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群体性事件是公共危机的类型之一,具有危机属性。危机管理是公共行政中的重要领域,可以将其分为危机前、危机、危机后三个阶段,又可将危机前阶段划分为预防、预警和预控三个次级阶段。从防范群体性事件爆发的角度,仅引入危机前阶段的相关理论来分析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为充分认知和防范群体性事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杜芸 《经营管理者》2013,(29):267-267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民人数的集聚膨胀,网络舆情在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越发明显,完善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有助于政府有效的引导事态发展。本文对当前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引导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基层政府在应对群体性事件时存在理念偏差、信息公开不健全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层政府应转变社会管理理念,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畅通群众舆情表达机制等网络舆情引导策略,以提高基层政府在应对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伴随中国经济转型、社会转轨进程的不断推进,利益矛盾与冲突日益加剧,因各种因素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数量不断攀升。由于与公众接触最为直接与频繁,地方政府是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主体力量。地方政府公信力弱化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同时地方政府公信力是影响其防治群体性事件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探究群体性事件背景下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因素,对提高地方政府防治群体性事件的能力,确保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政府对公共群体性事件危机管理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政府对公共群体性事件危机管理的现状及不足,提出了政府对公共群体性事件危机管理的原则和预防、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频发对基层政府提出了新的挑战,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地方稳定与社会和谐。目前基层政府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理存在认知偏差、角色倒置、和处置手段不当的问题,基层政府应及时转变观念并通过及时预警、政策调整、官民沟通、依法行政等手段理性的预防和应对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阐述了政府在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角色定位,并分析了地方政府在预防群体性事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地方政府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7.
李昕 《经营管理者》2009,(16):356-356
近年来,我国的群体性事件有增无减,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这个问题的关注。由各种因素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日益增多,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已成为困扰各级政府和公安机关的一道难题。因此,了解并掌握群体性事件的引发因素,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做好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当前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一、我国目前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现状特点1.群体性突发事件呈现多发性和大规模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引发矛盾的主要问题根源,一般都是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强制拆迁,城市改造,事件处置不力,大项目上马导致一些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随着这些群众的利益损失得不到补偿或者政府引导,对政府和管理者产生了怨  相似文献   

8.
李昕 《经营管理者》2009,(18):191-191
近年来,我国的群体性事件有增无减,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这个问题的关注。由各种因素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日益增多,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已成为困扰各级政府和公安机关的一道难题。因此,了解并掌握群体性事件的引发因素,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做好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当前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一、我国目前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现状特点1.群体性突发事件呈现多发性和大规模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引发矛盾的主要问题根源,一般都是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强制拆迁,城市改造,事件处置不力,大项目上马导致一些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随着这些群众的利益损失得不到补偿或者政府引导,对政府和管理者产生了怨  相似文献   

9.
改革的深化会导致社会格局的巨大变动及利益冲突的不断加剧,随之而来的是转型时期的中国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态势,且表现形式多样,影响广泛.群体性事件多数是政府和公民的矛盾或者原本不是但是最后演化成两者之间的冲突,政府始终是群体性事件中重要的主体.由此也决定了政府在群体性事件的处置中将扮演重要角色,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发展与处置都充满着政府及其职能问题的思辨,体现着政府职能运行的影响性.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的中国市场经济转型、利益格局调整,新问题、新矛盾增多,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成为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处置群体性事件,如果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缺乏有效的思想工作技巧,不能及时对事件中群体的心理危机进行有效疏导和干预,将有可能激化矛盾,甚至引发暴力对抗.因此,应根据群体性事件酝酿蓄能、诱导发生、发展激化到最后平息控制四个阶段存在的不同社会心理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以减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动机和激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正>群体性事件是我国目前关乎政治稳定的一个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能够公平、平和、快速地处理群体性事件,是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倍感头疼的一个难题。从法理上说,群体性事件是公民政治参与的一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在一些地方频繁发生,防控形势十分严峻。群体性事件通常是由偶然的因素引发,蔓延速度很快,绝大多数参与者与最初引发事件的原因并没有直接利益关系,往往是为了发泄对一些长期积累的问题的不满。也正是这些无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使原本就难于处理的群体性事件变得更加难以收拾。因此,防范无直接利益相关者参与群体性事件对于防止群体性事件的恶化升级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发生数量和频率都在不断上升,群体性事件已成为一个让政府和学者都深感复杂的话题.在所有群体性事件中,涉及“三农”问题的群体性事件更是层出不穷.面对与日俱增的农村群体性事件,我们不得不追问:农民为何要通过体制外的集体行动与政府对话,而不诉诸体制内的利益表达渠道?农村群体性事件的频发与农民话语权的式微有何关联?如何才能有效地控制农村群体性事件的频发?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网络群体性事件呈明显上升趋势,且从发生的诸多重大网络群体性事件来看,网络往往是导致事件扩大化的直接推手并推动其朝着恶性化方向发展,如果处置不当,很可能形成现实社会中的群体性事件,给政府的公信力和社会稳定带来冲击。如何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进行治理,将是网络时代政府管理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对新时期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提出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网络群体性突发事件进入高发期,有的网络群体事件对于社会问题的解决,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有的却扰乱了网络内外秩序,个别的甚至对政府形象,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冲击,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探究互联网环境下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防范显得尤为紧迫并富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的加速转型,各种不安定因素日益突出。本文从近年来社会上发生的几起恶性群体性事件入手,客观分析了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并从建立完善三个机制等方面对群体性事件的防范与治理提出了拙见。  相似文献   

17.
当前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多发之势,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通过对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因环境问题引发的冲突不断增多,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方式更为激烈,网络信息将在环境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河北作为环境问题突出的大省,应该借鉴其他省市防范处理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经验教训,建立预警预控机制,管理网络舆情,注重民情民意,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8.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来源于整体参与人群感受的非常态化,美学强调对感官的感受的研究,减少群体性事件甚至杜绝群体性事件的和谐社会就是追求一个感受美的社会。在美学内涵中,所有美的事物都必须具备和谐的属性,都强调中和之美。中性美学中的和谐处于秩序(制度、规范、公利、简单)与无序(混乱、自由、自利、复杂)之间。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是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在这个过程中总是存在着制度缺陷暴露、公平规范缺失、私利牺牲、矛盾升级。群体性事件的治理是用有序的制度公利规范自由的无序自利的过程,强调在审美观念上注重预警与应急的统一,两者约以中和;美感体验上注重道德修养,理性调解;审美趣味上注重功用、人工与现实。利用中性美学倡导的中庸之道探索群体性事件的治理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作为法定权力赋予的领导者,它的领导行为及实践会影响权力距离,进而放大或弱化群体性事件的效果。以权力距离—集权需求为维度的四分图,提供在中观的层面上理解如何提升群体性事件中政府领导行为的理论框架,结合江苏启东"7.28事件"的探讨,提出在一定限度内的低权力距离社会和高集权需求社会都有利于弱化群体性事件的效果,且交易型领导行为、精神型领导行为、变革型领导行为、传统型领导行为等四种政府领导行为,需要根据群体性事件具体情境的变化,完成与权力距离、集权需求的动态匹配。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已进入国际公认的社会矛盾敏感期,巨大而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导致了利益格局的急剧变化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迁。本文以我国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重大的群体性事件为研究对象,挖掘近些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可行的防范对策,对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