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数以千万计个家庭细胞组成了社会这个大家庭。倘若每个家庭都能注重美德教育,那我们的道德建设就会翻开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养老问题是社会诸多问题中的一个较重要和特殊的社会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力量还无力全养的条件下,以家庭为基础,逐步扩大社会化养老,国家做为发展计划的一个重要问题进行资助,互为促进和保证,仍是当今中国养老的基本道路。就边少地区的实情分析,如何把家庭养老与社会化养老互为一体;保证家庭养老为主,社会补充为保证,继续强化家庭养老教育,尽快发展社会养老建设;从多方面提高整体养老水平;寻求一条客观实际的养老道路,是我们需要注重研究的一个事关发展的综合课题。  相似文献   

3.
家庭作为一个基本的社会单位,对人和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但由于每个国家的历史传统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家庭文化也存在巨大的差异,本文对中美家庭文化中的家庭观念和家庭关系差异进行分析。了解中美家庭观念和家庭关系差异,有利于我们在家庭文化方面取长补短,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4.
《老年世界》2010,(17):44-44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生活的重要舞台。良好的家庭气氛,直接关系到每个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家庭成员亲密无间、和睦相处,不仅可以共享天伦之乐,而且可以消除在社会活动、学习和工作中引起的心理紧张及疲劳,可以缓解由于社会生活造成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5.
鲍日新 《公关世界》2008,(10):52-56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不仅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更能够使家庭成员本身身心健康,生活美好,事业成功。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离不开家庭礼仪。家庭礼仪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实际上是一个人道德精神的体现,是家庭美德的一种反应。中国几千年秉承的家庭美德就是尊老爱幼,兄弟姐妹的团结和夫妻间的忠贞不渝。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众多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构成这个社会的每个家庭同时也受到猛烈的冲击。根据每个家庭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我们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这样才能够使家庭呈现和谐的状态,为构架和谐社会创造一定的前提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家庭观针对爱情﹑婚姻以及家庭来加以论述,明确了一些中的理论和观点,对我国和谐家庭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引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上海住着很多来自外国的家庭,丈夫一般是跨国公司派过来的高管,太太一般是全职,而孩子们在这儿上国际学校。每年春末夏初,往往也是他们与公司合同到期的时候。不管是生活了三年、五年还是更长的年头,这些外国家庭都爱上了上海。如何告别呢?他们会说,拍一套上海特色的家庭照吧。  相似文献   

8.
《社会学》2006,(2):1-5
家庭是智障人士的重要支持系统,智障人士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家庭不管其成员多少,它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在这个系统里面,家长处于主导地位。智障人士的出现必然给家庭造成重大影响,使他们面临着许多始未料及的问题,产生多方面的需求,迫切期望得到关心和满足。安置和教育一样,需要家长的参与和意见。要使智障人士的家庭真正积极地参与智障人士的训练和安置,重要的也是必需的一步就是要研究智障人士家庭的特殊需要,以便更有效地为智障人士及其家庭提供服务和帮助。上海市“智障人士阳光行动”旨在让16—35岁的智障人士得到合理的社区安置,达到融合的目的。智障人士的社区安嚣是为了营造智障人士及其家庭的支持性生活,获得生活质量。因此,为了让智障人士更好地融入社会,就必须对其家庭的需求作全面系统的了解。本调查拟对上海市智障人士家庭需要问题进行初步的了解,为智障人士的安置特别是社区融合提供可参考的依据,也为上海市“智障人士阳光行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载体,因此家庭问题也成为社会工作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震后孤儿安置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团队,在介入震后孤儿亲属监护家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道德状况影响着社会道德风尚。中国家庭道德状况总体是健康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应加强家庭道德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1.
在生活压力之下,多少人借口工作忙碌,把时光都留给了无谓的应酬与不相干的人,而忽略了家人的需要。实际上,一顿家常温馨的晚餐,一次全家出动的远足,就能够让彼此的心靠得更近。如果,我们能够设定一个家庭日,那一天,我们为家庭而过,就有了一个回归家庭、向家人表达爱意的机会。那些为家人所付出的时间与真诚,会成为坚实的凝聚力,帮助我们抵挡各种外来的侵袭,让家庭更稳定,温暖。  相似文献   

12.
随着香港社会的转型,加上近年从内地来港家庭团聚的个案日增,很多家庭都面对转变所带来的适应和困难,有时单靠家庭内或个人的资源并不能解决,于是,社会资源便成为一个重要的外援,个人及家庭辅导服务也就发挥着一个重要的功能。 一、服务信念和基本原则 个人及家庭辅导服务本着家庭为社会及个人发展基石的基本信念,着重激发及加强家庭的凝聚力,使家庭能发挥培育和保护其成员的功能。我们认定家庭成员是一个最基本的系统去培育人的成长:健康的家庭有助其成员发挥潜质,从而对社会做出贡献;负责任的个人必然维护其家庭,继而对社会产生稳定的作用;因此,个人、家庭和社会三者是互相联系的。个人及家庭辅导服务就是希望在个人或家庭出现困难时加以援助,使问题不致恶化,影响其他系统。  相似文献   

13.
爱情、婚姻以及家庭生活,几乎是每一个人都必须经历和体验的。爱情的真诚、婚姻的美满和家庭生活的幸福,又都是每一个人所企盼和渴望的。然而,在经济发展、物质丰富、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有的人,有些家庭在不焦吃、不愁穿、不缺乐的优越社会环境中,却出现了畸变的爱情、伤痕累累的婚姻和支离破碎的家庭。这些偏差现象的出现,其实是现实生活偶然性中的必然性,并没有什么奇怪。从我所从事的信访工作实践中所了解到的情况分析,这些人主要是步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人生误区。  相似文献   

14.
养老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是一个以社会养老保险为主体,以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为补充,并辅之以养老津贴和家庭供养等多种方式的大保障体系。但即便如此,也还有一部分人被遗漏在保障体系之外,其老年生活可能会因得不到保障而无着落。  相似文献   

15.
世纪之交,正当中国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之际,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中国社会必须正视工业化和知识化的双重任务,而不能再按部就班地发展工业经济。因此,中国社会必将是浓缩着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三种社会形态的转型社会。家庭作为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细胞,其结构与功能的变迁必然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呈现转型家庭的复合特征。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是新世纪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之后提出的又一个更理想更美好的社会构想。全面小康社会把提高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目的。构建和谐社会,既注意提高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注重强调全社会的和谐,把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把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有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旨。二十一世纪是老龄化和人口长寿的世纪,也是健康老龄化社会的世纪,我们有必要将建立健康老龄化事业列入建设全面小康和构建和谐现代化社会总体目标中去考虑,使这个社会能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这是一个带全局性的重要战略任务。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家庭结构小型化,空巢老人家庭逐渐增多成为社会一种趋势,空巢老人家庭养老方面暴露出新的情况,有可能成为制约健康老龄化发展的一种新问题。因而,当前深入地开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建立健康的老龄化事业、建设全面小康、构建现代化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经济与家庭建设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与家庭收入相联系的。影响家庭收入的原因,既与每个家庭的构成和成员相关,也与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关。下面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8.
长寿需要家庭和睦容小翔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因此,家庭情况如何,尤其是家庭成员之间和睦与否,书关系到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这是最近科研人员的断言。”美国一家大学的研究人员,选取了460多个年龄在40—59岁之间的,被医生...  相似文献   

19.
政府的社会政策是以制度化的方式为老百姓提供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服务,为各类人群提供福利性服务,以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要。但政府的社会政策行动并不是从来就有,也不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在工业社会之前,各国基本上都是通过家庭、社区、民间组织等途径来实现生活保障和满足人们的福利需要。在工业社会以后,随着其他机构和机制的弱化,迫使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各项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20.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一个家庭的变化能够反映出一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本期家栏目通过一组不同家庭的人物采访来展现中国普通百姓的家庭生活,以及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