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诚信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或道德品质,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石,同时也是社会秩序良性运行的基础。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步发展,目前在社会上仍存在道德滑坡和诚信缺失的现象,而这些不诚信的风气已经不可避免地渗透到了大学校园,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成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人格的内在要求。为此,应针对当前大学生诚信状况,加快构建和完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加强诚信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2.
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诚信,诚信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必要条件,而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加强诚信教育。作为社会优秀群体的大学生也向社会亮起了诚信红灯,陷入了诚信危机之中。大学生弄虚作假的现象屡禁不止,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诚信教育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和谐之本。因此,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加强诚信教育,对于重建大学生诚信道德防线,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品质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大学生诚信状况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分析了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大学生诚信状况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分析了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提出的治国理念和治国目标。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构建及其具体目标实现的道德基础。目前,受社会诚信危机的影响,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不仅对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的实现造成严重的影响,“以德治国”的战略决策无法实现。为此,大学诚信教育1.要重视高校诚信道德文化环境的建设。优化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教师要帅先垂范,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优化高校网络诚信环境。2.完善诚信教育的长效机制建设。实施大学生诚信档案制度与诚信评估机制,完善诚信监督和惩罚机制。3.大学诚信教育要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要充分发挥社会、家庭、学校三者的合力作用,高校尤其要重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坚持以人为本,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参加诚信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诚信状况关乎和谐社会的实现。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诚信现状的分析,提出目前大学生诚信缺失存在的问题,探讨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旨在提高大学生的诚信。  相似文献   

7.
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针对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的误区,借鉴美国高校荣誉制度的具体实践,提出我国高校诚信教育的对策:即内容规范、制度建设,以人为本、公平公正,诚信行为、记录在案,诚信教育、深入学生。  相似文献   

8.
诚信教育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教育活动,由于基础教育中诚信教育的缺失,就必须由高校承担起塑造学生完整人格的责任,为学生进行诚信“补课”。希望本文在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的探索和讨论,对高校进行诚信教育时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9.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均具有重大的意义。当今大学生的种种不诚信行为,已引发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高度重视大学生诚信问题,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品学兼优的合格人才,是高校、家庭和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民诚信教育也逐渐受到国人的重视,大学生作为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对诚信的观念较其他群体有着更高的认知水平和认同感,但近几年来出现的问题却反应出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出现相背离,大学生对诚信的认知和对诚信的信奉存在着很大的“代沟”,因此,加强对大学生诚信观念的调查、分析并从中得出有效的教育措施成为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重点。本文主要探讨了大学生中主要存在的诚信问题与成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与对策,旨在强化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培养新一代诚实守信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重点.本文主要探讨了大学生中主要存在的诚信问题与成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与对策,旨在强化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培养新一代诚实守信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3.
诚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道德传统和文明成果,诚信教育是大学生道德建设的主题.诚信教育不但是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也是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教学任务.文章就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的特点、校园文化环境及教师自身探讨了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4.
赵军魁 《经营管理者》2009,(22):269-269
大学生是高知识群体,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他们本人以及对于整个社会,都有重大影响。如今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随处可见,令人堪忧,因此切实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抓好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应该从优化环境、建立制度、拓展教育渠道等方面共同进行。  相似文献   

15.
王怀 《管理科学文摘》2009,(16):186-187
诚信教育是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教育当代大学生做人的一项重要准则。当前,大学存在着严重的诚信危机,并且大学生的诚信危机已经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在列举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具体表现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产生的原因,从而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提出了相应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内外资本市场会计丑闻迭起,会计诚信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的焦点,本文通过对会计学生和会计从业人员的会计诚信教育现状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会计诚信缺失的教育方面的原因,提出构建会计诚信教育的有效体系,为解决当前企业会计诚信缺失的现状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17.
高职学校的学生对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失信行为多持反对态度,但往往此类失信行为就发生在他们身上。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不够统一,他们的实际行为和心中坚持的准则有所出入。因此,如何加强“诚信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作者在高职学校教务处负责考务事宜多年,通过对大学生作弊行为和考试制度两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防治大学生作弊。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包括“诚信”在内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诚信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一特殊群体的诚信观念如何,将对其自身及全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如何科学评估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与水平,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与问卷调查结果,尝试建立旨在评估大学生诚信状况的指标体系,以期为进一步做好大学生诚信教育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山东省23所高校1600余名在校大学生(含一年级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因子分析确定了校内利益分配、个人期望、社会环境、网络环境和恋爱5个因子,构建了影响大学生诚信的结构方程模型(SEM),并验证了上述各因子对大学生诚信的影响及其各因子之间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个人期望与大学生诚信之间正相关是显著的,社会环境和恋爱与大学生诚信之间负相关是显著的,而校内利益分配和网络环境对大学生诚信影响不显著,但是网络环境通过恋爱因素间接影响大学生诚信。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社会、学校、家庭,诚信教育在当代中国,存在三方缺失,诚信缺失成为当代大学生最为突出的问题。在当代中国,以诚信教育为核心的“尚真”教育迫切而首要。加强当代大学生人才培养,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提升职业素质教育,离不开“尚真”教育行之有效的开展,而“尚真”教育的推进离不开科学规划、系统组织和有力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