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一达 《北京纪事》2016,(12):27-28
怎么问岁数 北京人喜欢问人家的岁数,其实有时人家活多大岁数,跟他没有任何关系. 老北京人在社交场合,见面寒暄,一般必问这四项:贵姓、台甫、府上、贵庚. "贵姓",谁都知道."台甫",就是表字,即叫什么名儿."府上",就是住哪儿."贵庚",就是多大岁数了.  相似文献   

2.
在日语中,指示某人、某物、某事、某地等时,要用指示词"こ、そ、あ"系列词,但"こ、そ、あ"系列词并非单纯指示这件事、这个人或那件事、那个人等.它跟具体语境中出现的或隐含的人、事、物等都有远、近、亲、疏的关系之分.本文拟对"こ、そ、あ"系列词的用法、它们各自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细微区别做一简单的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3.
高宏 《今日南国》2007,(15):52-52
吴小莉近日在上海做客"阳光讲坛"时,亲切优雅的她在两个小时的时问里,跟记者分享了凤凰卫视成立11年来的风雨历程和职业感悟。她觉得像疯子般的工作状态,是在新闻界成功的必须状态。吴小莉满怀深情地提起了台中几个著名的"疯子"记者。她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疯子"和"疯事",在第11个年头里,一个"疯子"带领一群"疯子"创造了231亿元的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认准的事,铁了心去办董明珠是商界公认的"铁娘子",这源于她从小就养成的不服输的性格。她12岁的时候,班主任说今天大家都要游泳去。董明珠觉得游泳还得穿上泳衣,很难看,也很丑,就不愿意去。老师知道董明珠的性格,就激她说:你这么大个子,不会是怕淹死不敢去吧?老师一句话激起了董明珠的好胜心。她说:去就去,我还怕水不成?老师很高兴,挑了三个能够横渡长江的人教董明  相似文献   

5.
爱的习惯     
七旬开外的母亲有一个多年也改不掉的习惯:喜欢给客人夹菜。上个世纪70年代,农家院最让人头疼的事就是家里来客人。我家有7口人,日子过得"紧巴"。可是,每当有客人登门时,母亲总会像变戏法似的从箱子下面的大葫芦头里掏出几颗鸡蛋,给客人炒盘葱花鸡蛋,泡些黄豆粒,炒盘黄豆,再弄碗鸡  相似文献   

6.
<正>2010年,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到中山大学访问时,面对记者提问的一系列问题,他回答最多的就是"不知道"。丁肇中坦言:"15年来,自己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在宇宙间寻找反物质。大多数时间都在实验室里度过。跟自己一起工作的有600多位教授,只谈论与物理有关的内容,其他事情都不了解。"  相似文献   

7.
厦门外国语学校校长赵继容说:"办教育需要磁性、理性和诗性,才能出彩。""磁性"说的是吸引力的问题。赵继容认为,一所学校首先对人,对教师、学生,要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在这个意义上说,没有磁性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营造舒心的教学环境,就是一种增强"磁性"的努力。"理性",是指尊重规  相似文献   

8.
片言汉服     
正有很多人歪读了"华夏复兴,衣冠先行。"这句话,认为一件衣服包囊了所有:只要穿上这件衣服,就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就是一个文化的捍卫者,哪怕不穿的时候"作奸犯科",只要一穿上所有的不好都会被掩盖,就如同《圣经》提到的圣衣一样。还有些人认为,我有一件"汉服",我就是完整的汉人,我有一种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我要为之奔走呐喊,在人群中慷慨激昂地陈词,从历史到现今到责任等,我觉得我是在做一  相似文献   

9.
"一事一议"是较简单的议论文,也是议论文最常见的形式之一。"一事一议",就是对生活中的某件事情、某种现象或读到的某些材料,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评判,使人读后能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引起关注和重视。由此看来,所谓"一事",就是指一件事情、一种现象或一则材料;"一议"就是从"一事"中提炼出论点,然后进行论证。这样一分析,"一事一议"议论文的基本思路、基本结构也就清晰  相似文献   

10.
周一海 《社区》2012,(6):51
26岁的华枫是一名月薪3000多元的职场女性,她每月竟要花费5000多元网购。每天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购物网站"报到",一日不上"淘宝"心里就不舒服。美国"成瘾"研究者指出,目前网购瘾正困扰着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华枫自述:  相似文献   

11.
国际奥委会驻华首席代表李红在中国感受到的各种奥运热情中有一项使她备受感动,那就是经常有个人或单位跑到北四环上的奥运大厦找到她,要给奥运会捐款。自然,这是1990年全民办亚运会的惯性,每一个中国人都愿贡献力量。每遇此类事李红总是一再地跟热情的捐款者解释:奥运会通过市场运作已有足够资金,  相似文献   

12.
丑嫂     
《聊斋》中有一个"乔女",人长得又黑又丑,塌鼻子,且跛着一只脚,却得到了孟生的青睐。孟生夫人新丧,因他长得风流潇洒,为他说媒的人很多,而他却只钟情于乔女。他说:"残丑不如人,所可自信者,  相似文献   

13.
"所有真实的生活在于相遇,教学就是无止境的相遇。"(《教学的勇气》帕克.帕尔默著)"儿童写作"就是一次次儿童精神和生活在教学中"相遇"。我们经常跟学生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这就在引领精神与文字存在的统一。"言为心声"好书好就好在作家对生活存在的精致表达,对社会价值观的独特理解、准确诠释。正是有了存在与精神的交汇,所以就拥  相似文献   

14.
《左传》在成公二年齐晋鞍之战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齐国战败,逢丑父代其君被俘,晋国郤克要杀他,他喊道:“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对逢丑父的这句话存在着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在古今中外的文辞中,色彩在书物、述事、抒情方面的应用很广.如在我国古老的成语词汇中就有"泾渭分明""黑白分明",用以说明立场和是非标准迥异清楚:有"姹紫嫣红""湖光十色",用以形容优美的风景:有"青筋暴眺""面如死灰",用以描述心理状态.正因为色彩在描绘人、事、景上的独特地位,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如果能够认识到"色彩触动"的重大意义,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的南部,其西南与缅甸接壤,东南与老挝毗连,具有"东方的多瑙河"之称的澜沧江横贯全境。"西双版纳"是傣语的记音:"西双"指的是十二,"版纳"就是一千块田,傣语"西双版纳"直译为"十二千块田"。我们一步出西双版纳机场,一袭筒裙傣装的导游小姐就告诉我们几件新鲜的事。西双版纳是傣族较为集中的地方,人口约有24万,此外还有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诺族、瑶族、回族和汉族。在西双版纳,要记住对人的称呼,傣语中将女士称"少哆哩",男士称"猫哆哩",老太太称"老弥叨",老爷  相似文献   

17.
一夏 《成才与就业》2014,(20):59-59
正近日有新闻报道,重庆一女大学生小蔡,到某家公司应聘办公室文员。好不容易进入复试阶段后,公司要求她填写一份简历,其中包含400字的个人介绍。谁知她写完,400个字里就有24个错别字,经理又觉得她的字很丑,就直接拒绝了她。因为这件事,网络上有人发起了"以字取人该不该"的讨论。很多同情小蔡遭遇的人说,网络时代,提笔忘字是一件可以原谅  相似文献   

18.
我家邻居是一对老夫妻,他们有两个儿子,都在海外打拼并跨进成功人士的行列。有一天,定居美国的大儿子突然接到父亲的越洋电话。"儿子……爸爸要告诉你一件事……"父亲沉重地说:"我决定跟你妈离婚!""什么!"大儿子听了,下巴都快掉下来了:"你跟妈妈的感情不是很好吗?"  相似文献   

19.
樊晟岑  朱敏 《社区》2012,(4):28
大年三十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已成为大多数中国人除夕之夜的"保留节目"。虽说也有一部分人会采取别的娱乐方式,但在家里办自己的"春晚",这样的事听起来也真够新鲜的。"家庭春晚"节目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20.
庄子思想理论体系的中心在人的哲学上,即对人的个体价值、个体精神的开拓与探求,因而无论是审美还是审丑,庄子的最终目标是将丑转向大美。现象界的丑如何向美转化,大体有这样三种方式:矫揉造作之丑"法天贵真"、外在形体的丑陋以"德"来内充、对于内在心灵的鄙陋则应放弃功名之心。庄子重视人的内在修养即"德",其主旨在破除外在残缺丑陋的观念,树立注重内在心灵美的大美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