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我国古代就有“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的说法;英国教育家洛克说: “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于养成儿童良好的习惯”.因此好的习惯一旦养成,终生受益. 小学一年级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2.
徐龙年 《学术交流》2006,2(9):183-185
叶圣陶的教育目标思想极其丰富而深刻,他主张我们的教育应该使每一个受教育者真能懂得事物,真能明白道理,真能实践好行为。要教育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养成良好习惯,抛弃有害习惯。让学生做到三个“真能”和养成良好习惯,其终极目标是为了把他们培养成国家的合格公民和社会的合格成员。叶圣陶富有前瞻性、科学性的教育目标思想在当今的教育改革中有着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莫日根 《生存》2020,(8):0136-0136
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外在监督的自动化了的行动方式。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 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也把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4.
漫漫教学之路,什么样的学生我们都会碰到,对“特殊学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了解他们,研究他们,耐心深入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树立榜样,抓住契机,不失时机地一点一滴地培养他们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并用心地诱导他们,激发他们不断上进。  相似文献   

5.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更重要,会让他们受益终生,而学生不良的习惯,会使一个孩子一直都碌碌无为,加强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应成为小学阶段教育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 “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的责任不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教会学生“学会”,而且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授之以“渔”,而非简单地给予“鱼”.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7.
何怡蓝 《生存》2020,(10):0112-0112
目前我国教育体制面临改革,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构建高效课堂,是当前历史教师亟待解决的难题。要想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必须以核心素养为目标实现“两自”“两转变”,“两自”即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两转变”即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爱上学习,避免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教师应注重学生对课堂的反馈意见、学习效果,以免出现教师强势教育“一边倒”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张桂农 《生存》2020,(11):0223-0224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那么,什么是习惯呢?习惯就是一种非意识的不自觉的行为,它是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实践中经过反复练习,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固而持久的动力定型。因此,“文如其人,字如其表。”字写得如何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学识、性格、气质、风度等。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写字的过程与方法,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训练与强化才能形成动力定势,进而成为学生受益一生的良好写字习惯。  相似文献   

9.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思想或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任课老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  相似文献   

10.
任志霞 《生存》2020,(4):0216-0216
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要对学生付出真情,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用赏识教育让“后进生”扬起理想的风帆。  相似文献   

11.
袁彬彬 《生存》2020,(8):0004-0004
任何能力的养成都需要在慢慢的沉淀中实现。在开展初中英语教学时,我们要结合学科优势,结合学生需求,从“文化”入手,让学生拓宽自己的思想、见识。通过“对比”,让学生生成辨析能力、建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建议,我们要让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融入初中英语教学,让初中学生不仅仅学习教师提供的知识,还需要生成自主探究的能力,从多元智能教育理念入手,让每一个初中学生都能够展现出自己的优势,生成自己的“特色”。期间,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可以交流表达的空间,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品一品文化、品一品语言,改变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与认知。而要想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我们就需要让学生踏踏实实的参与听读说写训练。进而生成语言表达能力与应用能力。本文中笔者就对如何依据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培养初中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新大纲明确提出“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对 2 1世纪公民的要求之一 ,在教学目的中 ,突出了素质教育思想 ,把学习兴趣、自信心、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有效的学习策略的培养放在了首位。”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实施者” ,肩负着时代的重任。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调动他们的发散思维 ,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呢 ?这使传统的教学模式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张丽华 《生存》2020,(11):0080-0080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注重初中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初中聋生也不例外。学生增加课外阅读量有助于扩充知识面,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为广阔的世界。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培养聋哑学生阅读习惯的策略。为此笔者以“选择读物”、“阅读技巧”、“阅读情景”这三方面,对指导初中聋生课外阅读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4.
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反复地练习和实践.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当学生儿童少年之时,在他们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我们要倾注心血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学生养成了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将来他们就能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自觉地去读书、学习,从而服务于社会.学生时代播下了良种,未来就可赢得巨大的丰收.  相似文献   

15.
孙虹  李庆华 《社科纵横》2009,(7):153-154
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高等院校担负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因此,帮助学习理清创新性学习的含义,正确把握创新性学习习惯的本质特征,必将有助于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的自我强化训练,养成良好的创新性学习习惯,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16.
艺术课程是美育教育实施的主体,而音乐艺术课程则是艺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音乐艺术为美育教育手段,就是要借助于音乐的情感性特点来最大限度地感染学生,使他们内心产生美感,能够识别美,创造美,逐步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文明习惯,促进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素质教育。国学辅助德育教育,为学生的成长给予一种养分,塑造了校园文化。开展国学教育,可以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规范着他们日常行为,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指南针”,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同时,通过国学教育,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国情国史,增强爱国情感。  相似文献   

18.
友善用脑是新西兰教育家克里斯蒂·沃德应用最新的神经学、心理学研究成果,友善用脑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本,提出“所有的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 “如果学生不能适应我的教学方法,就让我教会他们以他们自己的方法轻松学习”的理念,为老师提供了根据学生集中精力时间切分课堂教学单元、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互动、思维导图、用音乐打通学生神经通路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技巧,让老师火的教学成功,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9.
于春香 《生存》2020,(6):0101-0101
素质教育是一种尊重学生主体的教育,其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挖掘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实现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就是说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已不是中国古老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模式了,而应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主动探索追求新知的积极性。这一转变就决定了今天的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树立发展的教学观。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大中专学校认真贯彻了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学校的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但也存在着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同志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陈旧,习惯于走应试教育的老路,喜欢用单一的模型去“塑造”所有的学生,对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个性发展重视不够。以至于一些教师对学生任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