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债务问题是国有企业改革中最大的阻碍之一.如果不能妥善处理这个问题,国有企业改革乃至整个经济改革将很难继续进行,势必对国民经济产生各种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解决债务问题已成为一个紧迫的任务.一、国有企业债务问题及其现状国有企业债务问题,一般说来有两种表现:一是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二是存在大量不良债务.之所以称之为问题,是已形成的债务尚无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且由此衍生的新债务仍在不断形成.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债务的绝对值和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都是相当高的,企业和银行都负担沉重.国有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余额达8000亿元,仅利息每年就需支付数百亿元,若按1990年企业利润水平计算,即使企业将全部利润用于还贷,偿还贷款也需18年.同时,银行也被企业的不良贷款拖得举步维艰.银行面临破产的危险.  相似文献   

2.
2004年8月至今,围绕国有企业改革的新争论引发了理论界和社会公众对涉及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近30年的辉煌历史可以消除对国企改革的质疑。国有企业改革的市场化方向选择问题、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等被广为讨论。在改革进程中,问题始终存在,只有正确对待问题,才能形成新的共识,以继续深化改革,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有企业沉重的债务负担和国有银行居高不下的不良资产问题,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2000年是实现国有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的决战之年,能否解决好国有企业过度负债和国有银行严重的不良资产问题,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成败。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债转股的问题,这是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的重大举措。一、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不良债权债务的成因及实行债转股的作用我国国有企业的不良债务和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债务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开办企业时,大都没有资本金,1980年以来…  相似文献   

4.
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必然涉及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是所有制转轨的关键,这决定了俄罗斯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的迫切性.俄罗斯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途径是私有化,并主要分为小私有化与大私有化两种方式进行.总的来看,俄罗斯私有化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格局,而且也较为顺利地实现了私有化的目标:建立以私有制经济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俄罗斯在对城市的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的同时,也对农业进行了改革.农业领域的改革主要涉及农业土地私有化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改组等问题.尽管俄罗斯的农业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效,但随着俄罗斯经济形势的好转以及农业政策的调整,其农业已出现好转态势.  相似文献   

5.
从依附到合作:国有企业内部劳动关系再形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经历了由依附向合作的转型,这一转型也是劳动关系的再形成过程.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转型的起点是计划体制下的依附关系,这种关系在改革中被打破后,工人采取了一系列"生存型行动",他们的行动没有改变改革的进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有企业改革度过了关键时期,在"生存逻辑"和"守法逻辑"的双重作用下,企业内部新的合作关系生成.这一再形成过程是研究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的性质:一种政策工具———对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的思考罗必良傅晨一、引言国有企业改革已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重大问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国有企业存在两个普遍而朴素的事实:一是国有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差,二是国有企业的亏损、亏空及其财政补贴日益严重。尽管还...  相似文献   

7.
<正>一、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改制”的问题 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国有企业,其经营机制也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矛盾,而且这些矛盾又都基本相似。因此,国有企业改革并非只有中国孤军奋战,事实上国有企业改革是世界性的课题,各国都在探索搞好国有企业的途径。 目前,世界各国国有企业的主要矛盾,一是产权关系不够明晰;二是经营责任难以落实,国有企业普遍表现只负盈不负亏的特征,企业一旦亏损都由政府资助或补贴。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世界各国的国有企业都程度不同的面临着经营机制改革的问题。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企图全部改变所有制,这就是所谓“私有化”;二是原则上不改变所有制,而着眼于经营机制和经营方式的改革。改变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性质,推行“私有化”,实质上是一种回避矛盾的作法,不是解决国有企业深层次矛盾的正确途径。这是因为:(1)现代国有企业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在各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特殊作用,具有特殊职能,即使拥有强大民间资本的发达国家也不可能完全消除国有企业。私有化并不能代替企业经营管理的合理化,只要国有企业存在就有改进其经营管理的任务。(2)所有制尽管与企业的经营机制有联系,但资本最终归谁所有并非现代企业经营机制的决定  相似文献   

8.
企业决定国家的经济实力,而企业的兴衰关键在于企业家。国企改革的成败取决于国有企业的企业家。职业企业家是国有企业市场竞争的组织指挥者,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适应市场竞争能力的强弱,取决于职业企业家的素质和能力。造就一个具有改革意识、市场竞争意识的职业企业家阶层,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组织保证和成败关键、政府与整个社会应为职业企业家阶层的形成创造一切必要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9.
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体现,终极价值指向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发挥,以及开放型经济体制的构建,是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诉求。但是,要在实践层面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着国有资产流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积极性和国外资本引入风险的制约。为此,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形成系统化思维,优化资产价格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制定全方位的政策配套体系,强化不同所有制类型的资产权益保护等。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制度形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上海社会科学院市场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国有企业是一个在现代世界各国都或多或少存在的经济现象。国有企业的形成、发展、演变亦是个国际性问题。对我国来说,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更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选取几个国有企业在...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和主要支柱,财政事业的发展也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紧密相联。支持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财政部门自然是责无旁贷。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要转变,财政要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建立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因此,退出竞争性领域的财政,在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如何定位,成为当前亟需研究的新课题。(一)确立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是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一种特殊工具,其行为目标具有双重性:一是社会目标,即国有企业的存在首先是为政府干预经济生活、实施宏观调控服务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从放权让利到承包经营责任制,一直试图走一条绕过产权、搞活国有企业的路子。每一次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出台,尽管取得过一定成效,但均是短期的、暂时的。而每当前一项国有企业改革政策失效,国有企业又一次陷入困境,我们又会出台一项新的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直到最终发现国有企业改革根本无法绕过产权问题,“产权明晰”才正式成为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产权的内涵   产权是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解释见著于《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最终形成法律意义上的产权制度。国有企业产权所有关系的确定性、产权结构的有效性和产权保护的强制性是产权制度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国有企业的产权属于公共产权 ,公共产权的代理采取国有制的方式。完备的产权制度可以解决国有企业委托 -代理关系失效、财产组织形式效率不高、外部效应和法人治理结构难以建立等问题。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宜采取分类施治的途径。国有企业只有明晰界定产权的所有关系 ,才能保障产权功能的发挥。产权所有关系确定之后 ,国有企业即成为法律上的民事行为主体和市场主体 ,其法人资产制度即具备了与企业产权相关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经过18年市场取向的改革,中国的企业制度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体制外推进的非国有企业方兴未艾。而与其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国有企业因改革滞后呈现出明显的效益递减态势,经济效益下滑、活力不足、竞争力差等问题日益突出。这已迫使改革的设计者不得不把重点放在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上。它标志着历经10余年的企业改革已进入了最后攻坚阶段,也意味着改革将会触及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本文试从制度变迁的轨迹与路径依赖角度分析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十六大报告将建设全面小康的社会确立为我国今后的奋斗目标,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而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与否将直接关系到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无疑,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即按照公司制的形式来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企业改革目标,而现代公司制的核心是法人治理结构。由于国内现有的公司大部分是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改制形成的,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公司化改造,建立行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不仅可以建立高效率的运作系统,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有效分离,还可以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经济主体。  相似文献   

16.
强化内部管理是国有企业的解困良策张晋武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国有企业正在走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的辉煌,但也面临着现实经营状况不佳的巨大困扰。这主要表现在:为数众多的企业效益低下,亏损严重,负债过度,没有活力。由此形成了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的尖锐...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改革要分类指导和配套推进,这是“九五建议”明确下来的重要原则。但是,对于如何进行国有企业的分类及各类企业如何改革,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本文从职能入手并根据经营方式把国有企业分为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两大类,从民营企业改革入手研究这两类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原则,提出一种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思路。一、中国国有企业的分类在“国有企业”;之前,特别地加上“中国”一词加以限定,是因为中国的国有企业与西方国家的国有企业有很大的不同。西方国家的国有企业是私有制混合经济的一个要素,主要承担社会公益事业和…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制度形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张道根等国有企业是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的经济现象。国有企业的形成、发展、演变,亦是个国际性问题。对我国来说,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更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选取几个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较大...  相似文献   

19.
债转股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债转股工作的关键在于国有企业改革。债转股虽然一次性地减少了企业的债务负担,但并未消除国有企业高负债率的形成机制。资产管理公司成为企业股东并不能解决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问题,债转股后对企业的约束可能被弱化。债转股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在于它有助于企业明晰产权,为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和国有企业转换机制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历史过程,因此国有企业改革要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历史逻辑".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必须置于历史形成的既有的"宪法"的规范下才能寻找到"产权改革"的真正的"历史逻辑起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单纯的寻利性的产权改革会面临合法性危机从而导致整个改革的合法性危机.国企改革的合法性意味着改革的始点必须公平,一旦满足了这个条件,产权交易的寻利过程会内生出各种所有制企业,则转轨后的经济就是"混合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