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哲学教科书"是苏联哲学家建构的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体系.评价"苏联哲学教科书",必须坚持历史主义的态度,应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角来评价,既要认识到它的历史局限性,也要承认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超越"苏联哲学教科书",建立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体系,仍将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必须直面的重大理论任务.  相似文献   

2.
目前 ,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教学中 ,由于教材体系存在的诸多缺憾 ,影响了教学效果 ,也影响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髓的领悟。编写一部适应现代哲学教育的好教材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哲学教科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独特产物。它的意义不仅仅是使中国在走向世界的历史中获得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初步认知,而且在于以独特的方式创造了中国现代哲学的教科书时代。哲学教科书及其教科书哲学所构造的解释原则,曾经在哲学的普及工作中造就了哲学的辉煌,也曾在自身所固守的知识论逻辑中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推向形而上学的终极。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当代视域中再度追问这个问题,就成为当代中华民族构建自身哲学的一个前提。  相似文献   

4.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论述一般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时曾这样说到:"在这个由一整块钢铁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决不可以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不然就会离开客观真理,就会落入资产阶级反动谬论的怀抱。"[1]后来,这个"一整块钢铁"的观念构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基本原则。然而,仔细对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出现过的不同的哲学教科书,我们却不难发现:尽管所有的教科书都认同并坚持"一整块钢铁"的观点,但在具体的体  相似文献   

5.
在1930年与德波林学派的争论中,青年红色哲学家基于斯大林关于列宁主义的论述而推论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列宁阶段的存在。作为一个哲学史阶段,列宁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俄国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中介环节,它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推进到了一个更自觉、更高效的新阶段,并在客观上推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从今天的角度,列宁阶段的哲学史意义在于强化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地位,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立场,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空间。  相似文献   

6.
杨耕 《学术月刊》2012,(7):30-39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的形成始自德波林的《辩证唯物主义纲要》和布哈林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1929年出版的芬格尔特、萨尔文特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和1931年出版的西洛可夫、爱森堡的《辩证唯物主义教程》,标志着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二分结构",引证的列宁、恩格斯的著作多于马克思的著作这一文献格局,直接为现实政治服务和为现行政策作论证,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的这三个基本特征在米丁和拉祖莫夫斯基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中得到集中体现。因此,1932、1934年出版的米丁和拉祖莫夫斯基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标志着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形成;而1938年出版的斯大林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则标志着苏联马克思主义模式的最终确立。尽管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深化并普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观点,但从总体上看,它忽视了实践的世界观或本体论意义,否定了人的主体地位,颠倒了马克思哲学的总体逻辑。其根本缺陷就在于,向以自然为本体的一般唯物主义的回归。  相似文献   

7.
列宁"遗嘱"以及"遗嘱"本身的真伪问题近年来仍不时引起学者的关注。把列宁未竟的遗愿和1991年前夕的苏联的状况作一番对比后会发现,苏联后来的发展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偏离甚至背弃了列宁遗嘱。这一比较将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苏联解体这一历史性事件,以及列宁"遗嘱"在某些方面所显现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8.
体系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冲破了体系哲学的牢笼,使哲学走向实践,成为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指南”.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史上,基于旧哲学传统的体系思维与新哲学的方法要求屡屡发生冲突,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理解误差.实践证明,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的最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目前 ,高校迫切需要一部质量相当的适合年轻人阅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或参考书。编辑一部这样的书必须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 :高雅与通俗的关系 ,功利与超越的关系 ,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简约与繁杂的关系 ,抽象与现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东渐俄罗斯,在解释和改造苏联社会的过程中,形成了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民族化的理论架构。苏联哲学在"国家哲学"的场域中,遭遇到来自传统的、政治的和不同学派的干扰。这些因素对苏联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20世纪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的哲学,苏联哲学服务于苏联社会主义的需要,丰富了哲学理论宝库,促进了世界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作者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应大力加强人文索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当务之急是培养创新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富创新色彩与创新精神的哲学。传统的苏联哲学模式束缚了人的创新精神。作者对苏联哲学模式进行了分析批判,同时提出应大力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固有的创新本质,进一步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12.
13.
列宁的民族自治思想与苏联的联邦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清 《学术论坛》2004,1(1):116-119
列宁在国家结构理论方面,向来主张建立单一制的民主集中制共和国,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并对联邦制持否定态度。而实践上,苏联却实行了联邦制,苏联的解体,从联邦体制来看,并非选择上的错误,而是列宁的后继者在实践中存在误区:一是没有很好地贯彻列宁的平等联合思想;二是忽视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长期性;三是人为地制造一些民族国家和地区,并为此付出了代价。  相似文献   

14.
丁春华 《青海社会科学》2005,(5):157-159,134
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很重要,如何理解实践范畴直接影响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把握。本文在梳理哲学界对于实践范畴含义的理解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存在的影响合理理解实践范畴含义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继续研究实践范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教科书体系在现代中国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它不但主导了新中国前三十年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而且作为一种思想方式融入到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在某种意义上成了我们民族的思维方式,对社会和文化的整合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但由于其主导地位得以确立的特殊社会历史状况及其理论自身的局限,也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退出历史舞台.对教科书体系的反思和批判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思维领域,而是要深入到社会生活本身,从思想史、社会史等不同的领域入手,才能真正阐明其历史地位和当代命运.  相似文献   

16.
17.
旧形而上学在黑格尔那里达到了顶峰 ,形成了“思想体系的时代”。而马克思意识到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整个体系哲学的内在矛盾 ,对其展开了彻底的颠覆 ,从而开启了“反体系时代”。当代中国的“批评教科书哲学”和诸多学者对马克思哲学实质的探讨虽然也都以改造旧哲学为己任 ,但支配它们的实质上仍然是一种隐性体系意识。未来马克思哲学的发展 ,只能是沿着马克思自己所开辟的道路 ,摆脱体系情结 ,走向“后体系时代”。  相似文献   

18.
19.
无论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中还是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中,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体系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来看,教科书体系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和建设经验及社会历史状况形成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体系化阐释。这一体系伴随着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成为世界新兴社会主义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性解释,对于推进新兴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实现思想和文化的统一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这一过程中,教科书体系这一思想史上某一阶段的理论建构被普遍化、绝对化为最基本的理论体系,成为裁剪思想史的工具并进一步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冲突,深刻影响了世界社会主义进程。对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体系的反思表明,只有不拘泥于某一特定的理论阐释,才能永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