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中医药的语言文字翻译活动中,误读、误译是译者主体性的真实体现.由于受原语主体文化和译者主体文化的影响,译者只注重原文,不仅失却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忽略了读者的主体性.翻译主体间关系失衡和译者主体性的丧失,是造成误译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沃尔特·本雅明《译者的任务》中原著与译文之间的关系、可译性、纯语言、忠实等方面翻译思想,结合对沃尔特·本雅明观点的理解,对译者的任务进行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翻译理论强调主体性和翻译规范研究,对翻译行为、译本、译者等概念有新的理解。其中,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这三大流派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煜 《决策探索》2010,(20):83-84
片名是传达故事情节最直观的媒介,是传播思想文化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旨在以简洁名了的语言表达影片深刻的内涵,以特色独具的感召力激发观众观赏的兴趣和欲望。透过字面,我们既可领略这一独特的艺术魅力,又可窥见译者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片名翻译中译者对特定策略的选用既透射出译者对特定目标的追求,也折射出译者的心理趋向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译者的角度,探讨了新时期下译者应具备的素养,主要从热爱翻译,翻译的使命感,扎实的双语功底、广博的文化知识、较强的语言领悟力、丰富的情感和想象以及审美艺术修养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论语》体现了孔子独特的教育思想,其教育思想围绕“教”与“学”之说展开,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在跨文化的翻译过程中,由于中西教育文化的差异,以及译者自身的教育文化价值倾向,孔子的教育思想进入西方文化语境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变异。本文从文化视角出发,对《论语》英译本中孔子教育思想的变异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其变异特点、成因及其效果。研究发现,《论语》翻译中孔子教育思想的变异主要体现在对原本中教育术语、文化负载词的多维度解读与翻译上;《论语》文本的开放性和意义的不确定性、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译者由于所参照的注疏本的不同,再加上个人不同的教育文化价值倾向造成了译本中变异现象的出现;经过其他文化的“过滤”,原文中孔子丰富的教育文化思想或被简化或缩小其意指范围,有时甚至被直接遮蔽。  相似文献   

7.
汉语诗词在语义上的特性使其在翻译过程中为译者造成了一定的困扰,而同时文化意象的大量存在,也使得诗词翻译在各种文学体裁翻译中更加引人关注。本文以语言顺应论为视角,探讨诗词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动态解读,指出译者在翻译编码和文本重组的过程中,应顾及文本体裁特征和译文读者的接受需要,并进行动态调整,以更好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也是不同文化对同一事物不同的阐述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在这一工作中首先做到信,也就是忠实于原文。译者除了语言知识和能力的具备以外,正确理解和处理两种文化间的语境障碍在我们具体的运用中也是十分关键的,这对于我们很好地完成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十分关键的。本文将分析语境障碍(情景语境障碍和文化语境障碍)在中法翻译过程中对翻译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语言思维与翻译关系密切,翻译本身也是一种语言活动。本文就英汉思维差异入手,从几个方面阐述这些差异对翻译的影响,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英汉思维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2005年度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结果的通知》,“翻译”专业获得批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复旦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等三所高校自2006年开始招收“翻译”专业本科生。北京外国语大学也即将在其英语学院设立翻译系,在两年语言学习的基础上,该专业学生从大三起将接受专业化的翻译训练。 在我国,教育部门将翻译作为一门专业,首次列入专业目录备案并批准招生,无疑有助于推动完整的翻译专业教学培养体系的形成,同时也将掀起新一轮“翻译热”。而口译作为翻译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将卸下其令人敬畏的面纱,向师生敞开。然而,面对敞开的大门,我们是否就该蜂拥而上,去抢占制高点?入门后,是否都能踏上坦途,找准自己的坐标?努力之后,学生是否就能到达“金字塔”的上层,套上“口译人才”那令人羡慕的光环?兴奋之余还需要我们作一番冷静的观察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2010上海世博会正日益临近,本文借世博会正在积极筹备的契机,探讨了一些世博会宣传资料的翻译,指出了其优点与不足,希望译者能够进一步提高翻译水平,以此增强世博会的影响力,促进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哲学范围内关于“主体性”观念所产生的制约性与局限性引出了主体间性的研究。当今社会是一个强调主体与主体之间平等交互的现实存在,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主体间性其内在的将孤立的主体视为交互式的主体等一系列特征无疑不迎合了现代学校教育,特别是落后的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失地农民子女的学校教育需求。本文将哲学范围内的“主体间性”概念引入到学校教育视野,以南宁市邕宁区A社区为典型案例,为尝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子女学校教育困境进行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在英汉互译中,由于不同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难于找到文化共核而进行形象转换,往往造成对原语文化意象的损害。该文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分析了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形象转换。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对功能翻译理论的探讨,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与方法。在旅游资料的英译中,要结合文化差异使用异化和归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来处理文化信息。在翻译方法上,主要表现为音译加释义,直译加意译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5.
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进程中,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女从”所形成的性别意识和性别理念却未随之消亡。男女两性发展的不平衡,也影响了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未成年女性或老年女性,就有可能受到歧视,面临压力,更需要保障。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将社会保障制度纳人性别视角,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6.
刘婉媛 《领导文萃》2011,(15):87-90
张维为在“国家队”里干了五年。给领导人当翻译不光是技术活,也是个体力活,因而翻译室有个不成文的规定:30岁以上的,一般就不会再被安排担任领导人的口译工作了。主要出于这个原因,张维为在翻译室工作五年之后.也就是年届30之时,  相似文献   

17.
罗丽 《管理科学文摘》2012,(19):232-233
以深圳市南山区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以下简称“两非”)为实例,阐述了“两非”行为存在的社会背景、社会危害性、采取的综合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明确打击“两非”形成长效机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翻译是全球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特别是在近年中日关系复杂的局势中,恰当的翻译可以减少两国间因文本误解而产生的冲突,也是双方进一步了解的基础。该文结合中日文翻译实践,以生态翻译学作为理论基础,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译者中心、译有所为"和"汰弱留强"等视角探讨了中日文互译技巧。  相似文献   

19.
在家文化背景下,“父子有亲”的伦理规则在中国传统技艺传承性创新实践中表现出内生性的代际推动力。本文在调研汾酒酿造技艺传承的基础上,以纪录片《千城百匠》中种类丰富的传统技艺传承事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驱动知识传承性创新活动的内生动力。研究发现,“父慈子孝”的代际交往产生了知识传授与继承的个人意愿;“父严子顺”的代际关系之道有利于技艺性知识的传授与吸收;由“父子有亲”所形成的传承性动力有利于促进技艺知识继承性创新。进一步发现,随着个人身份从子辈到父辈的转变,父与子、师与徒的代际关系交往活动推动了传统技艺传承;在代际关系身份维持过程中,代际关系交往带动了新想法产生、接受与创造转化,推动了技艺传承性创新。研究表明,在“父子有亲”文化背景下,父子间或师徒间的代际交往塑造了中国传统技艺传承性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文明”界说庞朴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使用不同语言文字的人群发生接触时,有一个沟通彼此的翻译问题,不管这种接触是什么性质的,哪怕是打仗也罢,翻译之举,也是不可少的。就翻译的本质而言,它应该是中性的、工具性的,不含任何价值意味于其中。但由于翻译是人为的,而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