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前我国零售业快速发展,零售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发展自有品牌成为零售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对自有品牌的消费者行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国内外有关自有品牌消费者行为的研究进行了归纳与阐述,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不断频繁地进行产品升级更新以应对消费者快速变化的需求;同时,消费者也越来越具有策略性行为,主要表现为跨期选择购买产品的类型和时机。本文考虑消费者策略行为研究供应链上游供应商的最优产品升级策略,分析捆绑、模块化和整合三种产品升级策略中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供应链企业的均衡定价决策。研究表明:当消费者耐心程度和升级模块的价值升级系数满足一定条件时,供应商将选择模块化升级策略,相对于捆绑升级策略,将获得更高的利润;而只有当消费者耐心程度较小时,采用整合升级策略相对于其他两种升级策略更有利于提高利润。  相似文献   

3.
李东进  张宇东 《管理科学》2018,31(3):112-124
 对亚健康等社会问题的担忧以及商业性智能应用和可穿戴量化设备的出现和推广,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参与量化自我,追踪测量自我活动水平和健康状况等。学界和业界对消费者的量化自我关注趋增,已有研究明确了量化自我概念内涵和类型,强调量化自我对优化和管控消费者行为具有积极效用。但已有研究并未探明量化自我对消费者活动参与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且尚未形成整合的消费者量化自我分析框架。        构建整合的理论框架,以探明量化自我效应及其影响消费者活动参与行为的心理机制,对量化自我过程中消费者的行为反应作出合理解释,从个体认知差异视角出发,基于认知失调理论,结合消费者的自尊水平与测量反馈感知不一致,对量化自我影响消费者活动参与行为的心理机制进行分析,探讨量化对消费者活动参与绩效的影响、感知不一致和自尊水平对消费者提升量化活动参与绩效意愿的影响,以及消费者自我概念清晰性对该影响的中介效应。运用实验研究方法,采用测量阅读页数的实验研究设计,借助方差分析和Bootstrap方法检验量化自我效应及其影响消费者活动参与行为的内在机制,明确消费者自尊水平与感知不一致的交互作用以及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与非量化情景相比,量化自我将增进消费者活动参与绩效,量化将使消费者更易感知到先前未觉的目标预期与实际行为的不一致。当存在量化条件时,消费者往往会主动选择参与量化自我。量化自我过程中,消费者的自尊水平与测量反馈感知不一致同时影响其提升量化活动参与绩效的意愿,且自我概念清晰性在这一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当感知到积极不一致时,低自尊消费者较高自尊消费者的自我概念清晰性更低,且低自尊消费者对积极感知不一致反应越强烈,其自我概念清晰性越低,继而提升量化活动参与绩效的意愿越强;当感知到消极不一致时,高自尊消费者比低自尊消费者的自我概念清晰性更低,且高自尊消费者对消极感知不一致反应越强烈,其自我概念清晰性越低,继而提升量化活动参与绩效的意愿越强。        研究结果在丰富相关理论、深入理解量化自我内在机制的同时,对企业驱动消费者参与量化活动、科学设计和开发产品、呈现和传递信息等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线声誉水平代表了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体现了商家的经营绩效。在线声誉水平如何影响消费者的关注度,能否为商家有效吸引顾客?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利用大众点评网数据,以星级水平衡量商家的在线声誉水平,以点击量衡量消费者的关注度,构建研究模型,发现在线声誉水平与消费者关注度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对于这种影响关系,本文用羊群效应分析了消费者的跟随行为,群体中的理性羊群效应占据主导后,声誉的持续提升对消费者关注度产生了抑制作用。同时,餐厅的产品属性和店铺属性在其中具有调节作用。该研究结论对于消费者和商家的决策都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购买体验型产品时对网络信息的依赖性很大。因此,研究社交媒体影响下体验型产品的消费者决策选择行为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电影行业的票房偏离及消费跟风现象为切入点,探究体验型产品的羊群效应并对其产生的内在机理进行解释。采集艺恩资讯的票房数据以及豆瓣的电影基本信息及影评等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从消费者"羊群行为"视角分析其对电影票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质量等内生性影响之后,消费者羊群效应依然存在;产品特征信息对羊群效应起到了调节作用,从而形成理性跟随;采用预期差异模型可以解释消费者实现理性跟随的过程。研究结论对于电影行业宏观政策制定及对体验型产品合理进行营销推广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智能手机的营销策略做了大量研究,大部分研究只是集中分析了消费者购买前的行为,而忽视了消费者购买智能手机后行为的重要性。本文从消费者行为的特征、影响因素及消费者获取产品后的行为3个方面做了分析,对消费者购买行为过程做了完整的研究,阐述了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智能手机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7.
消费心理的作用不仅表现在消费者对购买行为和产品认知等特性方面,还表现为消费者消费心理上的一种规律和定位,这种定位在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时具有消费者不能意识到的心理强制作用,这种心理强制作用会在根本上支配消费者的决策行为。本文从农民的消费心理角度运用因子分析研究反映具有消费性生活用品购买和具有投资性生产用品购买行为的二重性购买心理定位与决策型态。研究结果表明,这类农民存在三种决策型态。困惑型决策型态、新潮型决策型态和完美型决策型态的消费者在农村市场交叉存在。同时,当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收入对农民耐用品购买决策型态的影响作用不显著,消费者群体型态的分类取决于农民的消费心理个性元素,其消费行为特征取决于所处的消费者心理定位层级和决策型态。  相似文献   

8.
基于心流体验视角的在线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线消费者处于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具有其独特的需求和行为特征,而"心流体验"理论在解释影响在线消费者行为的情感和认知因素方面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心流体验"视角探索影响在线消费者购物行为的因素.本文研究表明,网站设计维度、表现维度、消费者自身维度和网站内容维度都会显著影响在线消费者心流体验,从而导致消费者增加无计划的购买数量以及增强重复购买的意愿.  相似文献   

9.
综合考虑产品低碳水平和消费者低碳偏好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建立考虑产品低碳水平和消费者低碳偏好的异质企业博弈竞争模型,研究低碳划分标准与消费者低碳偏好间的关系,及其对企业产量、碳排放和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低碳划分标准和消费者低碳偏好会影响行业竞争态势和碳排放效果,其中消费者低碳偏好是实现碳减排激励的关键动力,但作用的方向和强度受到低碳划分标准影响;低碳划分标准可分为严格型和宽松型,仅严格型低碳划分标准具有双向激励作用并能够缓解“搭环保便车”问题;消费者低碳偏好向低碳行为的转化受到产品的价格体系的显著影响;在低碳划分标准和消费者低碳偏好的共同作用下,行业能够实现降低平均单位碳排放的目的,但不能降低总排放;同时指出低排放企业碳排放量需求增加的内在原因和传统减排机制的不足,从理论上为我国减排政策制定和企业生产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推荐系统(RS)通过分析用户(消费者)数据而向其提供感兴趣的产品信息,这些推荐的产品信息通过改变消费者的(后续)浏览路径以实现推荐目的.由于相关研究数据的稀缺,以往研究鲜有在考虑“用户(消费者)-平台”关系情况下,探讨RS对平台消费者行为影响的成果.为弥补这一研究空白,本文提出三个理论假设并实际验证了在“用户(消费者)-平台”亲近性下RS对消费者的信息处理效率、平台访问频率以及购买频率的影响.提出假设时充分考虑了共享平台的特点,并利用一个家庭厨房共享平台的独特数据集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与未采用RS服务的消费者群体相比,采用RS服务的消费者的信息处理效率反而显著降低.此外,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与平台关系密切且采用RS的消费者具有更高的访问频率和购买频率.  相似文献   

11.
地震对房地产市场消费行为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消费者行为的视角.研究了地震感知风险对房地产市场消费者行为产生的影响及其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地震感知风险对房地产市场消费者的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具有负向影响;地震感知风险越高,消费者越可能感觉为现有商品房付出了过高的价格:地震感知风险通过感知价格间接引起后悔感.这种后悔感对感知价值具有负向影响:地震感知风险通过感知价值间接负向影响房地产消费者的再购与推荐意向。文章最后讨论了研究结果.并为灾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开始承担企业社会责任(CSR),企业履行不同的CSR方式对消费者品牌评价会带来不同的影响、企业如何结合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CSR行为方式实现社会与企业的共赢等问题是现有文献的研究断层。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检验了产品相关责任行为、慈善行为、公益实践这三种CSR行为方式对消费者品牌评价的影响。研究发现,CSR行为中产品相关责任行为和慈善行为对消费者品牌评价的提升作用显著,其中产品相关责任行为的影响作用最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在企业慈善行为中,产品与CSR行为的匹配性对消费者的品牌评价具有调节作用。本文的理论创新点在于,测量了产品相关责任、慈善行为、公益实践三种方式对消费者品牌评价的影响差异,进一步分析了CSR行为与产品的匹配性在善因营销和捐赠行为这两种慈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的不同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企业进行CSR决策提供了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基于品牌意图能动框架提出了品牌感知的能力、道德、亲切三维度模型,通过询问消费者对品牌感知三个维度的理解,让消费者列举相应品牌的方式挖掘这三个维度之于消费者的含义。本研究先后对10个品牌的消费者感知进行了调查,验证了品牌感知三维度框架的有效性,以及三个维度对积极品牌支持行为和消极品牌伤害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品牌感知三维度框架能够较好地预测品牌支持行为和品牌伤害行为,对于具有不同特点产品的品牌这三个维度对品牌行为的影响强度存在差异,消费者对中国品牌(vs.外国品牌)的品牌行为较易受到道德因素的影响,而对奢侈品牌和有敌意国家品牌的品牌行为较易受到亲切维度的影响,亲切维度对品牌行为的影响有时会超过能力维度对品牌行为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以往认为消费者对品牌的能力感知是驱动消费者购买意向和品牌忠诚主要因素的结论。品牌感知三维度框架为企业的品牌管理和品牌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策略消费者持币观望的行为对零售商和生产商的盈利都会产品负面影响,本文在二级供应链中同时考虑策略消费者的行为和产品质量设计,研究批发价格契约下策略消费者行为对供应链不同渠道利润的影响。分析表明,当生产商决定产品质量时,分散供应链下的产品质量与供应链上下游的议价能力相关,生产商议价能力越强,产品质量越高;当生产商完全掌握确定产品质量和批发价格的权利时,策略消费者的行为加剧了生产商和零售商之间利润分配的不公平,生产商能获得更大比例的利润;面对策略消费者时,厂商承诺产品数量有限能够实现比集中供应链下更高的利润,存在合适的产品质量和批发价格,使得分散供应链能实现数量承诺下的最优利润,并实现提升质量和增加供应链整体利润的双赢。  相似文献   

15.
王琪 《管理科学文摘》2012,(28):135-136
信息源是对消费者搜集产品信息用以制定购买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单一信息源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如何组合利用多种信息源对消费者施加影响还缺乏研究本文以选购品为对象进行研究,发现消费者对选购品的偏好程度没有太大差异;组合状态下单一信息源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会发生改变,且不同信息源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
过去对于消费者不满意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服务失误和消费者抱怨.在消费者抱怨的相关研究中,学者们提出了消费者抱怨行为(CCB)、消费者反应预测(CRE)以及消费者抱怨反应(CCR)来解释消费者的抱怨行为,但对于消费者不满意之后的其它反应类型研究较少.本研究基于学者们对抱怨类型的研究以及组织行为理论中雇员反应类型(EVLN)模型的研究,探讨在消费者行为研究中,消费者对于不满意的反应类型.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我们确定了五种消费者在不满意情景下可能有的反应类型.我们希望企业能够认识到不同的反应类型,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补救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聚焦供应链成员风险偏好对双渠道绿色供应链的影响,在构建以供应商为主导的双层供应链模型基础上,研究成员间风险规避系数对产品绿色度、线上以及线下销售价格的影响。研究表明供应商的风险规避行为显著影响供应链绿色水平,导致产品绿色度、线上价格、线下价格降低,但零售商的风险规避行为会导致产品绿色度、线上价格升高,同时线下价格受到消费者绿色偏好的影响,当消费者绿色偏好水平较低时,零售商风险规避行为导致线下价格降低,而当消费者绿色偏好水平较高时,零售商风险规避行为导致线下价格升高;在供应商风险中性,零售商风险规避时,产品的绿色度最高,在供应商风险规避,零售商风险中性者时,产品绿色度最低。  相似文献   

18.
随着技术的发展,许多创新型IT产品的功能,消费者很难一看便知。对于这些产品而言,产品试用被看作一种十分有效的市场推广手段。但是,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消费者初次试用产品的情境,并没有分析当消费者重复进行产品试用时,影响他们产品态度的内在因素有何不同。因此,针对这一研究缺口,论文采用现场研究方法,分析消费者初次试用和重复试用时的行为特征以及消费者态度变化的不同内在机制。本文的研究结果弥补了以往研究主要关注消费者初次试用产品,对重复试用研究不足的缺陷,并对厂商产品试用的营销设计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熟知和掌握消费者行为是现在企业营销的重要部分。消费者行为研究也是整个营销学体系的基础。众多商品供过于求的今天。消费者行为研究更显得颇为重要。论文中从消费者行为的概念和研究作用开始论述。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了女大学生化妆品消费市场现状。得出了调查结果。从消费者行为学的角度研究和分析了女大学生化妆品消费行为及其购买动机。最后,提出了企业针对目前女大学生化妆品市场现状所应采取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20.
刘谦 《管理科学文摘》2012,(13):140-141
目前诸多文献信息显示,在学科前沿已经在认知心理学层面来考察消费者行为理论。与此同时,诸多文本资料还提供了有关消费者行为方面的经验案例。然而,以上研究却因缺乏可操作性而呈现不足。为此,应用回归分析则能给予克服。这里将以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尝试建立影响他们消费行为因素的排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商业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