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田赋征实政策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应对抗战中期出现的粮食危机,国民政府决定实施田赋征实。但因为以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前提,田赋征实的负担很大程度上被转嫁给贫苦小农。因此尽管国民政府通过这一举措使抗战中的粮食危机暂时得以化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矛盾也愈积愈深,导致粮食危机再度爆发。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面对严重的粮食问题,国民政府实行田赋征实,将粮食问题纳入战时统制经济轨道。在田赋征实过程中,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粮食的仓储问题,包括仓库建造、粮食运输、粮食入仓以及入仓后的管理等,取得了较好成效,为保障粮食的分配和供应奠定了基础,对支持抗战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关吉玉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财经问题专家,也是财政部高层官员.抗战时期,他就中国战时财政经济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政策主张并主持了田赋征实工作.其战时财经政策主张符合国防经济学基本原则,但过于理想,难以贯彻实施;其主持的田赋征实工作符合中国国情,适应了战争要求,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支持抗战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安徽自1941年开始实施田赋征实,成立省县田管机关和粮管机关,分别办理经征、经收事宜。安徽在其国统区47县实行征实,征实标准和数量逐年增加,并不断完善征收程序和验收方法,通过增设仓库、提高库容、严格考成、加强催征等措施,使安徽田赋征实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总计在1941—1945年共征粮食9 324 615市石,年平均征起率达106.3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皖省军公民粮的供应奠定了基础,既支撑了安徽战场,又稳定了后方社会秩序,为坚持抗战作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5.
1940年至1941年,国统区爆发了严重的粮食危机,粮食缺乏,粮价高涨,对军民生活和抗战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了克服这一危机,国民政府不得不实行粮食统制,加强战时粮食管理,实行以田赋征实、征借、征购为核心的统购政策,实行军粮、公粮统一供应的统供政策,实行粮食平价公卖、调剂有无的统销政策,并严厉打击囤积居奇.这些政策的实行,对于缓解当时的粮食危机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沿海地区相继沦陷,关税、盐税等各项商业税收锐减,田赋在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之中尤显重要。1941年4月初,国民政府接管各省田赋及土地陈报,并推行田赋征收实物,以解决战时财政问题和粮食问题。土地陈报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国民政府初期,湖南财政支出中党务、军政各费所占份额极大,教育费、建设费、农矿工商费等一些属于实业性的费用较少,实业建设不受重视;而财政收入以田赋附加及"其它收入"为主要来源,足见当时湖南苛捐杂税繁重、民不聊生.这两大明显特征可略见当时政治腐败之一斑.  相似文献   

8.
旧中国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田赋。在封建社会里,田赋征收多有定额,且每年征收一次。可是在旧军阀统治下,四川却出现了田赋附加和田赋预征。田赋附加是在征收田赋时,附加上各种杂税;田赋预征是不仅征收当年的田赋,而且预先征收往后若干年的田赋。通过田赋附加和预征,军阀们榨取了大量的财富,而人民的负担却增加了数倍至数十倍。  相似文献   

9.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东南亚大量难侨回国,对其实施救助成为国民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国民政府认识到华侨是一个爱国和对国家民族有贡献的特殊群体,对其进行救助,是遵循孙中山先生的遗训,是履行人道主义和国民政府的职责,而且做好难侨的救助工作也是保存实力,促进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只有从这几个方面去认识,才能理解国民政府救助难侨的真正动机.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从田赋附加税与正税、田赋与地价之间的比率即从法定田赋负担角度,考察出1927-1937年湖北农民实际田赋负担是沉重的;然后从实际负担率的角度综合计算出农民实际田赋负担是法定田赋负担的7倍左右;最后指出,造成农民田赋负担沉重的主要根源在于"新政"太多、养兵太多和征收中的蛀虫太多.农民实际田赋负担沉重的直接后果,是农民不能维持对农业生产的简单再投入,从而造成农村经济的破产,进而影响和制约着农村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不仅是传递客观命题的工具,更是言者用来传递主观性的工具。首先,言者对命题的认识、对事件的态度、对语篇的立场构成了主观性陈述;当言者的主观性赋予话语某一部分在态度、情感、立场上的主体地位,使它们超越其他语义内容、获得凸显感知时,就形成话语中的强调形式。其次,主观性的核心参项可以表述为不具真值语义、体现言者立场的话语形式;同理,话语强调表达的核心特征可参照真值语义、句法辖域、语用意义三个维度。最后,强调表达与主观性表达是蕴涵共性关系,强调表达是主观性表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观性是语言中更为优势、自由的概念,不一定总是表现为强调表达。   相似文献   

12.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4.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的贫富分化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 ,我国现阶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贫富分化趋势。贫富分化既抑制效率 ,又损害公平 ,是阻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大隐患。只要我们始终把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加强宏观调控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就能够不断缩小贫富差距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师道尊严”的传统受到了无情冲击。在商业化社会中,如何建立相互尊重的、朋友式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应是21世纪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历史经验:一是党的高度重视;二是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和行政机构;三是灵活、适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四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19.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消费者的信息追溯标签信任度对购买农产品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390份辽宁省消费者购买可追溯鸡蛋行为的调研数据,通过二元Probit模型和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其影响因素,并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法,验证消费信心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信息追溯标签有较高信任度,其对可追溯鸡蛋的消费信心也相应提高,进而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