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浅论对传统农业的"理性"回归与技术范式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中国传统农业思想体系与实践的解析,揭示其蕴含的“朴素”循环经济思想理念,同时又从对资源的过度依赖性和技术发展滞后等方面指出了传统农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局限。阐明现代农业生态经济与循环是传统农业生态理念的延伸和生产模式的变革,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的“理性回归”,其“理性”体现在必须要依靠技术创新。在进一步论述了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是技术范式的创新之后,从实现技术范式创新的生态学价值转向、构建技术范式创新的保障体制、调整技术范式的创新体系、建立有效的创新技术范式扩散机制等宏观层面提出了我国农业循环经济技术范式的“四维”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通过辩证分析方法对循环经济的缘由进行剖析。分析表明: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支撑人类理性选择的经济、制度、和文化三个方面的原因是促成循环经济性兴起的合力。结果表明,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做出的一种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的生态本质必然对循环经济立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体现在循环经济的立法创新上就是:在立法理念上坚持和谐共生的自然观、敬畏生命的人生观和科学文明的发展观;在循环经济法律制度构建中,就是以循环经济的生态本质为基础,在循环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权利内容、权利客体以及循环经济法律责任的构建中注入生态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活动过程,而不是一个经济要素。环境和资源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发展循环经济,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探求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我们从系统工程的观点,利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意义和创新意义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以此展现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推动循环经济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立法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方面,其所产生的影响包括三个层面:在宏观层面上,循环经济立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保障;在中观层面上,《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出台对现行立法产生了冲击,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有一定的重复和交叉,应进行相应的修改完善;在微观层面上,《循环经济促进法》对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企业应抓住机遇,树立“生态理性经济人”的理念,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利用外资发展循环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环境约束下,循环经济将成为主导经济发展的模式。传统的利用外资目标方式必须重新调整,以与循环经济系统发展的总体目标相协调。同时,还应对利用外资发展循环经济的保障机制进行创新,以实现利用外资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文中所提出的保障机制的创新内容,可为相关的研究与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有别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基本特征是系统性、全面性及综合性,但是实践中,在政府强力推动下的循环经济治理呈现出了明显的"碎片化"特征,即在不同功能的机构之间缺乏协调一致,沟通与合作上存有障碍,致使政府服务和政府管理不到位、绩效低下。当我们面对循环经济治理"碎片化"这个棘手的难题时,需要运用经济法上政府与市场互补、公私部门理性整合的系统性思考和理性权衡策略,基于整体性公共治理视角进行化解。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范式的建立实质上是一种科技范式的革命。生态化科技创新已日益成为支撑 和引领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构成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由之路,为此,必须建立以企业为主、 政府支持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9.
从循环经济视角探讨产权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认为技术创新是扩大资源供给、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途径,产业组织创新是循环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组织形式,而技术创新和产业组织创新又离不开产权制度创新,产权制度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0.
在保持生态资本存量非减性的条件下,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循环经济生态创新的本质特征。本文阐述了循环经济生态创新的内涵,并试图通过生态技术创新、生态制度创新、生态观念创新以及生态金融创新来提高循环经济的生态创新能力,解决我国两型社会建设中的生态环境困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科技传播研究:“普及范式”和“创新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科技传播研究在近几年渐见繁荣之势。为了促进科技传播研究在国内更好地发展,文章讨论了已得到一定发展的“普及范式”和正在发展中的“创新范式”,认为面向未来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推进“创新范式”的科技传播研究。  相似文献   

12.
美国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 ,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形成了高经济增长率、低通货膨胀率与低失业率并存的“新经济”。我国发展新经济 ,应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 ,扶植高新技术产业 ,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以信息化来推动产业结构的转换 ,并为之创造适宜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3.
大力开发我国"节庆"和"节文化"旅游资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节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了解各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窗口;现代"节文化"则是市场经济催生下的产物,具有较强的时代特色与创新精神.我国有丰富的"节庆"和"节文化"旅游资源,积极开发这些资源,促进我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融合,必将促进我国的旅游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4.
熊彼特经济学上的“创新理论”,引发了“创新理论”的一场革命。创新的内外兼修本质推动着经济和社会的变迁,实现着从“技术创新”到社会创新的转化。系统思维方式是社会创新的重要方法论特征。满足需要与开发潜能的充分与否正是创新的现实品质与根本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5.
"旅游+"作为全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在业界实践中对于旅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影响.旅游发展新形势的变化也应与时俱进反映到旅游教育理念的创新与改革.本文旨在就多年来旅游产业无边界而旅游办学孤立化的矛盾现状进行深入剖析,探索"旅游+"教育新理念,同时提出"旅游+"办学理念与模式,对于促进我国旅游教育改革创新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区域在中国的国际经济合作格局日益重要,高质量对接"一带一路"市场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之一。在短期内,金融服务、产品贸易和设施联通是中国能够对接"一带一路"市场的切入点。鉴于可切入领域的差异,创新切入机制与运行机制能够使中国与"一带一路"市场获得双赢。新型的切入机制主要涉及构建跨域产业链、以分享模式推进的设施联通以及以共享模式对接农业、金融和电商等方面,相应地形成包括产业发展、人民币双边结算清算、亚投行业务创新和文化经济互动等内容的新型运行机制。从我国的角度看,创新对接"一带一路"市场的机制有助于提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经济效率、完善人民币国际结算体系、稳固中国与"一带一路"市场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对朱熹"理从天出"说的确切内涵作辨析,指出这一命题的意义在于,第一次明确地把物质之天作为人性的直接来源,从实证的角度阐明了天理转化为性理的具体细节,从而为理学心性论提供了新的更为完备的本体化论证.  相似文献   

18.
理论创新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基础,制度创新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制度保障,科技创新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强大动力,为此笔者论述了"三个创新"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马尔库塞人本主义思想的特征是力图把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结合起来。他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中抽取出“爱欲”作为人的本质,从黑格尔哲学中借鉴并改造了“理性”观念,把它看成是人性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把爱欲满足看成是人的幸福的根本,把批判理性看成是追求爱欲满足的基本手段,强调爱欲本质和批判理性在人性解放中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软实力"的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软实力"研究,作为一种新的国情、国力分析方法和新的认识范畴,不仅在政治层面上对国家治理和提升综合国力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经济层面上对增强国家、区域、产业甚至企业的竞争力有着同样深刻的影响。本文从经济角度探讨"软实力"在影响资源配置方式、配置方向和配置效率方面所产生的各种经济效应,不仅表现为直接的价值创造效应,还表现为激励动力效应、集聚整合效应、优化升级效应、创新增进效应和品牌放大效应等,揭示其对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对"软实力"概念的经济学意义有更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