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1 毫秒
1.
在元杂剧中,《鲠直张千替杀妻》一直为人所关注。学界对其悲剧性质众口绘纭,久决不下。如高培华《<张千替杀妻>结局考略》一文,从元杂剧的概况及该剧素材的演化等方面论证出张千终因遇清官而未被斩,故得出结论说:“《张千替杀妻》是正剧,而不是悲剧。”①以张千之是否被杀作为衡量该剧性质的标准,这未免过于简单化了。一个作品的悲剧性并不取决于某个人物的被杀与否,而在于它是否包含真正的悲剧冲突。为此,我们有必要对该剧作出更全面、更合理的分析。一、“替杀妻”模式的演变据现存文献考知,“替杀妻”的故事始见于唐代。中唐贞…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群体性事件也在不断增加。这其中网民相较于现实社会形成了新的伦理关系。同时,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情绪和要求也反映出当代中国新的道德需求。本文以药家鑫案件为例,来分析网络群体的特征以及这一事件反映的当代中国公民对于社会道德风尚的新追求,并为当今道德困境提供解决出路。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存在着复杂的社会道德矛盾。学界使用"道德矛盾"话语也呈现多义混杂的状况,这不仅影响学术对话,也妨碍公众对道德矛盾包括道德悖论本真状态的认知。基于此,对当代中国学界关涉的"道德矛盾"问题进行分析和辨别,并在此基础上客观界说道德悖论的内涵、理性解读"道德风险",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理论工作。  相似文献   

4.
论道德赏罚的伦理功能□黄明理余龙进将道德这一高尚的精神生活与赏罚这一似乎卑俗的功利性因素联系起来,并构成———概念———道德赏罚,也许会被认为是对道德精神的亵渎。在伦理学界,依据最权威的观点,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等非功利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5.
张承志与张炜是 90年代特定语境下令人关注的文化个案之一。如何理解与评判他们的存在以及由其引发的事件,是感应 90年代这一时代转型期文化征候的风标。但对“二张”现象的理解,迄今为止多数只停留于零碎感触式和浮浅表态式的水平,并未达到足够的深度。最近,由颜敏教授撰写的《审美浪漫主义与道德理想主义——张承志、张炜论》 (华夏出版社 2000年版 )一书,在这一问题上作出了进一步的努力探索。   作为“九十年代文学批判丛书”之一种,《审美》一书首先简要勾勒出了“二张”作为“诗人的愤怒”形象出场的时代背景:大众文化大面积…  相似文献   

6.
共产主义道德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由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未能对共产主义道德原则作出系统的概括,使我们的理论研究常常产生出不同的歧解。诸如,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究竟有几条?其内在联系如何?怎样表述这一道德的基本原则?等等。本文试图结合当前苏联和我国伦理学界流行的关于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的主要观点,呈一管之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道德形而上学批判──评康德的伦理学王一多,孟昭勤在近现代伦理思想史上,康德的伦理学无疑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这一思想不仅开创了一个重要的伦理学流派──义务论伦理学,而且它所提出的许多道德概念和道德命题,直到今天仍是伦理学界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因此,虽然有...  相似文献   

8.
对于康德哲学中道德和宗教的关系,学界一直存在着两种错误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康德对道德必然导向宗教的论述,破坏了道德法则的自主性和纯粹性,也与他的道德不需要宗教的命题相冲突。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康德把宗教奠基在道德之上,是在以道德解构宗教,最终的结果使宗教成为了道德的附录,从而损害了宗教的自主性。然而,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对康德来说,道德和宗教既各自独立,又互相需要,康德的目标是实现二者的共契而非冲突。  相似文献   

9.
虽然对法律与道德这一命题理论学界多年来争论不休,但无论从历史发展、学派观点还是司法实践等方面都显示出其陷入了一个循环往复分分合合的困境,同时由于以往的理论研究模式过于抽象,使得这一问题表现出更加纷繁复杂的局面。笔者认为可以试图寻找一种外在的视角,跳出矛盾体的本身,从社会学的分析的角度,为法律与道德的研究找到其目的,即实现社会中个人幸福的最大化,以此作为判断其界限的标准;同时从制度的构架及制度的功能等形象层面来论述法律与道德制度的共存,并从制度演化的规律性视角予以阐释和论证,提出一个背景的构建。笔者试图以这样的姿态为道德与法律寻找另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10.
何中华 《河北学刊》2004,24(6):78-82
何中华以"启蒙、道德与文学"为题,试图对三者之间的关系寻求一种新的可能的解释.他认为,只有超越理性的信仰和超越自然律约束的积极自由,才能为道德提供内在理由,从而使其成为可能.历史与道德的分裂既造成了文学选择永恒的两难处境,也是文学成就自身伟大的根据之所在.徐仲佳认为,近来围绕着启蒙哲学中的道德形而上主义所展开的论争显示出两个焦点一个是形式上的,即道德形而上学如何可能;一个是原则上的,即道德形而上学的原则是自律的还是他律的.这是启蒙哲学的基点,也是我们文化重建的坚实理论基础.张中锋则对这场论争的始作俑者所持的观点提出批评,认为张光芒对诸如启蒙、教育、形而上等概念的理解存在着偏差;并指出"启蒙"不等于"教育","道德"也不能"形而上".  相似文献   

11.
徐仲佳 《河北学刊》2004,24(6):82-85
何中华以"启蒙、道德与文学"为题,试图对三者之间的关系寻求一种新的可能的解释.他认为,只有超越理性的信仰和超越自然律约束的积极自由,才能为道德提供内在理由,从而使其成为可能.历史与道德的分裂既造成了文学选择永恒的两难处境,也是文学成就自身伟大的根据之所在.徐仲佳认为,近来围绕着启蒙哲学中的道德形而上主义所展开的论争显示出两个焦点一个是形式上的,即道德形而上学如何可能;一个是原则上的,即道德形而上学的原则是自律的还是他律的.这是启蒙哲学的基点,也是我们文化重建的坚实理论基础.张中锋则对这场论争的始作俑者所持的观点提出批评,认为张光芒对诸如启蒙、教育、形而上等概念的理解存在着偏差;并指出"启蒙"不等于"教育","道德"也不能"形而上".  相似文献   

12.
张中锋 《河北学刊》2004,24(6):85-88
何中华以"启蒙、道德与文学"为题,试图对三者之间的关系寻求一种新的可能的解释.他认为,只有超越理性的信仰和超越自然律约束的积极自由,才能为道德提供内在理由,从而使其成为可能.历史与道德的分裂既造成了文学选择永恒的两难处境,也是文学成就自身伟大的根据之所在.徐仲佳认为,近来围绕着启蒙哲学中的道德形而上主义所展开的论争显示出两个焦点一个是形式上的,即道德形而上学如何可能;一个是原则上的,即道德形而上学的原则是自律的还是他律的.这是启蒙哲学的基点,也是我们文化重建的坚实理论基础.张中锋则对这场论争的始作俑者所持的观点提出批评,认为张光芒对诸如启蒙、教育、形而上等概念的理解存在着偏差;并指出"启蒙"不等于"教育","道德"也不能"形而上".  相似文献   

13.
启蒙、道德与文学——一种可能的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中华以“启蒙、道德与文学”为题 ,试图对三者之间的关系寻求一种新的可能的解释。他认为 ,只有超越理性的信仰和超越自然律约束的积极自由 ,才能为道德提供内在理由 ,从而使其成为可能。历史与道德的分裂既造成了文学选择永恒的两难处境 ,也是文学成就自身伟大的根据之所在。徐仲佳认为 ,近来围绕着启蒙哲学中的道德形而上主义所展开的论争显示出两个焦点 :一个是形式上的 ,即道德形而上学如何可能 ;一个是原则上的 ,即道德形而上学的原则是自律的还是他律的。这是启蒙哲学的基点 ,也是我们文化重建的坚实理论基础。张中锋则对这场论争的始作俑者所持的观点提出批评 ,认为张光芒对诸如启蒙、教育、形而上等概念的理解存在着偏差 ;并指出“启蒙”不等于“教育” ,“道德”也不能“形而上”。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高知识储备和高素质的特殊群体,肩负着建设国家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任,其教育问题一直是学界探讨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但大学生性教育问题尤其是性道德教育在我国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界对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对大学生进行性道德教育的原因分析,是大学生性道德教育学术探讨中的热点问题,学界对该问题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大学生性道德的现状和对大学生进行性道德教育的意义上,这种研究体系是不完善的,因为对大学生进行性道德教育的原因不仅包括现实依据,还应具备理论支撑。大学生作为"现实的人",对其进行性道德教育的理论依据可以从"现实的人"的需要入手,从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和人的价值理论中探知。  相似文献   

15.
传媒自由既是一种权利又是一种理念。传媒自由理念本身就预设了其价值合理性及道德责任。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当前的传媒自由已经背离了自由的真实含义,忘记了自己的道德责任。因此,传媒伦理问题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学界与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传媒伦理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研究如何运用普遍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去解决传媒领域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传媒职业道德的学问。作为一种规范的传媒伦理具有两个向度,一个是自律的个人德性的向度;一个是他律的传媒制度伦理的向度。因此,传媒伦理建设也应该围绕着这两个向度展开。  相似文献   

16.
论道德的工具性李彦(兰州铁道学院社科部)如何理解道德的工具性,这是近年来我国伦理学界所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些探讨,以就教于学界同仁。道德工具性的内涵工具具有什么内容,有哪些具体表现,它不是自在的,而是存在于主客体相互关系之中的,是主客体...  相似文献   

17.
孟庆湖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11):102-104
人们使用"社会转型"来指称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社会变化。伴随着转型期我国社会广泛而深刻的进步,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日益多元并发生了某些混乱,诸如耻感弱化,责任感缺失,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膨胀等。近年,以"小悦悦事件"为典型,"做好事反被诬"、"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等关于道德的负面事件屡见报端,公众的道德焦虑也因此成为社会性议题。道德焦虑有两个指向:一是道德滑坡,人人但求自保,出现普遍的社会冷漠;二是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全社会期盼建立新的道德评价和约束机制,重建社会公德良序。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三○年五月二十五日,中共福建省委成功地领导了一场震惊全国、轰动海外的厦门破狱事件.长期以来,党史学界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存在着一种错误的看法,认为"厦门五·二五破狱"是李立三左倾盲动主义的产物."文革"十年动乱期间,参加组织与领导这  相似文献   

19.
<正> 在阶级社会里,道德有没有共同性?这是伦理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本文试从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的角度,对这一问题作些初步探讨。道德作为人与人之间一种社会关系的反映,同人性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它是人性向社会舆论的延伸和表现,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人性,就有什么样的道德。如果肯定和承认了人性的共同性,那么也就应当肯定和承认道德的共同性。然而,人性有无共同性?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对这一问题没有也不可能取得科学的解决。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伦理思想家,由于站在剥削阶级立场上,没有科学的世界观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中国伦理学界是依照"伦理就是道德"的认知范式理解和把握伦理学的对象的,这实则是一种误解.伦理与道德是伦理学两个相互联系又存在重要区别的基本概念.伦理属于"思想的社会关系"的基本形式,道德属于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两者之间,伦理是本,道德是末,伦理是体,道德是用,道德因建构和维护一定的伦理关系而成为一种社会价值形式,因此"伦理就是道德"的流行看法是不正确的.伦理学应当以伦理与道德及其相互关系为对象,社会道德建设和人的道德修身都应当以构建与当时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伦理关系为宗旨和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