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哲学上关于真或真实问题的讨论,一般都归属于知识论的范畴。尽管先秦时期的庄子对认知意义上的知是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但我们却不能因此就认为,庄子哲学里完全没有关于真知的思想,只不过庄子所主张的真知并非西方认知意义上的知,而是一种忘知之知的大智慧。在庄子看来,人们若只站在各自有限的角度,把自然万物当成和自我主体相对立的客体来进行区别,而不顾及对象事物本身周流不息的自然情状,那么所形成的观点就只能是有限的。故他认为只有从道的角度来对对象世界进行观照,即以道观之,才能获得忘知之知的真知。  相似文献   

2.
在古代汉语中,"命"有三种词义:一是命名、命令,即语言之命;二是生命;三是命运.每个人对"命"都无法逃避,从古至今,如何对待"命"始终是人一生中的重大问题.庄子对"命"有其卓越于世人的见解,而<红楼梦>主人公贾宝玉对"命"亦有深入的思考.从贾宝玉弃置语言之命、涵养生命之命、超越命运之命三个方面来分析庄子思想对贾宝玉"命"的观念的影响,从而探讨庄子思想与贾宝玉形象之间的文化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3.
郭象哲学与山水自然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美学史上,关于山水自然的发现一直是一个重要论题。文章提出如下观点(一),庄子所讲的是自然而然的“自然”,是精神境界的“自然”,这与作为山水景物的“自然”不能完全等同。因此,庄子哲学并不能直接导致对山水自然的发现。(二),郭象认为,当下存在的个体之“物”是自在、完足的,“物”之后什么也没有。从美学上讲,这就使感性事物摆脱了道家之“道”、儒家之“德”的主宰。这一思想对于中国美学中山水自然的发现具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4.
尊重人,发自内心关爱人,应人之需付诸善行,举手投足合乎人们普遍性道德期待,此即友善。传统友善是伦理之德,主要处理"兄弟"伦理关系,以"等差之爱"伦理关系中被定位为"友"的特定个体为对象。现代友善是道德之德,是对异质性个体的普遍性道德要求,主要处理与陌生人的关系,依循工具理性和规则理性,注重对外在规范的恪守。传统友善的现代转化即是由伦理之德转变为道德之德。就当下而言,不论对熟人还是陌生人都应该友善,且要发自内心情感。具体言之,在熟人圈内,传统友善依旧适用,但对陌生人则需个体培养换位思考、感同身受的移情能力。另外,基于公正原则,对熟人与陌生人的友善在程度上应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5.
作为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刘伶言行明显表现出受《庄子》影响的痕迹,其散文《酒德颂》在用词、人物形象和构思方面也都与《庄子》有密切的联系。刘伶在思想上却没有真正领悟庄子思想的精髓,得其形而不具其实,对《庄子》的继承存在着严重的偏离。刘伶《酒德颂》中的"大人"形象无论在"大"之境界、对待"名"之态度、"有为"与"无为""有己"与"无己"等方面都与《庄子》之"大人"形象迥异。刘伶《酒德颂》中虽也有《庄子·达生》篇"醉者神全"的影子,但刘伶对酒之"德"的认识却与庄子"全于酒"有实质的不同。在《庄子》接受史上,刘伶是个"学庄而背庄"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6.
庄子认为,作为传播主体的人,受到时间、空间、文化环境、自身认识和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限制,传播主体从来都是不自由的。传播主体就像一个带着镣铐的舞者,在种种限制之下,进行着传播活动。庄子认识到了传播活动中的成见,指出对于同一事实,每个人都采用自己的表达方式,选择自己认为重要的、合理的信息加以传播,因此无法表达事实的真相,所谓"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即是说人们由于成见、偏见,而以自我价值为普遍价值,产生纷争。庄子提出的解决方法是"以明",即去除掉种种偏见,拓宽自己的心灵,客观地、以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观照事物。庄子指出了成见、偏见对于传播活动的影响,指出了是非的标准都是相对的,认为人们应当抛弃偏见、加强沟通,尽量按照事物本来的面貌去观照事物。庄子还提出了"言不尽意"的传播思想,一方面反对拘泥于语言文字,另一方面又肯定人们能够通过直觉获取某种信息、传播某种情感。庄子还认为传播过程中的"冗余信息"也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庄子·秋水>末章"濠上观鱼"寓言的意旨.由于庄子对惠子质疑的答辩能屈人之口而不能屈人之心,所以本文认为庄子的辩论是庄子对辩论之法的反讽.在理解庄子的"不能相知"时,本文借"相知"以界定"不能相知"在是非世界中,不相知是现状和事实,相知是愿望和动力;在道的境界里,悠然神会即是相知即是道,相知即是不以知而知即是不相知.本文也针对庄子所表现的"未能相忘",指出了以审美之法见道这一思路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梳理和分析庄子后学所作的《庄子》外杂篇的文本资料,便能清晰地理解和把握《庄子》外杂篇之"德"论。它主要由三个层面构成,其一是"德"和"道"之间的关系;其二是"德"的本质意蕴;其三是"德"的现实演变。从这三个层面来看,庄子后学所论之"德"即道德,明显不同于儒家意义上的道德,前者强调同一于生命本性,后者强调合一于人伦规范。毫无疑问,明辨庄子后学所论之"德",不但有助于准确理解《庄子》外杂篇的道德哲学思想,而且也有益于深刻认识儒家的仁义道德。  相似文献   

9.
庄子思想理论体系的中心在人的哲学上,即对人的个体价值、个体精神的开拓与探求,因而无论是审美还是审丑,庄子的最终目标是将丑转向大美。现象界的丑如何向美转化,大体有这样三种方式:矫揉造作之丑"法天贵真"、外在形体的丑陋以"德"来内充、对于内在心灵的鄙陋则应放弃功名之心。庄子重视人的内在修养即"德",其主旨在破除外在残缺丑陋的观念,树立注重内在心灵美的大美思想。  相似文献   

10.
《庄子.秋水》中“知之濠上”所云,学者少有确论。本文以“知之濠上”一段叙述为例,尝试梳理庄子学说的认识论含义,认为“知之濠上”具有五种可能的解释,其真义是对形式逻辑方法的抛弃和对直觉认识论的肯定。  相似文献   

11.
庄子认为,人的一生都面临着命运、社会、自我以及环境等带来的难以摆脱的困境。其中,"命"是指一种人力不能干预的外在必然性,命运之困主要是指"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的命定性带给人的无可逃避的束缚和困境。庄子对命运之困的解脱方法可以概括为认命安命的基本原则以及安于死生存亡、安于穷达贫富和安于是非毁誉的具体策略。在庄子所采取的摆脱命运困境的种种策略和方法中所贯穿的都是顺物自然的生态学原则。  相似文献   

12.
[提要]《逍遥游》是庄子哲学的总体论纲,系统地阐述了庄子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命题。庄子以鲲鹏的转化和飞翔作为隐喻,表达了一个“齐小大”的时空模型。这个模型是由一系列闭合的同心圆构成的嵌套层次,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就是不断超越现有层次的限制的过程。通过这个模型的建构,庄子定义了世界本体的终极意义,即“浑沌”。人对“浑沌”的趋向即是“逍遥”“无待”,也就是“大知”。这是庄子的认识论目标。趋向“大知”的修养过程是通达“无己、无功、无名”,这既是庄子的认识论目标,也是方法论的规划。  相似文献   

13.
《庄子·秋水》中的”濠梁之辩”从表面上看很象一次运用现代逻辑推理的辩论,其实,庄子是要借辩论知鱼与知我的过程中蕴含我心他人难知的问题,庄子所谓鱼之乐是庄子道心之乐向鱼的投射,惠子难以得知。庄子的道心经过了“心斋”与“坐忘”后的自我经验的超然境界,没有经过自身的修证是无论如何难以感知的。这种道心只可以修证而不能言传于他人。此理既合乎《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的说法,也合乎《庄子·知北游》中“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的说法。所以,惠子想通过逻辑推导的方式证明庄子不知鱼之乐也是可笑的。  相似文献   

14.
在<庄子·逍遥游>中,"小大之辩"揭示了"逍遥游"的主体,因此也可说是"逍遥游"主体之辨."小大之辩"还涉及与"逍遥游"相关的时空大小之辨.至人、神人、圣人都可说是逍遥游的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讲至人高于神人、神人高于圣人.庄子的"大言"是与"大知"相联系的,人们可借助其"大言"走向"逍遥"与"无为",因此其"大言"并非无用.惠子认为庄子的"大言"大而无用,与他仅有"小知"而无"大知"有关.在<逍遥游>中,为充分理解"逍遥游"以及"小大之辩",需结合"有无之辩"."小大之辩"从某种意义上可说是局限性大小之辨,而"有无之辩"可说是在特定方面局限性有无之辨.  相似文献   

15.
"至德之世"是庄子基于"道"的整体性视角建构的理想社会,建构的原因是现实社会"道"的缺失。人们对仁义道德、技术知识的过度推崇和依赖,导致了道"德"的衰变和社会的混乱。为使道"德"能复其初,社会整体能归于素朴和谐,庄子提出了丧我以明的齐物论、虚静待物的心斋论和离形去知的坐忘论三条解决路径。其目标是实现整个社会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终接近于"道"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16.
"浑沌之死"与"轴心时代"中国思想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庄子·应帝王>无法脱离帝王政教史观而加以解读.帝王政教史观的基本内容是:德是帝之政教典范的实践,礼是王之政教典范的总结.浑沌之死乃是礼对德的谋杀,这则寓言意味着德与礼之为典范的终结,也就是帝道与王道不再可能.<庄子·应帝王>由此传达了轴心时代中国思想的基本问题意识:帝王时代及其政教典范已经终结,在没有帝王的新时代,政教生活如何重新开端?  相似文献   

17.
中国理学的创始人二程的理论中存在着唯物因素同唯心体系的矛盾.这种矛盾集中体现在表述格物穷理说的“德性之知”和“闻见之知”一对范畴上.本文通过对这对范畴的产生、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来揭示二程思想的矛盾性.二程理论的基点是唯心主义的“天理”,因而认定先天的德性之知是认识的根源.但是,在理论体系的逻辑发展中产生了构成闻见之知的主、客体条件,这就使得二程把以探索客观事物为特征的闻见之知当作人们实际的认识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庄子》中的"小大之辩"为主线,探讨了存在于《逍遥游》和《齐物论》两篇重要作品间的矛盾,以及庄子对"大"和"小"的态度,由此揭示了庄子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间的差异,并对其"逍遥游"的三个层面和逻辑顺序作出新的阐释.认为"逍遥游"的真正价值并不在其理论形态和最终目标,而在庄子对此一境界的追求过程和借此表现的对束缚自我之现实的否定;庄子在现实中对小大的分辩比起他理论中的大小齐一来,对人们认识、理解事物具有更深刻、更普遍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对于哲学的困惑和对于唯物论的迷惘,论证了哲学作为现象学是以现象为依据的、研究领域具有无所不包性的学科,后虽因"知"的分离而缩减为"知学",但"知"与"知学"并未真正分离,而是相互重叠.笔者论证了必须确认世界本体为物,一切现象是物的现象,象才有一定的义,才能由象认识物、认识世界;人作为物,也必须有物之性.人作为生物,具有生物的生存竞争本能,笔者以此为依据,讨论了人的个体生存与群体生存的相互依存关系,人文学的各个学科即是对于这一关系加以分门别类进行研究与探讨而形成的学科.笔者以人的认识历程为依据,探讨了唯物论、唯心论、物心二元论和宗教等的发生、发展、变化问题,论证了只有坚持唯物论才能正确认识世界.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时代关注汉学界的《庄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史华慈作为具有深刻人文关怀的思想者,他对于人性之奥秘及命运的关切、对人的有限的自由的体认以及他对于人的复杂的意识活动的关注决定了他如何解释《庄子》。基于此,史华慈指出《庄子》思想中的神秘主义,并分析其特色所在,以丰富人类的神秘主义经验;他指出《庄子》对于事物相对性的认识,并区分了老子和庄子在此问题上的细微差别,向我们展示了思想史内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他对于《庄子》的自然观做了泛审美化的理解,认为庄子常用一种审美的姿态欣赏"大自然不可穷竭的多样性",以反对李约瑟对《庄子》的科学化解释,并救治西方社会中存在的"化约主义"的倾向。他对《庄子》对于"成心"的批评深有同感,但对《庄子》在"人与超越的非存在的合一"上的乐观态度则表示不满,因为他坚持人只有有限的自由和微弱的理解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