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我国的县域经济尤其是西部的县域经济中,主导产业不显著具有普遍性,培育和选择县域主导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论文在现有关于县域主导产业选择文献评论的基础上,阐述了县域主导产业选择的主要原则,提出了县域主导产业培育的思路,分析了陕西吴旗县主导产业选择的经验及其启示。  相似文献   

2.
县域主导产业对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主导产业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成败.本文根据县域主导产业的特征和内在要求构建了一个包含6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的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该指标体系对安徽省五河县产业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资源状况、产业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确定五河县主导产业,同时对五河县主导产业的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鉴于目前对县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定量分析较少,本文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价方法,为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提供了定量依据,并以华容县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研究--以增城市中新镇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专业镇是壮大县域经济的有效途径,而专业镇的发展又离不开主导产业的支撑;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确定主导产业就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文章以增城市中新镇为例,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立现阶段中新镇的主导产业为五金塑料行业.  相似文献   

5.
目前,经济理论界人士对于主导产业的研究,很少涉及县域经济范畴。我认为,而今我国部分县域经济已达到了相当的发展水平,经济部门的门类也较为齐全,其经济发展不宜继续采用不分轻重缓急的平推式模式,应明确某些产业部门在县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因此,我们在致力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开展对县级主导产业的理论研究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要途径。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加快中国城镇化和现代化、促进农民市民化、实现宏观经济规模效益、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必须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把握好提高经济发展主体竞争力、特色主导产业、促进生产要素加速流动、完善县域经济发展条件和环境等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西藏跨越式发展中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就是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过程,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地区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罗斯托认为主导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增长会产生扩散作用,其优势辐射到其产业链上相关的产业中去,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科学地选择区域主导产业,对西藏这样一个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经济欠发达的区域而言,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对主导产业的概念进行界定,并确定其选择的指标体系,对西藏跨越式发展中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主导产业选择的实施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是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关键,安徽省有必要对区域主导产业进行研究,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出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并提供安徽省主导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文章运用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理论,根据对安徽省主导产业选择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得出目前安徽省应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业、机械制造业、日用电器制造业、新型建材及优质金属材料四类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结论,安徽省应该制定和运用政策来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发展其主导产业.在分析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SSM方法原理的基础上,对杭州市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实证分析,并在SSM方法提供的选择基准下找出杭州市主导产业的首选及备选部门,以期为杭州市选择主导产业部门提供一种可参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不同时期的主导产业的产值增长都会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而主导产业的选择就决定了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同步发展。文章围绕主导产业的选择的理论问题,分别从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条件和原则方面分析探讨,为主导产业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略论江西主导产业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导产业对一国或一地区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产业经济学理论为依据,结合江西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江西主导产业的选择问题,并对如何培育主导产业做了初步探讨,从而加快江西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变异系数分析和结构相似系数的分析,可以在相当的程度上说明,我国目前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冲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区域间的发展差距问题和重复建设与区域间经济联系的不正常现象。为缓和并协调好区域发展中存在的这些冲突与矛盾,应做好如下工作:加快产业区际转移与积极发展地区产业集群,选准主导产业并推动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推进地区专业化分工并借此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并借此合理地培育起区域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供销社的再造与农村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股份制和法制对供销社再造,使供销社不仅具有巨大的有形资产,而且拥有强大的无形资产;因而能够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能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实现内部规模经济,能够按市场需求安排生产,能够达到农村经济的交易成本最小,能够解决农村资金不足的问题,能够实行全面的农村社会化服务,能够对农村经济实施有效的经济管理,能够理顺工农关系,能够扩大就业。  相似文献   

14.
调查发现,行业院校中只有化工行业院校没有经管学科博士点。该文从产业组织结构角度分析了化工行业和其他行业的经管学科建设的特点,认为化工行业院校的经管学科建设应从学科交叉融合方向发展,并进一步分析了当前社会经济形势,提出了化工行业院校经管学科建设的具体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从经济学视角出发,结合海西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独有特性,通过分析产业结构升级规律、产业关联理论、主要经济衡量指标等几个方面,揭示海西地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未来福建省的主导产业,是推动先进制造业的前提条件,将有助于福建省各项经济指标的改善。同时提出了发挥对台贸易优势,借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农业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促进了农业产业链形成与发展,一方面促进分工收益增加,另一方面增加了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交易频率和交易成本。面对农业产业链纵向分工的"两难选择",研究和运用有效的制度安排或制度结构,将农业产业链上的农户和龙头企业进行有效的联接和关系整合,对于增加农业产业链的稳定性,提高农业产业链纵向分工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农业分工、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农业产业链纵向分工的制度类型、制度属性、制度选择及其动态演化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以重庆学者2009—2010年发表的产业经济方面的论文为基础,综述重庆学者在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产业集群理论与政策、第三产业发展和区域视角下产业经济学理论研究与应用五个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建国初期正确地分析了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及时地提出了建设东北重工业基地的战略思想,并于“一五”和“二五”时期付诸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毛泽东东北重工业基地建设战略思想的提出与实践为新时期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改造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电力产业组织结构演进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围绕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历史脉络,运用产业经济学及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归纳了我国电力产业组织结构演进的五个阶段,从技术和制度两个方面对产业组织结构演进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今后电力产业组织结构演进中的推动主体将逐渐由政府变为电力企业;而政府以及交易制度对于电力产业组织结构的演进和电力产业改革的成败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瑞典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一直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落后国家.但是,由于此后相继建立了木材工业、木浆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等主导工业部门,它不仅实现了现代经济起飞,而且使现代经济保持了持续增长势头。到20世纪初,瑞典已基本上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的转变。瑞典现代经济起飞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