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太平广记》异僧小说整体上代表了晋唐时期僧传文学的叙事成就,有着宗教性、史传性和审美性三位一体的叙事特征。其神异叙事善于融通佛教哲思和启悟佛性体认;史传叙事注重烘托神异观念和突出宗教真实;审美叙事重视刻画僧人形象和描绘宗教神奇。  相似文献   

2.
荒诞,是西方美学的主要范畴,对于其审美价值的探析举足轻重.荒诞叙事从其叙事话语、叙事形象和叙事逻辑三个方面都显示了它的“陌生化”审美所在.荒诞叙事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借此能够让人们真正理解荒诞,最终能够摆脱荒诞,远离荒诞,直至消灭荒诞.  相似文献   

3.
智性叙述下的人类生存境遇——虹影智性化叙事手法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写作中.大多数女性作家没有意识到智性写作的必要性,过多地迷恋于叙事游戏,使某些文学作品成为纯粹的私人化文本和自呓.然而虹影在创作中采用了一种智性化的叙事处理手法,其作品具有独创性的言说方式,独特的双重叙事视角,叙事情感具有一种"可传达性".小说语言节制、隐忍、含蓄,叙事视角平实,叙事情感高度内敛,传达出作家丰沛的审美理想,达到了大巧若拙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4.
得汉城是巴蜀地区典型的古城堡遗址之一,因地制宜的山城防御体系,其城墙附近的摩崖题刻以其自有的叙事方式展示了独特的美学风格。论文梳理其叙事系统为:内容上,题刻叙事与得汉城地理、历史人文构成互文性叙事;形式上,题刻叙事反映了古代诗歌的审美性和汉字独有的视觉艺术效果。得汉城题刻与城墙相互辉映,其内容和形式上的独特性构成了巴蜀地区古城堡独有的时间与空间交织、实用与审美并存、官方与民间协奏的审美特点。  相似文献   

5.
侦探小说表层情节结构的线性侦探过程掩盖了深层的对犯罪故事进行线性还原的非线性认知叙事过程。侦探小说非自然认知的谋篇布局,宏观结构中的"双层结构",破案过程中的多层次、多角度、多线程的多头叙述,环环相扣的叙事模式中的"子叙事"与"话语",案件场景剪贴画式的描述,线索材料的隐略或淡化,模糊多义的叙述话语等,造就了其非线性的认知叙事模式。这种叙事模式是由于人们认知能力的有限性或人们的认知范围受到限定。侦探小说采用非线性叙事模式,是为了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诉求,以实现其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
乡土及其乡土经验,为当代中国文学叙事提供了丰富而深厚的资源,亦构成当代文学叙事最为重要的内容。贾平凹、莫言等"50后""60后"作家,在承继现当代乡土叙事传统的基础上,不仅有了新的突破,而且将中国的乡土叙事,在积极吸纳传统和世界文学艺术对话中,推向了一个新境地,开创并建构起新乡土叙事,使其具有了世界性的品性。在比较的视域下,以贾平凹、莫言为具体对象,从故乡建构的审美空间、审美情感文化精神与审美艺术维度等方面,探析其于乡土叙事上的贡献,从而凸显出当代新乡土叙事的实绩与理路。  相似文献   

7.
传统叙事遵循有机整体论的原则,强调叙事元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但容易形成逻辑化、类型化的叙事模式,从而有让叙事艺术成为理性说教的危险.非有机叙事是结合叙事学与西方后结构主义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的美学思想提出的一种叙事美学观,其强调叙事要突破有机整体论的束缚,并在艺术表达上呈现出新的可能.就时空观而言,非有机叙事摆脱线性时间.就事件观而言,非有机叙事的世界不再遵循逻辑化的事件序列,而是表现事件本然的生成状态,从而超越了传统事件序列组合的因果逻辑.就人物观而言,非有机叙事摆脱了概念化的人物.非有机叙事的审美特征表现为一种“感觉的逻辑”,通过叙事的艺术表达显现出了世界本然的深刻面貌.  相似文献   

8.
以当下情感影视剧作为视角较为深入地分析了日常生活审美化所引发的过剩叙事.认为日常生活审美过剩,本质上反映了日常生活物质欲望过剩,也表现出了当下审美价值观的多元分裂,而现代传媒技术则无疑充当了过剩叙事的加速器并使其成为时尚.当下情感影视剧是过剩叙事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9.
陌生化不仅表现在语言层面上,也表现在叙事技巧上。小说具有独特的叙事视角,其独特性在于人物有限叙事视角的采用使描写对象陌生化,即使读者习以为常的事物或事件经过艺术处理,或放大或变形,由审美的自在之物转变成审美对象,唤回了读者对生活的原初感受,使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事物,进而获得新鲜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0.
冲突是叙事体影视剧的精髓,既包含了叙事内容,又是叙事手段和叙事技法.冲突的构成和起固都源于生活,为冲突提供了广阔的仅事背景.冲突以其构成的双方贯穿全剧的动作与反动作,为叙事的呈现状态,并且有其自身的审美特征.无论传统的非传统的影视剧,事实上都凭借冲突的展开推动着叙事过程.  相似文献   

11.
试论先锋小说的叙事策略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锋文学诞生于改革开放伊始,是本世纪拿来主义传统的又一次再现,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化精神在中国文学界的一次借鉴和演绎,是80年代中后期中国特色文化语境、审美意识形态和全球性商业及文化活动的联袂产物。先锋文学以其新的叙事视点和叙事话语方式,展示出独特的叙事情境和叙事结构,证明新的叙事方式的可行性并预示文学叙事发展新的可能性。它的介入为中国文学注入一股鲜活的血液,拓展了叙事天地、开阔了叙事视野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发展的进程越来越快,使得"城市"一词成为中国最为显赫的主导性话语,城市日益成为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核心,城市文化占领了中国文化轴心位置,这使得文学创作主体已经不能对日新月异的城市无动于衷了.城市极大地冲击了作家的生存,对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倾向、创作姿态以及审美品位都造成影响.虹影重庆书写从其内在的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叙事视角展示的互补性和审美情感表达的共鸣性都表现了城市文学新的审美潜质.  相似文献   

13.
汪曾祺所追求的超功利的率性自然的美学思想在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的现代文学中注定是一个边缘性的存在。即使进入新时期,政治与文学的蜜月期也让以天下为己任关心民瘼的作家以牺牲文学的启蒙的审美一维而获得了启蒙的文学的功利性的轰动效应,但他的秉性气质、生活阅历都决定了他的超功利性的审美叙事风格与主流文坛的格格不入。到了文学与政治分离回归文学本体的九十年代,失去了对文学的敬畏和职业操守的新新作家在与钱共舞的欲望泥淖中将文学打扮成码字儿的职业,嗜短篇小说如命而且宣称自己只会写短篇小说不知长篇小说为何物的汪曾祺也只能在众声喧哗、多元共存的无名时代处于边缘的边缘的位置了,这种边缘化的叙事美学风格在叙事题材的边缘化、叙事观念的边缘化、叙事风格的边缘化等方面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张恨水言情小说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源于原型叙事,灰姑娘原型叙事是其代表。“美德有报”构成灰姑娘原型叙事的基本模式,置入了现代意识的灰姑娘叙事,则使原型的书写获得了丰富的审美张力,这赋予了张恨水言情小说与时俱进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5.
文革之后,壮族小说的叙事方式出现了明显变化:突破传统小说的线性叙事结构,大胆探索"心理时间"叙事;突破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视角,探索使用多元叙事视角;将意识流手法与民族审美习惯相融合,出现了多条叙事线索并存的现象;将象征主义与意识流手法相融合,出现了建立在象征关系上的多重叙事。  相似文献   

16.
在萧红的创作生涯中,其小说的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及叙事模式前后有着较明显的变化:叙事视角由全聚焦转向内聚焦,由成人视角转向儿童视角;叙事结构由线性时间结构,逐渐转向为淡化时间顺序的多重空间结构;叙事模式则由以情节叙述为主转向以情感和情调氛围的营构为主。这些变化,对萧红来说,是一个天才作家在成长中不断寻求最好的、最适合自己个性的表现方式的过程;对现代文学史来说,是新文学在发展中不断突破旧的文学形式、拓展审美空间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小说以"为人生"、"改良这人生"的启蒙思想著称,他的第一人称叙事小说同样与启蒙思想有着内在的深刻关联。对鲁迅的第一人称小说的理解与把握,不能仅停留在现代叙事学意义方面的文本分析或审美形式的考量上,而应在此基础上,把对这些文本叙事方式或审美形式的解读整合、提升到他的启蒙思想这一带有意识形态本体色彩的高度上。鲁迅第一人称叙事小说的审美创新及其蕴涵的启蒙思想在当今仍不失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吐温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所采取的空间叙事策略,展现了处理空间与空间、空间与时间关系的高超技巧,凸显了哈克在空间的逃逸中重构自我精神世界的主题,完成了小说中文本意义的建构,进一步展现了这部经典小说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从时空叙事视角,重温这部经典儿童小说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相同体裁儿童作品的创作意图、欣赏其独特艺术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夏目漱石的《我是猫》巧妙地选取动物叙事视角,使文本取得陌生化的叙事效果;并通过游移于可靠与不可靠之间的叙述者“猫”来对其见闻和感受进行详尽的叙述和评判,引起读者对小说所述情节及社会现象的深思;小说还采用人猫互文的叙事策略,使人与猫的命运形成隐喻性同构,体现出独具一格的叙事艺术范式,具有深刻的艺术内涵和丰富的审美价值,凸显出夏目漱石在小说创作上的求异与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0.
废名的小说侧重叙述,他对小说叙事距离的控制在情感上、思想上、智力上、审美上展示了暗合、实证、间离、侵扰等叙事审美效果,实现了小说的诗性建构,体现了作者"人生的意义本来不在它的故事,而在渲染这故事的手法"的创作观,展示了其独特的叙事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