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喜欢三毛本人以及作品中的三毛,但现实生活中的三毛由于迥异于常人的生活经历,最后又走了一条异于常人的不归路。因此,三毛的“我执”写真实创作态度,使作为作品叙述者的三毛与作品中的三毛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三毛构成“三位一体”关系,这种关系注定三毛的作品要同其生活同沉同浮,也注定了三毛要为“艺术真实”付出“真实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同”与“异”是一对充满矛盾而又有着辩证关系的反义词,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求同存并,在人们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很重要。翻开我们的汉语词典可知,对“同”字的基本解释是:相同,一样。“同”,在历史上也是人民最原始、最朴素的追求,人们“不患寡,而患不均”。因此,历史上无  相似文献   

3.
1984年美国出版的《多难的旅程》一书,认为1941年以来美国的政治与文化生活,乃是罗斯福“新政”的继承者和反对者在各个不同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制约下组成的各种联盟之间的不断斗争。从斗争的主要内容看,乃是民主党自由派的由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和进行社会改革的主张同共和党保守派反对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赞成尽量发挥资本主义能动性的主张之间的斗争。前者处于“攻势”,后者处于“守势”;前者是“作用”,后者是“反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新文学家庭矛盾叙事当中,“婆媳关系”是一种十分复杂的伦理关系,由于“媳妇”是一种“植入”型的家庭身份,除了自己的子女之外,她同“婆家”的其他成员,都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这就决定了“婆婆”与“媳妇”之间,不可能具有母亲同女儿那样的亲近感。因此,新文学将其归结为是一种历史文化的遗留问题,并试图通过“启蒙”与“革命”的思想路径,去最终解决中国家庭内部的“婆媳矛盾”。然而,“婆媳关系”毕竟不同于“父子关系”,由于缺乏“血缘”这一亲情的“粘合剂”,即便是“父权”文化体制崩溃以及现代婚姻制度确立,它仍旧会是一种家庭内部生活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5.
爱情“花儿”在河州型“花儿”的传统作品中占绝大多数,它们是整个河州型“花儿”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这种类型“花儿”的精品。由于它们产生得最早,流传的时间最长,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众多的传唱者反复加工修改,千锤百炼,数量多而质量高,历来为人们所喜爱。作为一种民间文学品种,爱情“花儿”是以爱情生活为表现对象的。但是,爱情作为人的生活内容,又同其他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这样说来,爱情“花儿”又是一个社会生活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人们可以看到社会的人的精神面貌的各个方面。因此,爱情“花儿”所反  相似文献   

6.
每当人们力求揭示某些民族、国家或地区生活的特征与特殊性,并把它们同其他民族生活的特点加以对比,试图从中认识它们对现在与将来的意义的时候,人们便提出文化问题。例如,古希腊人的物质成就和精神成就,对我们来说,只有在同其他民族的成就,或同我们自己的成就作比较的情况下,才成为“古代文化”。假如在世  相似文献   

7.
《马氏文通》关于“同次”的界说称:“凡名代诸字,所指同而先后并置者,则先者曰前次,后者曰同次。”(102)所谓“同次云者,犹言同乎前次者。同乎前次者,即所指者与前次所指为一也。”(102)我认为,马建忠这里关于“同次”的定义至少向我们提示了以下四点:(1)“同次”是针对明代诸字而言的;(2)“同次”与“前次”是互为依存的一对概念,没有“前次”就无所谓“同次”;(3)“前次”与“同次”先后并置,且  相似文献   

8.
网络文学的媒介提供了一种虚拟空间的文化交流与精神对话方式。伴随着互联网媒介生产技术从早期诞生到Sora AI问世的持续发展,文艺同社会生活边界的日渐模糊,进而打破了以往同社会存在遥远距离的束缚,以一种超现实的虚拟空间状态进入社会大众的生活。网络文艺创作将个体“无意识之思”通过超现实的叙事表达在集体“无意识之思”的公共语境空间内,并通过一种“在场”式体验的创作同创作者与阅读者构成共同的语意空间。而由于公共语境空间的平等交流性,读者与创作者都在他者介入的影响下参与到网络文艺在“自我理想”中找寻“理想自我”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题目上看,似乎是谈艺术对文化发展的关系,但文章的中心内容重弹“艺术是表现人的情感的形式”的老调,这种谬论同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观是完全针锋相对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一切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只能是生活,不能有第二个源泉。而本文作者则胡说什么“艺术使主观突在客观化,使自然的外在经验主观化”,这样一来就把社会生活排除在艺术源泉之外了。这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谬论,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而是从资产阶级美学“唯情论”中抄袭来的,只是说法不同而已。这同国内目前受到批判的“艺术的源泉是情感”的错误理论,也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0.
“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长期以来中国社会是一个农业性的封建社会,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数的3/4左右,人民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日出而作、日没而息,并且少有流动,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一般而言,农村社会中的老年人总是与其后代其同生活,所谓“四世同堂”、“养儿防老”正是对农村  相似文献   

11.
“新写实”小说消解了传统写实小说的庄严社会意义、政治意义,还原了普通市民的真实生活和生存真相,同市场经济全面推进后市民所形成的感性化、欲望化、平面化的价值认同和价值追求具有趋同性。表现在作品以生活的“平常性”、“庸常性”、“平凡性”来呈现生活的原生状态,人物对知识分子精英身份的抵制和拒绝以及作品对浪漫爱情的消解。因此在这一层面将“新写实”小说视为市民文化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形式已受到严重冲击。自古以来,中国老人喜爱的与儿孙们同吃同住同乐的“三世同堂”、乃至“四世同堂”的家庭,现在屈指可数。老人的生活方式和供养形式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实情况表明,农村老人同子女分居生活,已成为农村家庭...  相似文献   

13.
一、文笔明显畅快。在接办《生活》周刊之初,韬奋就提出“力避‘佶屈聱牙’的贵族式的文字,采用‘明显畅快’的平民式的文字”到办《生活日报》时,他更是提出“要尽可能用口语文来写论文和新闻”,“我们要注意最落后的大众。使一切初识字半通文的妇女们,孩子们,工友们,农夫们,都能看懂生活日报,才算达到了我们的目的。”1935年日本广田外相曾对中国政府提出“三大原则”,要求中国政府取缔抗日运动,同日本政府合作,共建“满州国”,国民党政府驻日代办竟然正式表示中国政府完全承认上述“原则”。韬奋得此消息后随即在12月7日《生活》周刊上撰…  相似文献   

14.
“同” 及其相关概念, 如 “大同” “玄同”, 在中国哲学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 “同” 很少受到学界的关注。 “同” 也普遍被理解为 “相同” 或 “同一”。 基于 《墨经》 的定义, 我们可对 “同” 形成一个新的理解, 即 “异而之一”。 这种理解能从语源学和文本证据中得到支持。 “异而之一” 不仅代表 墨家对 “同” 的理解, 而且反映了先秦不同思想流派对 “同” 的共同立场。 同时, “异而之一” 为理解 “同” 概念提供了崭新视角, 也为进一步研究 “同” 及其相关概念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一“没有假恶丑就没有真善美。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统一体总要分解为不同的部分,只是在不同的具体条件下,内容不同,形式不同罢了。任何时候,总会有错误的东西存在,总会有丑恶的现象存在。任何时候,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总会有的。”这是生活的辩证法。艺术的辩证法正是来源于生活的辩证法。因为有了  相似文献   

16.
一、文学的现代意识并不意味着对原有理论一概否定 改革开放的时代张力造成了文学自身的激烈震荡,带来了从理论研究到创作实践的全方位跃动。“现代意识”作为最响亮的主体口号,由创作闯向理论,又撞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一时间,“第二代诗人”、“第五代诗群”、“现代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现代现实主义”、“寻根派”、“写意派”……新潮如涌,朝夕更替;“文学的主体性”、“文学的自律性”、“性格二重组合原理”、“自我表现”、“淡化政治”、“淡化人物”、“直觉创造”、“同生活保持距离”、“文化反思”、“多位观照“、“突破”、“超越”……  相似文献   

17.
当今,全世界都一心向往着现代;但是“现代”这词却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其实它是“西方”这个字眼的代名词。人们可能向往外国的生活方式,或者说除了向往外,也许还认为西方生活方式是唯一可取的。但是,如果承认自己那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同自己目前的处境不相适宜,  相似文献   

18.
《经典释文》注释文字中的“同”,用作动词,训为“相同”,通常至“同”绝句。按所指向的內容可以分成义同、音同、形同和音义同等几种类型。《经典释文》中的“同”绝无介词用法的用例,几个主项并列采用直接连用和用连词“及”连接的方法。一些著作对《经典释文》中“同”的理解有偏差,出现了一些句读错误。  相似文献   

19.
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描写商人、手工业者的生活情态和精神面貌,但是在同时期或者稍后出现同题材的戏曲作品中,这一特点出现明显变化。或者说,这些戏曲作品呈现出全然不同的特点:商人、手工业者的主人公地位被文人士子所替代,对商人生活的津津乐道变成了对文人处境的苦涩叹息。本文通过若干同题材白话小说和戏曲作品的对比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试图揭示出这类戏曲作品不同于白话小说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1987年前后开始出现的“新写实小说”在处理人类经验时呈现出向生存相与经验的日常性、世俗性还原的倾向.还原现象的发生,首先和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活日益世俗化,生活的内容、生活方式和人们的思想意识方式发生了改变有关,其次,“新写实小说”中的还原倾向还同作家作为知识分子对自我的定位有关.“新写实小说”的“还原”在美学上呈现出来的主要特征则是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非本质化与非典型化.人的还俗,使“新写实小说”有意躲避重大而庄严的社会主题.形象的还原使新写实小说失去了典型化叙事所特有的庄严、峻厉、神圣感与崇高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