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宇昆 《学术探索》2003,3(5):21-24
邓小平以人民为本的哲学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邓小平始终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邓小平批判地继承了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合理部分 ,形成了既带有传统特色 ,又更具当代特色的人民为本思想  相似文献   

2.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坚持群众路线是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方法。毛泽东同志把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形象比喻为鱼和水的关系。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准和原则。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和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根本的政治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在这个问题上,进一步深化认识,努力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尤…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人民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从相信和依靠群众的立场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观,以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和答应不答应的标准观等方面,对邓小平的人民观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指出这是邓小平一生追求真理、矢志不移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4.
政治合法性是政治统治的核心问题。邓小平作为伟大的政治家 ,高度重视政治合法性及其基础建设。他从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以及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战略高度出发 ,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看作是评价政治合法性的标准 ,并且深刻揭示了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发展民主、实行法治、端正党风是维护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论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人民至上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其总的原则和最基本的内容。他所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等一系列方针政策都是从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的。为了人民的长远利益 ,他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最基本的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邓小平利益观的又一重要内容 ,他十分重视新时期的党群关系 ,强调干部一定要以身作则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把群众的智慧 ,把符合群众利益的思想上升为党的方针政策 ,来指导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邓小平认为我们重视人民主观能动性和精神力量的作用是不错的 ,但决不能忽视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他反复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人人都有追求正当物质利益的权利 ,强调要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 ,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创造性与积极性 ,坚决反对“平均主义” ,鼓励先富帮后富 ,最终走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门科学理论,都有它内在的逻辑体系。一般说来,这种逻辑体系都有它的立足点与主要骨架。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这种理论不言而喻地有它的牢靠的立足点和主要骨架,从而构成其科学体系。本文仪就这一问题略作探讨。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理论的立足点1993年10月22日江泽民在中南海听取第一期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理论研讨班学习汇报后谈到:我们要像邓小平“那样热爱人民,尊重群众的实践和创造,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自觉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高兴不高兴…  相似文献   

7.
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唐金月,周锋邓小平同志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同志心中始终装着人民。他从人民的利益出发,高屋建领,描绘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他的智慧,他的思考,他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叶宇伟同志在《思想理论十大拨乱反正——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会》一文中,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在思想理论战线上的拨乱反正成果进行了归纳,读后获益颇大。但我认为,作者把“纠正战争问题上判断的失误,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也当作拨乱反正的内容,这是不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事实的。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洋溢着鲜明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灿烂光辉,这一巨大理论成就的取得是邓小平同志善于抓住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本质的,对社会主义建设最具指导意义的基本观点加以创造性运用的必然结果。本文就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观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加以浅析。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十一…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号召全党,要认真学习和运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向前进。邓小平的务实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就像一条红线,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和实践的始终。在长期的革命和实践过程中,邓小平以对党对人民的无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王立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新时代完整的理论科学体系,邓小平同志立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与十二亿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高瞻远瞩,洞察风云,科学地概括、精...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江泽民同志说,十四年来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局面和新成就,更使我们从历史的比较和国际的观察中认识到,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正确的,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的。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回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同志倡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系统深刻的概括,并把它写进了党章,作为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指导思想。这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及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因此,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重要任务。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谈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文选》充分反映了邓小平同志为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和卓越贡献。他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他阐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和方针政策,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并受到了全党的拥护。因此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基本思想,意义是极为重大的。  相似文献   

15.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邓小平继承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观 ,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观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他始终强调要以人民群众为本 ,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要尊重群众的创造 ,虚心向群众学习 ,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的群众观 ,对于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尤其是加强当前的党风廉政建设 ,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 邓小平同志在创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把爱国主义升华到新的高度,丰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他关于爱国主义的思想论述,对我们用爱国主义凝聚起全体人民的热情和力量,实现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宏伟战略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邓小平同志关于爱国主义的思想论述,内容极为丰富,其主要观点大致可以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1)关于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的观点。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的高度概括,是爱国主义的根本基点。从人类文明史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有着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她不仅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文化,而且造就了中华民族自身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优良品格和气质。(2)关于维护国权、国格的观点。邓小平同志曾多次强调一定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特别在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西方一些国家对中国施加压力时,他严正指出:“人们支持人权,但不要忘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的观点,是他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哲学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基本原则的运用和发展。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的发展的观点,对于加深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推动经济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一、关于全面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要学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就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对于把握这一理论的精神实质,并用这一理论武装头脑,开展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五中全会公报强调指出:“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理提出的一系列观点和理论,特别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全会要求全党一定要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的著作,使它今后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发挥重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中,邓小平始终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摆在社会主义事业的首位,提出了一系列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全面、深入、正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将为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