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概要评述了20世纪中国清代文学研究的成就。20世纪,中国学术体系和学术价值观向西方转型,清代文学研究在80年代前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一方面,清代小说戏曲的研究较之于前代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另一方面,清代的诗文研究遭到长期的冷落,直到钱仲联先生80年代后的倡导,其才开始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而整个清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正是在80年代后,结束文革浩劫和全国迎来思想解放运动的背景下出现的。  相似文献   

2.
概要评述了20世纪中国清代文学研究的成就.20世纪,中国学术体系和学术价值观向西方转型,清代文学研究在80年代前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一方面,清代小说戏曲的研究较之于前代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另一方面,清代的诗文研究遭到长期的冷落,直到钱仲联先生80年代后的倡导,其才开始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而整个清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正是在80年代后,结束文革浩劫和全国迎来思想解放运动的背景下出现的.  相似文献   

3.
清代是东北地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清朝建立以来,东北地区纳入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之中,中国内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制度被引入,城市功能从单一化向功能多样化转变.东北地区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与国家统一、经济发展、人口聚集紧密相联,同时各级城市一旦形成后,对国家的安全和统一、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聚集又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清代前中期,会馆、公所等行会组织广泛介入城市的经济、社会保障和市政建设等领域,成为城市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清代前中期城市行会等民间机构之所以承担了大量的城市管理职能,既是清代前期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国家有意为之.  相似文献   

5.
清代的城市规模与行政等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城市规模(城市周长)不受城市行政等级的制约,而且城市规模与行政等级之间的相关性也较弱,因此用行政等级作为划分城市规模的标准是不严谨的。制约中国古代城市规模的要素是多重的,因此对于城市规模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城市的行政等级。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民族关系的现状、趋势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民族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和特点,并产生了影响城市民族关系发展的因素。文章从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民族关系的现状入手,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城市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和目标.并提出掏建和谐城市民族关系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土地价格的特点及其研究趋势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土地价格理论研究落后于地价实践、政策法规对地价的推动作用是目前我国城市土地价格实践及其理论研究的主要特点,也是造成目前“地价困境”的主要原因。结合我国土地使用权可交易性的法律特点,不断借鉴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的有关概念和分析方法,对一、二级土地市场地价内涵、城市土地价格体系以及区域城市地价等做更深一步的理论研究,以提高城市土地价格研究成果的适用性,是今后必须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代王朝,经历了268年的盛衰变化,在此期间,典章制度也不断变更.行政处分制度作为管理官员的典章制度之一,占有一席之地,有其存在的客观性与合理性.对有关清代行政处分制度研究的情况进行考察、总结和概述,可为清代行政处分制度研究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民族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和特点,并产生了影响城市民族关系发展的因素。文章从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民族关系的现状入手,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城市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和目标,并提出构建和谐城市民族关系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从总体上看,清代前中期城市的规模基本上按京师、省会、府级和县级四个层次分级;京师的规模大于省会;省会的规模大于府级城市;府级城市的规模大于县级城市。尽管也有个别县级城市大于府级城市,个别府级城市大于省会城市的情况,但这些都只是个案,并不能代表整体状况。清前期,由于战争等原因,城市建成区普遍小于城垣。而清中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城市建成区开始超出城垣,而在城外形成不同规模的关厢市街。清后期,由于中国被迫对外开放,出现了一批开埠通商城市和新兴工商业城市,故而城市规模的发展出现分化,部分开埠城市和新兴工商业城市的规模有较大扩展,然而大部分传统政治型城市的建成区则出现萎缩。  相似文献   

11.
清代民间教育的近代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清代整个教育的近代化,清代民间教育也逐步实现了自身的近代化,并被纳入结构完整的近代教育体系之中,其近代化对近代教育体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从清末引进国际法,到制定第一部国籍法——《大清国籍条例》,是中国国民具有隶属于自己国家法律身份之开端,之后民国时期的各届政府都以这部国籍法为蓝本制定国籍法,以规范和调整国民以及移民、侨民问题,自此,中国的国籍法开始与国际接轨,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澳门兴起从葡人贿赂海道副使汪柏始,由于澳门港地理环境变化、葡国国力兴衰、明清政府海禁政策的调整,使澳门在中西贸易中地位从一个国际大商埠沦为一个以赌博为主的"梳打埠".澳门兴起开辟了中西交通史的新纪年,对世界贸易经济交流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而澳门贸易地位的大起大落更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4.
元明清时期对汉乐府诗旨的探讨表现为以传统的诗教观念来约束汉乐府,以比兴手法解诗,失于穿凿附会和繁琐考证;在艺术形式上则表现为从后来发展的艺术观念来寻找先验的格律,难免拘于旧说。但汉乐府在诗评界取得了经典范本的地位,叙事诗批评开始形成,著作之丰超过此前历代研究者的总和,呈现出集大成的风貌,荟萃诸家众说,是汉乐府研究的总结期和丰收期。  相似文献   

15.
母教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社会家庭普遍重视母教。清代海宁查氏家族是一个享有盛誉的文化望族,家族女性多受到良好教育,学养较高。家族中诸多优秀的母亲或是助夫教子,或是在夫亡后身兼严慈课子读书,努力从道德和学业两方面对后代进行教化。海宁查氏家族母教不仅对家族文学的传承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而且对家族的诗学观念和创作手法也有所影响,对海宁查氏文化世家的兴盛有重要贡献,其文学意义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6.
《离骚》称经,淮南王刘安已肇其端,王逸《楚辞章句》以五经比附屈骚,屈骚被奉为经典.刘勰论楚辞为辞赋之英杰,屈骚之为辞赋的观点被广泛认同,但屈骚的经学化阐释并没有中断,到清代更是达到了高峰.王逸最早以依经立义的方法阐释骚旨,到清代发生具体而深刻的变化,促进了骚旨阐说的发展.屈原由东汉初期的妙才,到清代的圣人之徒,完成了由文到儒的身份转变,同时屈骚诗教从讽谏寄托说,到南宋朱熹形成忠君爱国说,到清代又完成忠孝说,至此屈骚诗教与五经教义完全吻合.清代屈骚阐释的说经话语和经传体例,从形式上阐扬了屈骚并驱六经的地位.清人屈骚的经学化阐释,加强了屈骚的经典位置,促进了楚辞学在清代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由坊、街、巷组合而成的城市地域空间仍保持着其古老的样态,但坊制却经历了由盛到衰的演变,曾经对城居者的居住环境与范围进行限定的坊制已不复存在,坊仅仅是城市社区单位的名称而已。走出了封闭的居住空间的城居者,在若干个坊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不同等级与层次的人文社区,其中每个人文社区都有着使其得以凝聚的共同文化。城市社区中的街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展示着时代的风格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而且街巷的外观建筑、名称及其内里空间更是折射出带有社区差异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西藏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双重影响,因而城市体系具有与其他区域不同的特殊性.清代前中期,西藏城市主要分为前藏、后藏、阿里、康藏四大区域,并初步形成了以拉萨为中心,以日喀则、昌都、噶大克为次中心,各宗所治为第三层级的区域城市体系.西藏城市体系的空间分布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城市多集中于河谷地区,二是城市与城市之间距离甚远,多沿陆路交通线分布,为交通要道的节点和商贸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