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唯物主义大厦的创立是以其前提“现实的人”为基础的.“现实的人”的出场是马克思发动哲学革命的关键.只有弄清“现实的人”的出场路径,才能理解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的格式塔转变以及思维的“断层”.以往的研究主要是从马克思在哲学领域的“破”与“立”出发来理解唯物主义历史观创立的前提的,其实,这只是显性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前提的出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领域的批判与建构过程,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前提出场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2.
<正> 一、问题的提出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前后,在黑格尔学派的解体过程中,费尔巴哈从1836年就开始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批判,他于1841年发表了《基督教的本质》一书。这部著作的问世,标志着费尔巴哈同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彻底决裂,它对于德国哲学的解放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在某些方面成了黑格尔哲学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中间环节”。但是,费尔巴哈在完成了自己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论证之后,却停止了前进的脚步,被“1848年的革命”挤到了后台。马克思和恩格斯适应欧洲“风暴和革命时期”的需要,以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为“中间环节”,吸收了当时科学的最新成就,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开辟了哲学发展的新时代。人们不禁要问,在青年时代的费尔巴哈、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曾经存在过某些相同或相似之处,如他们共同生活在普鲁士王朝的统治下,都曾信仰过黑格尔主义,但又都不是坚定的黑格尔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早期的重要著作,它标志着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观从怀疑转向批判,标志着马克思在世界观上同黑格尔决裂,它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历程中的一块重要路标。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在赫尔纳茨时期研究、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伟大成果,那么,为什么马克思在此时期确定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呢?这是为了解决《莱茵报》时期现实所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从青年时代起就很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社会历史问题。当他用黑格尔哲学来解释社会中一些现实问题时,发现了黑格尔哲学中的矛盾及其对解决现实问题的软弱无力,因而产生了“苦恼的疑问”,并开始批判黑格尔哲学。在这个过程中,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思想对马克思摆脱黑格尔哲学的羁绊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停留在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论的水平上。马克思当时致力于探求能够科学地解释社会,并且能够反过来改造社会的哲学。唯心主义哲学不可能是这样的哲学,而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也称不上是这样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说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 ,不是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仅仅在社会历史观中简单地“推广” ,利益是马克思最早发现走出唯心史观魔谷的阿莉阿德尼之线。 184 3— 184 4年 ,马克思恩格斯就认为 ,唯有从市民社会利益关系出发 ,才有新哲学的社会史 ,否则 ,历史就仍然是旧哲学的政治史、哲学史和意识史。恩格斯从市民社会利益关系出发描绘的社会史 ,已接近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于“历史的科学”。  相似文献   

6.
从列宁、邓小平和马克思本人的论述来看,马克思的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马克思通过两次批判,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神秘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改造为辩证唯物主义。在改造旧唯物主义的过程中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和唯物史观,所以辩证唯物主义包含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离开辩证唯物主义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必然产生混乱。  相似文献   

7.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焦点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内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中的哲学研究的推进,这个在思想史上曾经引发广泛争论的问题也愈发凸显出自身的理论意义.回到马克思恩格斯的原初文本和思想史语境中可以发现,唯物辩证法的批判对象是黑格尔概念辩证法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其形成过程经历了从马克思早期借助于费尔巴哈“主谓颠倒”黑格尔,到坚持实证的历史科学拒斥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再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分析中“头足倒立”重新发现辩证法的过程.从理论逻辑上看,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是一种“双重颠倒”,唯物主义是前提,对以“观念的东西”呈现的本身倒立着的“物质的东西”的批判是根本.在正确理解唯物辨证法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唯物主义原则,更不能抹杀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价值.  相似文献   

8.
辩证逻辑是在哲学的怀抱中产生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逻辑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怀抱中产生和发展的。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奠基人,当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逻辑的奠基人。 马克思早期曾是黑格尔左派,所以,对于黑格尔的哲学思想、逻辑思想是非常熟悉的。马克思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马克思认为,黑格尔哲学的精华是辩证法思想。他在1847年发表的《哲学的贫困》一书中谈到黑格尔时说:“黑格尔没有需要提出任务。他只有辩证法。蒲鲁东先生从黑格尔的辩证法那里只学得了术语。而蒲鲁东先生自己的辩证运动只不过是机械地划分出好、坏两面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46页)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颠倒”与超越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经过了长期的、全面的反思与批判。从总体上来看,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与超越,经历了哲学立场的“主谓颠倒”即倒转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立场;市民社会思维方式的“改造”即拨正了黑格尔关于经济学范畴与现实的关系;现实社会结构的“翻转”即颠倒了黑格尔资本逻辑背后“颠倒”的世界结构等三个阶段。经过哲学立场、经济学方法与资本逻辑结构的“颠倒性”批判,马克思最终实现了对黑格尔哲学的彻底超越。这种不断超越的过程,既是马克思不断深入理解黑格尔哲学思想内在价值与局限的过程,也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不断走向科学与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王友洛 《中州学刊》2006,4(4):146-150
青年马克思哲学转变的方向和新哲学的两个重要范畴(“现实的人”与“个人自主活动”)是理解和阐释恩格斯关于唯物史观同时也是“现实人的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的重要视角。(1)青年马克思的哲学转变并不像流行说法认为的那样,是从唯心主义转向了主张物质第一性的“纯粹”的唯物主义,尔后又把这种“纯粹”的唯物主义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才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而是在政治实践的“《莱茵报》时期”遭遇“苦恼的疑问”以后,通过批判、发展和超越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才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这其中,从费尔巴哈等的“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是马克思实行哲学转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现实的人”则是建构唯物史观的一个“理论切入点”。(2)传统哲学解释框架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因遗忘了“个人自主活动”这一重要范畴而缺乏主体向度,因而不能科学地说明“现实的人”是如何“历史地”发展的。马克思则通过“个人自主活动”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科学地说明了全部社会历史同时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认为,创立合理的辩证法的首要前提是把辩证法从黑格尔的“无人身的理性”中解救出来。在将辩证重新置于现实的人的理性的研究中,马克思创立了发现辩证法、实践辩证法、再现辩证法三种具体形态,并期望建立一个“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  相似文献   

12.
学界公认,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创立,同时也标志着马克思思想转变的完成,这个完成既是思想理论上的,也是方法论上的,即马克思在思想转变过程中,逐渐地摆脱了黑格尔思辨哲学从抽象概念出发构造思想体系的方法,吸纳了经验的、实证的方法考察社会历史,从而最终能够从人们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中发现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可以说,采纳经验的、实证的方法对于马克思的思想转变来说是极为关键的。没有这个方法,就不可能洞察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思辨哲学从抽象概念出发来构造社会历史的性质,也不能发现抽象的经验主义的局限性,从而也就不能完成与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彻底决裂。  相似文献   

13.
自然和人的关系构成了哲学史难以解答的"历史之谜"。黑格尔哲学以抽象的观念作为前提,从而缔造了一个思辨哲学的神话。费尔巴哈等人虽对黑格尔哲学展开批判,但难以逾越其批判对象,这和其哲学前提的非现实批判有密切关系。马克思以现实的人作为哲学前提,从而动摇了黑格尔哲学的基础及其体系。将历史和人民统一起来、将哲学和科学统一起来,这就是马克思的历史原则。  相似文献   

14.
<正> 有些同志认为:马克思关于社会的人现实的人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我们认为,提出社会的人现实的人,并不一定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的人现实的人的看法有她特定的涵义。本文拟从1841——1846年马克思世界观的转变,来考察马克思关于社会的人现实的人的认识的发展。 一 在《博士论文》和发表在《莱茵报》上的文章中,马克思从黑格尔式的唯心主义出  相似文献   

15.
“历史现象学”是《回到马克思》一书“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为了这个发现 ,作者质疑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在科学上的合法性 ,认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在理论构建上不成功。但是 ,作者发现的“历史现象学” ,只不过是马克思透视本质的经济分析方法。这样 ,所谓“历史现象学”就难免在内容上以经济学遮蔽哲学 ,在名称上又以哲学遮蔽经济学。  相似文献   

16.
学术界对马克思历史哲学存在与否这一问题曾有争论,争议点在于如何理解思辨历史哲学、历史科学以及历史唯物主义三者与马克思历史哲学之间的关系。从马克思历史观动态性和发展性的视角予以辨析,马克思对思辨历史哲学的批判直指其唯心主义的理论本质,并通过反思德国现实历史和扬弃黑格尔辩证法,实现了历史哲学性质的唯物主义变革。马克思注重发展自身理论的历史科学性,主动深入人类史以探寻历史发展规律,有效地回应了思想史上“使历史成为科学”的问题,这实际上是对以往历史哲学的话语革新。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历史科学的“最后成果”,在历史阐释的起点、过程和目标中具体化为分析历史的方法体系,进而给予马克思历史哲学以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杜宪升 《理论界》2010,(5):88-89
准确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诸多)前提,是准确把握和领会马克思恩格斯(以下简称马恩)发动哲学革命,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基础。因此,准确把握马恩所说的前提究竟何谓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马恩发动哲学革命和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通过马恩对黑格尔哲学、青年黑格尔派及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过程,我们发现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是现实的(诸多)个人,他们的(诸多)活动和他们的(诸多)物质生活条件,对这些前提的理解要避免简单化。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辩证法是人类哲学思想的重要遗产,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思想来源。马克思原属青年黑格尔派,但他当时就是激进的黑格尔左派,亲自参加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并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成长为自觉的共产主义者。他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彻底清算了黑格尔绝对唯心论的错误,批判地汲取了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有价值的东西,创立了崭新的、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完成了哲学史上的真正的革命。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功绩就在于……第一个把已经被遗忘的辩证方法,它和黑格尔辩证法的联系以及它和黑格尔辩证法的差别重新提到显著的地位,并且同时在《资本论》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唯物史观的开端和发萌,这是学术界一致公认的。所以这样说,在于该书把黑格尔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的唯心史观颠倒过来,提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论断,认为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但除此之外,该书还作出了私有财产决定国家的许多论述。例如,马克思指出:“在我们一直在研究其结构的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哲学的真实意蕴与其在哲学上所实现的视域转换密不可分。马克思哲学的世界观不是站在世界之外观世界,而是置身于世界之中反思人与世界的关系,世界就是现实的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存的感性世界”。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转向实现了一场彻底的本体论革命,马克思哲学既不是物质本体论也不是实践本体论,在马克思哲学中并不存在二者之间的纠缠。以自然先在性为前提和物质本体论为根本的辩证唯物主义无法体现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马克思哲学的真实意蕴就在于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