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调整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山西省产业结构中的问题不仅影响经济增长的建设和质量,也极大地影响我省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后劲,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这就引发了我省的就业结构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山西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对改善就业结构与缓解就业压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求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找出目前影响区域发展的主要问题所在。方法根据1996—2006年统计数据,使用趋势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结果通过计算得到就业结构偏差系数、相关系数、就业弹性系数等指标。结论认为目前西安市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以下问题:(1)第一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太低,产生大量劳动力溢出,对第二三产业形成巨大就业压力:(2)调整后的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依然属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对增加就业作用不强,“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限制了普通劳动力就业;(3)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成为解决就业最有效的手段,但是就业岗位已趋于饱和;(4)西安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着不能协同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以来宁夏产业结构演进的就业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以来,宁夏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没有带来相应就业规模的迅速扩张。相反,经济增长的就业拉动作用却在不断减弱,单纯依靠经济总量的扩张性增长来解决就业问题的传统观点正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找出经济增长但就业效应不断衰减的原因,笔者从产业结构的演变入手,通过考察产业结构与相应就业结构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现,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变化与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是造成宁夏就业规模难以伴随经济高增长而不断扩大的症结所在,并据此提出了一条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相协调的产业结构调整路径。  相似文献   

4.
我们分析了1990年以来云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笔者基于1990-2009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分析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等指标,发现云南省就业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最后根据云南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扩大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就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如何协调人口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湖南省经济持续发展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从湖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度、就业弹性及所有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对湖南省就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人口就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湖南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协整理论对1978―2005年湖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的结果发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产值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和实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这种均衡关系具有反向修正机制,提出湖南应调整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加强农业保护体系建设;推动城市化进程,降低第一产业的就业比例;发展优势部门和重点企业,培育高效益的产业集群,提升工业化水平;抓住区域产业转移机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改善就业结构等来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运用协整理论对1978-2005年湖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的结果发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产值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和实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这种均衡关系具有反向修正机制,提出湖南应调整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加强农业保护体系建设;推动城市化进程,降低第一产业的就业比例;发展优势部门和重点企业,培育高效益的产业集群,提升工业化水平;抓住区域产业转移机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改善就业结构等来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1978—2005年间陕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对不同指标的比较,发现陕西就业矛盾的原因主要在于陕西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相称,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因此,我们必须在认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实现产业优化和增加就业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9.
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一国或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促进了山东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三次产业产值结构由“一二三”变为“二三一”形式;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由“一二三”向“一三二”转变.但是,山东产业结构还存在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总体层次不高、区域之间产业发展差距较大、产业结构未能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等问题.产业政策调整要充分考虑其对就业结构和就业总量的影响,发展第三产业,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与联动,在不同层次上的人力资源使用上,实现共享与互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转变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兵团目前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人口集聚的攻关期,研究不同产业吸纳人口就业水平及区域差异对兵团经济持续增长和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兵团2001—2016年的数据,应用就业弹性、偏离度和协调系数对兵团及南北疆垦区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兵团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发展不协调,不同产业吸纳人口的水平有显著差异,南北疆垦区集聚人口能力不同;最后从第一二三产业发展方面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一定条件下,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之一。现代经济增长的过程是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相互促进、相互联系、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即为密切。本文结合安徽省实际情况,运用ADF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较全面地分析了安微省产业结构与安徽省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安徽三次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并且三次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只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三次产业是引起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阐述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基础上,通过运用计量经济学中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对河北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动有助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作用不明显,而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互动协同关系.为此,提出了促进河北经济良好发展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对产业结构提升与就业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格局是: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缓慢增加,第三产业逐年上升;就业结构总体呈现出从业人员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规律。在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的关系、产业结构调整与增加就业的矛盾等方面进行的静态与动态分析发展,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没能带动就业的同步增长,而提升产业结构却能带来就业的增长,产业结构升级成为金融危机下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有效增加就业的关键。在提升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时要注意产业安全,保持可持续发展;遵循规律调结构;加强职业教育培训以提高劳动者素质。  相似文献   

14.
针对阜新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产业结构性矛盾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与图示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阜新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同性,指出了二者间的不平衡问题,结果表明:必须由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入手,使就业、创业与产业转型和承接互相促进,提升结构变动协同性,这样有利于实现经济与就业的和谐增长.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明,经济增长引起了就业结构的变化,但就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却不显著。经济增长和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从农村经济总产值、农户收入、产业结构和城镇化等多个维度,构建了流通业对农村经济影响途径的理论模型,并采用典型相关分析和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对上述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第一,流通业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高度相关,两者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和动态调整机制;第二,流通业既可通过提高农村经济总产值和农村就业等直接方式影响农村经济增长,也可通过提高农户收入、推动城镇化和拉动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等间接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第三,我国农村就业结构较为单一,流通业仍是吸纳农村就业增长的主要途径,但流通业的发展并没有促进农村其他产业的就业增长;第四,与城市流通业相比,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流通业的落后是导致农村流通业对农村产业结构失去“先导性”和“关联性”功能的主要原因;最后,在不同途径上流通业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时滞期大致相同,流通业发展对农村经济的综合影响大约在第四年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影响、彼此作用,两者协调与否,对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合理转移有着重要影响作用。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总体趋向合理,但也存在就业结构演进滞后于产业结构演进的问题,可以从调整产业发展方向、完善劳动力转移机制等途径进一步提高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与否,对经济发展和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江苏省2000—2009年以来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关系的演变趋势,并对其偏离程度进行了测量,最后通过构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作用机制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都具有显著关系,说明产业结构的提升是由于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形成的,但各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9.
针对阜新市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运用ADF单位根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认为阜新市产业结构变动是就业结构变动的格兰杰原因。第一产业产值的增加可以带动就业,但就业结构"非农"进程缓慢;第二产业发展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吸纳就业的能力;第三产业劳动力市场已经饱和。研究结果为阜新市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下,出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与低就业增长并存的局面,而且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逆行特征。因此,湖南省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要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要使经济增长中的就业增长形成国民收入增加带来经济增长,也就是说要从有效需求鲒构均衡的角度调整收入分配结构,要从适当工资水平的就业增长,调节收入分配结构,从而形成长期的经济增长的就业推动力,促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