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于中国地方志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最主要的是以一九八○年出版的《辞海》和《辞源》为代表的两种起源说。《辞海》认为,地方志起源于《禹贡》、《山海经》,即起源于古地理,因而今天有人把地方志等同于地理书,故有所谓地方志即地理之说。《辞源》认为,地方志起源于《周礼·地官·诵训》:“诵训,掌道方志,以诏观事。”方志如《晋乘》、《楚祷杌》、《鲁春秋》,即起源于古国史,因而今天有人把地方志等同于历史书,故有所谓地方志即地方史之说。  相似文献   

2.
我国撰著地方志的历史悠久,及至清代,最为盛行。在清代以前,对于总结历代地方志的得失,从理论上加以探讨和深入研究者,尚无其人。唐代刘知几的《史通》,也无非着重对于国史等进行总结,加以评论,而把地方志只列为史学杂著的一部分,因此,对地方志的评价并不客观。直至一千多年以后的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根据自己撰修地方志的实践并总结了前人撰修地方志的成败和得失,把地方志提高到其应有的地位,建立了我国封建时代的方志学。其代表著作主要反映在《文史通义》中的《方志立三书议》、《州县请立志科议》、《修志十议》、《为张吉甫司马撰大名县志序》及《记与戴东原论修志》等篇中,集中地表达出他对撰修地方志的系统见解。其重大成就在于他从理论上阐述了地方志在史学中的重要地位,地方志的概念、性质、内容、体例及社会作用。为我国史学作出了贡献。章学诚的方志学,成了乾嘉时期史学界三大突出成就之一。  相似文献   

3.
绍兴历史悠久,是浙江省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最早的地方。绍兴的地方志,也象它的历史那样源远流长,在中国地方志的发展史上有着卓越的贡献。现就绍兴地方志的发展历史概述如下: 汉代绍兴出现最早的地方志绍兴最早的地方志是东汉时的《越绝书》。  相似文献   

4.
昆明的行政称谓始自元朝,至1922年前称为县,1922年起迄今为市。昆明的地方志,今存《昆明县志》和《昆明市志》等部。二志内容和体例,可以说是小同大异。对此,本文拟作简略的比较评介,以为我们编纂当代地方志,起借鉴作用,从而阐明地方志史料的探讨,是方志学的一个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历史学不可缺的重要方面。余绍宋在《方志考  相似文献   

5.
宁绍地区在我国地方志的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在历史上,这里出现过一大批优秀的地方志书,是我国地方志的发祥地,又是我国方志学和方志理论的摇篮。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方志理论家、方志学的奠基人和创始人章学诚即诞生于此。当前,编纂新方志的热潮正在全国掀  相似文献   

6.
清代扬州学者在方志学方面曾进行过比较深入的研究。他们积极投身地方志书的编修实践 ,深入展开方志理论的研究探讨 ,努力从事旧方志的整理利用 ,取得了足堪称道的成就 ,使之成为他们煊赫辉煌的学术文化成就的组成部分。对此方面成就作系统总结 ,有助于全面地认识和评估扬州学者的学术成果和在学术思想方面的贡献 ,有裨于对中国方志学总体成就的认识 ,并促进今日之方志学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立志 《南都学坛》2003,23(4):53-57
汉代《诗经》学是历代《诗经》研究中的重要一环,汉代《诗经》学研究取得的成果,大致可以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类。宏现研究是对汉代《诗经》学进行整体鸟瞰,晚清民国以来,有不少经学史著作相继问世,这些著作对汉代经学发展的概况进行探研,凸显了汉代诗学的时代特征,但不够深入系统。微观研究可分学派研究、学人研究和其他个案研究三类:学派研究是对齐、鲁、韩、毛四家诗学的研究;学人研究是针对汉代学者如司马迁、刘向、许慎、郑玄等及其相关著作述《诗》学说的研究;个案研究主要是对汉代石经、碑刻、简牍等的研究。微观研究成果丰硕,但亦未臻于至善。优秀的《诗经》学研究著作应融汇文字、文学、文献三方面考论于一体,兼顾经学史、思想史、文化史诸多方面,综合研究是《诗经》学发展的主流态势。  相似文献   

8.
在古典文学理论的起源与成长的过程中,两汉是个重要的阶段。通过对于《诗经》、《楚辞》、辞賦、乐府等作品的评述,汉代学者、作家们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各种问题的意见。对于这些评论加以探讨和分析,无疑是有意义的,因为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古典文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现在我们先对汉人关于《楚辞》的一些论点加以分析研究。首先应该指出,在汉代学术界有两件值得注意的新情况:第一,汉王朝在思想统治方面,接受了秦代的失败教訓,不全采取政治压制手段,而参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相似文献   

9.
学术园地中的两朵奇葩——《南都学坛》特色栏目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南都学坛》是南阳师范学院主办的人文社科学报,原名《南阳师专学报》,1981年创刊,1989年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辟有“汉代文化研究”、“红楼梦研究”、“文学研究”、“历史学研究”、“法律学研究”等栏目,在汉代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南都学坛》曾获河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地方志源远流长,其内容之丰富,卷帙之浩繁,在世界各国是无与伦比的。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统计,现存方志有8500多种,这是我国的文化宝库,重要的历史文献。《禹贡》和《山海经》是最古的人文和地文地理。东汉袁康的《越绝书》和赵晔的《吴越春秋》是现存记载有关吴越风土人情,具有地方志的雏形。《隋书·经藉志》:“后汉光武,始诏南阳撰作风俗,故沛、三辅有耆旧节士之序,鲁、庐江有名德先贤之赞,郡国之书由是而作。”隋唐地方志多达一百余种,有地方志总志、区域志,如陆广微撰《吴地记》、唐林谞撰《闽中记》等。  相似文献   

11.
<正>河南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汉文化研究丛书》总主编郑先兴秦汉是中华文明的后轴心时期,它承继、凝聚了远古以来中华文明的精华,开启了之后中华文明的发展道路。《汉文化研究丛书》共13种,分为两个系列:一是汉文化研究系列,包括《西汉后期的文学和儒学》《汉代音乐文化研究》《汉代政治文明》《张仲景中医药文化研究》《汉代史学思想史》《汉代思想史专题论稿》《南阳汉画像与汉代经济研究》《两汉魏晋南北朝人质现象研究》8种,主要探究秦汉时期社会历史的发展及其本质特征。二是汉画像系列,包括《南阳汉画装饰艺术》《汉代乐舞百戏考述》《汉代  相似文献   

12.
学界在地方志起源时间上一直没有定论,原因在于判定地方志的依据不同。文章在分析之前学者关于地方志起源依据基础上,提出判定地方志起源时间的四个标准,推定地方志起源时间可以上溯到郡县普遍建立的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13.
由中华书局出版的《汉代豪族地域性研究》是崔向东教授在豪族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科研成果。多年来,崔向东致力于汉代社会阶层研究。曾出版《汉代豪族研究》一书,对汉代豪族进行整体性综合考察。在此基础上,崔向东又对汉代豪族进行地域差异性研究。历经数年写作完成《汉代豪族地域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绍兴历史悠久,是浙江省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文化名城。绍兴的地方志,也象它的历史那样源远流长,并且拥有许多著名佳作。有被王充评价为“刘子政、杨子云不能过也”,《四库题要》誉为“纵横曼衍,博奥伟丽”的我国地方志鼻祖的《越绝书》;有我国最早和最著名的用韵文撰写的地方志《山居赋》;有被《直斋书录题解》称为“气壮文雅,盖奇作也”,《四库提要》评说“不漏不支,叙次有法”的嘉泰《会稽志》;有被《四库提要》誉  相似文献   

15.
在学习我国方志学过程中,有些认识、体会和不成熟的见解,写出,敬请学者、方志学家予以批评指正.一、方志的意义和内容方志即地方志,它是记述全国或一个地区的天文、地理、物产、名胜、古迹、人物、风俗、教育等的情况、特征及其历史沿革的书籍.方志名称由来已久,如早自《周礼》即有“外史掌四方之志”之说,又如左思《吴都赋·注》也提出:“四方物土所记录者”的说法,由此可见,所谓方志就是指各地方生产  相似文献   

16.
《公莫舞》是汉代的一个著名舞蹈。这个舞蹈在当时颇有影响,直到两晋、南北朝时期还在表演,历代戏剧史家和舞蹈史家,对这个舞蹈都颇为瞩目,希望通过对这一舞蹈的研究,更多了解汉代舞蹈艺术发展的水平;更多了解汉代歌舞对中国戏曲的产生有什么影响。为此,弄明白《公莫舞》在汉代的表演情形,是有着重要意义的。但是,由于时代的久远和传统文化艺术的流失,今天  相似文献   

17.
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化及其对当代监察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古代官吏监察制度的演化(一)监察制度的起源监察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并非是在国家产生的同时出现的,而是国家产生后,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而产生的。“监察”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诗·大雅》中有“监视四方,求民之莫”。汉代郑玄对《国礼·地官·乡师》的“遂治之”批注曰:“治,谓监督其事。  相似文献   

18.
地方文献可以补史之不足,其佐史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存世地方志是我们研究历史学、考古学、文学、人口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宝贵的史料。《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出版已经三十多年了,其收罗宏富,体例完备,是一部使用价值很高的方志目录。由于当时参加整理出版的单位众多,人员参差,难免有疏漏的地方文献在《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之外。近期笔者发现六则《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未收录的地方文献,特辑录出来,做补录六则和相关的考证,以飨学人和地方文献研究者。  相似文献   

19.
全国第二届卫拉特史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8月10—14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巴彦浩特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研究卫拉特史的专家学者,编写地方志和从事古籍整理的人员,负责这方面工作的领导同志和来自新闻、出版单位的记者和编辑等近百人。这次讨论会的中心议题是:阿拉善和额济纳旗的历史;卫拉特各部的起源及变迁;《江  相似文献   

20.
2011年是新疆全面推动第二轮修志工作,着力开创地方志事业新局面、地方志各项工作取得重要成就的一年。一年来,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有力指导下,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新的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区地方志系统全体干部职工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修志编鉴、方志理论研究、信息化和队伍建设等各方面有了长足发展,得到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