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顺应论是一个极富解释力和适应性的理论,它对翻译理论研究有很强的借鉴作用.顺应论认为顺应性是人类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语言顺应性主要涉及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四个方面.翻译是一个根据语境不断进行顺应性选择的动态的过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对译语语境以及译文的语言结构的顺应.翻译活动既受到所处的语言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制约又不断改变着其所在环境,因而翻译永远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之中,具有协商性.  相似文献   

2.
依据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结合关联理论与合作原则,以日常会话和访谈节目为语料,探讨了模糊语的生成机制及语用功能。研究发现,人们交际时常选择模糊语作为交际策略,是因为模糊语具有多样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的特点,模糊语策略的选择是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相互顺应的结果,也是动态语境顺应的过程。旨在帮助人们在交际中更好地使用模糊语言提供借鉴,以帮助人们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顺应论在国际广告全球化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维索尔伦的顺应性理论问世后,学者们介绍、评论和应用顺应论的文章及专著相继面世。在过去10多年的顺应性研究中,很少有学者运用顺应性理论对大众传播学和跨文化交际等领域进行应用性研究。本文在语言顺应理论的框架下,选取中国广告网和国际广告网中的国际广告为具体研究语料,着重从广告的语言语境顺应入手,对国际广告语言全球化这一语用现象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实证分析,提出了国际广告全球化中的顺应性策略,如广告受众的顺应、心理世界的顺应、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的顺应策略,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对国际广告的语言学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诗歌生成过程所发生的语言选择与交流使诗歌批评对语用顺应论得以敞开,即诗歌生成是诗人与隐含读者进行交际,在不断形成的动态认知语境中关照隐含读者的认知水平与审美诉求,进行语言及文学策略选择的过程,而诗人语言与文学策略的选择使诗歌携带了文学顺应性.若从文本逆向审视诗歌生成,通过分析诗歌的语境顺应、语言结构顺应以及以文学策略为载体的顺应意识度,便可实现对诗歌文学顺应性的讨流.  相似文献   

5.
语码转换作为一种交际策略,从模因认知的角度,在语言模因复制、变异及筛选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特性与顺应论中的变异性、商讨性及顺应性等特征极其相符.在结合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2》的对白分析中,对言语交际中交际双方在语言形式的选择、意识程度及交际目的等方面的动态顺应性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交际双方在特定语境中有意识、主动地选择此语言模因而非彼语言模因,最关键在于该模因须与当前的语境相适应,以此传播该模因,从而达到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6.
礼貌的顺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意识程度四个方面对礼貌现象的考察说明礼貌具有顺应性。礼貌的顺应性是指在交际活动中,处于不同心理状态的交际者根据语境变化选择适宜的礼貌策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忽视礼貌的顺应性是礼貌原则存在不足之处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景点介绍文本的创作过程可以看作是为了获得交际成功而对各种交际语境因素作出顺应性选择的动态过程。在网站景点介绍的创作过程中应该注意:顺应语言使用者,引入文化信息;顺应社交世界,减少景点描述;顺应心理世界,增加服务信息;顺应物理世界,用词力求简洁。  相似文献   

8.
语言顺应论是Verschueren于2000年提出,之后被广泛应用于语言学界,其主要内容包括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以语言顺应论为理论支撑,以2010年温总理答记者问现场口译稿为语料,分析口译实践过程中语言顺应论如何解释译语顺应语境、语言结构和口译的动态过程,说明语言顺应论在口译实践过程中的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很多春晚语言类节目中的经典台词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社会万象或者揭示受众心理,因其语言诙谐幽默、琅琅上口,这些台词很快成为风靡一时的流行语。Verschueren认为,研究语言现象必须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整体综观出发。其语言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过程是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语言使用者一旦使用语言,他就要不断地根据语言的三种特性,即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对语言做出选择,其中以顺应性为主要特征。顺应包括对交际语境的顺应,交际语境涉及三个层面:物质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我们从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角度入手,分析春晚流行语对社交世界和受众心理世界两个层面的顺应过程。对社交世界的顺应包括对受众价值取向的顺应、对网络及影视媒体文化的顺应以及对社会生活的顺应等三个方面;对心理世界的顺应包括顺应受众娱乐与消遣心理和宣泄不满与释放压力心理。  相似文献   

10.
从语境顺应论的观点出发,分析了语用文化如何在动态的翻译过程中顺应语境融合下的语言结构语境、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认为只有动态地顺应不同的文化语境,避免翻译中出现文化信息传递障碍才能达到语用等值的哪翻译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