研究认知视角与语用选择的关系,在同一语言框架内,认知主体由于视角聚焦的差异,引起语用选择的显著不同,导致认知客体的突显性.  相似文献   

18.
名词转动词的认知语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借助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对名词转动词这种现象作出解释。从认知基础来看,名词转动词实际上是用事物概念来转指关系概念,是一种“概念转喻”。在概念转喻的认知模型中,由于名词转动词必须有事物和动作两个要素,所以它们一般与事件认知框有关。在同一个认知框中,显著度对参照点的选择和目标的确定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显著度受语境与主观因素的影响。名词转动词的语境依赖性较高,使用它往往能达到言简意赅、生动形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强制修饰语是"中"语境句的一种语言现象,在中动结构"NP+V+Adv"中,Adv为强制修饰语。从认知以及语用的视角对中动句和被动句中的强制修饰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添加否定词、改变时态以及将中动词替换为具有削弱功能的动词的情形下,话语不满足会话信息要求,强制修饰语不可缺失,在添加重音以及添加情态动词的情形下强制修饰语可以缺失;在特定语境下,强制修饰语具备一定的语用交际功能,如劝告、建议、鼓励等。以上结果表明,中动句与被动句在语用功能上的差异,主要归因于二者句法结构的差异与表达事物状态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反复是语言交际的重要手段,以往对反复的研究主要是从修辞、会话分析、语言习得等学科的角度来研究,以修辞研究最多,从语用学的理论来研究反复还不多见,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汉语中的反复现象更是创新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