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采用Rosenberg(1965)自尊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和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中文修订版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实验室记忆测验,探讨了176名大学生对自我相关信息的选择性记忆是支持心境一致效应还是特质一致效应。结果发现:(1)自尊对被试积极自我相关信息的回忆量以及总记忆成绩具有显著预测作用,支持特质一致效应;(2)心境对被试消极自我相关信息的回忆量有显著预测作用,支持心境一致效应;(3)一般记忆能力只显著预测被试的总记忆成绩,而对回忆有效价的自我相关信息没有明显影响。结果提示被试对不同效价自我相关信息的回忆可能遵循不同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笔者研究的目的在于探明DR M范式下被试是否能够产生关联性错误记忆,以及数字短时记忆广度不同的个体在产生关联性错误记忆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发现:个体的数字短时记忆广度有增大的趋势。数字短时记忆广度水平不能影响词语的正确再认,也不能影响错误记忆水平;被试在DRM实验范式中产生关联性错误记忆。因此,在某些智力测验或人才选拔中,数字记忆水平并不能客观的反映个体的记忆水平,可以进一步通过词语记忆等方法对个体的记忆水平进行全面考察。  相似文献   

3.
把刻板印象影响记忆的过程分离为记忆力和反应偏差成分,40名被试参加2×2×2混合实验.结果表明:被试在调整测验方式条件下的记忆正确率高于在标准测验方式下的结果,记忆错误表现出刻板一致的模式,但其主要受反应偏差调节,而不是记忆力调节.因此,改变测验方式有助于提高整体的记忆准确性,但是不能减少刻板印象偏见.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攻击者和被攻击者的图片为实验材料,对内隐攻击性与同情间的关系作初步探讨。结果发现:(1)攻击性在内隐和外显测验上出现了实验性分离:在外显的再认测验中,被试对被攻击者的记忆和提取显著好于攻击者,但是,在内隐偏好测验中,他们对攻击者的偏好却要显著高于被攻击者;(2)在外显测试中,同情心提高了被攻击者的再认正确率;(3)在内隐测试中,同情心对攻击偏好发生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该项研究通过控制被试识记阶段的认知定向 ,考察记忆、联想同义 (或反义 )词、判断发音正确性三种不同的认知定向任务对单嗓音源和双嗓音源听觉词记忆的影响。实验结果的方差分析显示 :认知定向主效应显著 ;源呈现方式主效应不显著 ;两因素的交互作用效应显著。结果一方面进一步支持记忆的加工水平说 ;另一方面表明当注意资源被引向低水平认知加工分析时 ,低水平加工信息的复杂性将起到抑制高水平加工分析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知觉-再认和学习-回忆测试,考察了内外倾和神经质的联合效应对立即提取和延缓提取的影响。研究表明:(1)高、低唤醒被试(NIs、SEs)立即提取的效果均优于延缓提取;(2)NIs对负性词的再认错误率最低,衰减最快,对正性词的再认错误出现在30分钟以后,SEs的提取模式与此相反;(3)NIs对同音配对词、SEs对同义配对词的回忆优势不随间隔时间的延长而减弱;(4)对于同形、同音和同义配对词,被试的遗忘发生在记忆保持间隔的前30分钟。  相似文献   

7.
Collins和Quillian提出的语义层次网络模型不能解释否定判断等效应.本研究通过两个对层次网络信息认知的实验来对否定效应进行深入探讨,以求重新理解层次网络模型的本质,结果中都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层次效应或越界效应,说明被试形成了层次网络结构.被试对层次网络的加工是逐层自上而下方式的加工.判断两个不同范畴的事物,就因涉及到的层次少而反应时更短.因此,否定效应是支持记忆的层次网络模型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8.
听觉加工对于词汇记忆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实验采用三种方式分别对词汇的记忆效果进行研究,即听觉输入和听觉加工方式、视觉输入和视觉加工方式以及视觉输入但听觉加工方式。结果发现:无论从即时测验的成绩来看,还是从延迟测验的成绩来看,使用视觉输入、听觉加工的方式都更有利于英文词汇的记忆和保持。  相似文献   

9.
采用跨语言的长时重复启动效应研究范式,利用有关数字材料进行了此次实验。被试为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民族小学和道江小学四、六年级的学生。实验自变量是启动语言条件、目标刺激和年级,实验因变量为反应时和正确率。实验要求被试完成声音和图片一致判断任务。实验表明:在语言条件下,瑶话启动被试反应快,在目标刺激分析中发现阿拉伯数字的反应最快;研究表明数字和语言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表征方式对数字加工的影响是不同的,支持了Kroll的非对称性模型。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探讨前瞻记忆的认知加工机制以及情绪与前瞻记忆的关系,采用双任务实验范式,选取124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紧张情绪和不同认知负荷对事件性前瞻记忆的影响。结果显示:诱发紧张情绪会显著降低被试的前瞻记忆成绩;进行中任务认知负荷依次增加时,前瞻记忆成绩并不是依次降低,而是呈现不同变化,这说明前瞻记忆在不同的背景任务中可能采取不同的认知加工机制,实验结果支持前瞻记忆的多重加工说。  相似文献   

11.
采取2×3的被试间实验设计,在DRM范式中研究呈现时间和通道的匹配性对错误记忆的影响。研究表明,当词表在学习阶段以视觉的形式呈现时,测验阶段中通道匹配与否对实验结果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词表的呈现时间对实验结果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呈现时间为2000ms时,对旧项目的击中率显著高于500ms、20ms和500ms条件下,对关键诱饵的虚报率显著的高于对旧项目的击中率,这从某种程度上验证了激活监控理论。  相似文献   

12.
以抑郁大学生为被试,运用PDP加工分离程序,并在被试筛选和刺激词选择中剔除焦虑可能导致的污染,探讨抑郁个体识别情绪词的MCM认知机制。结果发现:抑郁个体内隐和外显记忆出现了分离;抑郁个体对负性词语的提取过程更多是内隐的。  相似文献   

13.
为考察中国二语学习者对英语消极名词加工的具体性效应,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名词的具体性:抽象、半抽象、具体)被试内实验设计和愉悦度判断任务.结果发现:抽象消极名词比具体消极名词的反应时更短、正确率更高;三种条件下均诱发了明显的N400波幅,且两两差异显著,其中具体消极名词诱发的N400波幅最大,半抽象消极名词次之,抽象消极名词最小,说明词的具体性影响中国二语学习者英语消极名词的加工,同时为半抽象名词的存在提供了神经电生理学证据,打破了传统具体和抽象的二分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幼儿关注到的绘本中的文字是否对其有潜在影响,利用眼动仪并结合传统研究方法开展实验,在实验中让幼儿对绘本中出现的文字进行再认并记录和分析相应的眼动指标。结果如下:(1)眼动数据显示,179名幼儿被试中有146人(占比81.6%)对图片中出现的文字进行了关注;幼儿对思维泡泡中的文字兴趣区的注视次数显著多于无思维泡泡;大班幼儿对文字兴趣区的首次注视时间显著短于中班幼儿。(2)幼儿对思维泡泡形式呈现的文字再认成绩显著好于无思维泡泡形式;关注到文字的146名幼儿中有95人(占比65.10%)能够正确地再认图片中出现的文字;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幼儿的再认成绩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表明,幼儿在阅读知识类绘本时会关注到文字,并对这些关注到的字有一定的记忆。  相似文献   

15.
类别学习有多种方式,其中反馈学习与观察学习是两种主要的学习方式。为探讨反馈学习与观察学习的分类策略特点和学习效果,文章以4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通过学习—测试实验范式探讨了两种学习方式对家族相似性类别结构的学习效果。结果发现,在相同的学习信息量下,无论是低水平加工的分类测试、记忆测试还是高水平的推理测试上,观察学习条件下测试正确率显著低于反馈学习条件下。实验表明对于家族相似性类别结构,反馈学习优于观察学习。提供反馈有利于类别学习,使被试对类别刺激进行更深的加工,而不只是简单的识记任务。  相似文献   

16.
客体档案帮助人们将前后出现且特征变化的物体视为同一对象.本研究使用修改后的客体回溯范式,以预览利化效应作为考察指标,采用2(预览时间:200ms 和 1000ms)× 3(目标呈现条件:SO、DO 和NM)两因素被试内设计,考察了颜色判断任务下,不同预览时间对客体档案信息保存的作用机制问题.结果发现:(1)在颜色判断任务下,当预览时间为200ms时,出现了显著的客体预览利化效应,而当预览时间增加至1000ms时这种效应消失;(2)在目标呈现条件为SO下,被试在预览时间为200ms时的反应显著快于在1000ms时;而目标呈现条件为DO或NM时,对目标字母的反应时在200ms和1000ms的预览时间上均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显示,预览时间较短情况下,执行颜色判断任务时,颜色这类具体形象信息被存储在客体档案内而非字母身份这种抽象信息被保存.然而随着时间进程的推移,与任务相关的信息逐渐消退,抽象信息开始发展.本实验结果支持有关客体档案内部信息随时间进程而发展以及客体档案加工受资源限制的假设.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分析了信号检测论的基本特点,探讨了信号检测论在元记忆研究中应用时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在元记忆的实验研究中使用了类似传统信号检测论中设置被试反应标准的方法,将其与传统的信号检测论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如何在元记忆研究自由报告条件下,将被试的元监测和控制能力成功地定量区分开来,从而为元记忆的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发展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值得探索的途径。并对这种新方法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采用情绪启动任务研究面孔表情对身段线索情绪判断的影响。被试的任务是对目标刺激的情绪类型进行判断。结果发现,当前后情绪类型一致时被试的正确率最高反应时最短,而当两者类型不一致时被试的正确率最低反应时最长。实验结果表明,面孔的情绪判断同样能对身段线索的情绪判断产生影响,在对身体与面孔组合的情绪图片情绪判断任务中,加工的异时性可能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了验证学者们关于翻译自动加工的推论,进行Stroop效应研究范式下的颜色命名实验。结果发现,在英译汉条件下,被试用汉语分别对只含有1个颜色信息维度的色块与含有颜色和语义2个信息维度的英文色词进行颜色命名,英文色词反应时显著大于色块反应时,表明被试在对英文色词命名时受到语义信息的干扰,换言之,被试在无意识状态下启动了语义自动激活,进行了英译汉语义自动加工。同理,汉译英实验也得到同样的结果。推论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女大学生是否存在内隐集体自尊,以及不同外显集体自尊水平的两组被试之间的内隐集体自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方法采用了集体自尊量表将女大学生被试分成高外显集体自尊水平和低外显集体自尊水平两组,选用内隐测验方法GNAT来考察高外显集体自尊水平被试和低外显集体自尊水平被试的内隐集体自尊.研究发现,两组被试在女性-积极与女性-消极实验材料的辨别力指标(d')都不存在显著差异;在男性-积极与男性-消极上的辨别力指标(d')也都不存在显著差异;两组被试的内隐集体自尊不存在显著差异.因而女大学生不存在内隐集体自尊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