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白脸—黑脸策略是最有名的谈判策略之一。我们经常会在老套的警匪片中看到这种策略。警察把一名嫌疑人带到警察局,第一个出场的警察通常是一个看起来很凶的家伙,他使用各种办法威胁嫌疑人,告诉他"如果你不合作,我们就对你不客气了"。过了一会儿,这名警察突然被一个神秘电话叫走,然后第二个警察出现了。他简直是这个世界上最温和最善良的人,只见他坐了下来,开始与嫌疑人交朋友。他一边递烟给嫌疑人,一边说道:"听着,孩子,情况并没有那么糟。我很喜欢你,我知道你现在的处境非常艰难。为什么不让我来帮你呢?看看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2.
虽然你非常聪明地发现了一位可以成为有力的领跑者的上司,你也以对他的忠诚和尊重使他把你列为嫡系,当他地位上升或实力增强时,会想到提携你,但最终,你不可能和上司在同一条跑道上完成你自己的冲刺,你应为自己争取一条跑道,并使上司认可。  相似文献   

3.
崇拜对象     
一个信徒非常崇拜神。一天,一个僧人给他一个神像,让他供奉它。信徒问僧人:"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神吗?"僧人说:"我想是。但如果你发现了更伟大的神,你就供奉它。"  相似文献   

4.
正当我们研究一些成功的中小企业就会发现:这些企业的"老总"非常聪明——他们不约而同地摸索出一条"以软补硬"的成功之路——以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这种软实力,弥补硬实力的不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奇制胜。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有限公司的"老总"刘鹏凯所独创的"心力管理",就为我们展示了"以软补硬"的神奇和精彩。  相似文献   

5.
有两个人在树林里过夜.早上突然从树林里跑出一头大黑熊来,其中一人忙着穿球鞋;另一个人时他说:"你把球鞋穿上有什么用?我们反正跑不过熊啊!"忙着穿球鞋的人说:"我不是要跑得快过熊,我是要跑得快过你。"故事听起来有点无情,但竞争就是如此残酷。因为,我们面对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变数并且竞争非常激烈的世界,跑得快不快,很可能成为决定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快"、"好"、"能干"、"聪明"其实都是相对的形容词,有的时候知道我们竞争对手是谁非常重要。在太阳出来的时候,非洲草原上的动物就开始跑了。狮子知道如果它跑不过最慢的羚羊,它就会饿死。对羚羊来说,它知道  相似文献   

6.
买菜的方式     
<正>一位企业领导请了一名资深咨询顾问来对他的企业进行问题诊断,因为他公司员工的工作效率始终无法提高,领导的施政措施也难以有效实施。这位咨询顾问应约而往,到公司上下走动了一回,然后问这位老板:“你去菜场去买过菜吗?”他愣了一下,答道:“是的”。咨询顾问继续问:“你是否注意到卖菜人有时会短斤少两,欺骗消费者呢?”他回答:“是的,是这样。”  相似文献   

7.
恨谁像谁     
正几年前,参加一个心理学课程,主持人说:你会成为你最憎恨的那个人。"这句话如雷贯耳。我们非常憎恨某人,不知不觉间,却变成像对方那样的人,这不是最大的笑话吗?某人憎恨他的上司,离职后,仍然在别人面前咒骂上司,然而,每个人都觉得他们两个人其实非常像。  相似文献   

8.
《经营管理者》2003,(11):63-63
<正> 现在的好多人.哪怕是文盲,你要是给他两个“摆文化”,他觉得你是瓜的;你要是说他没得文化,他保证跳起八丈高,不少企业也是这副样子。说起企业文化,我觉得大概可以分成两个方面:就是企业的内部管理和企业与外部市场的关系,想啥子问题都是以本企业文化为出发点。这样才可能把你那个企业  相似文献   

9.
徐新 《经理人》2013,(7):6-7
在当前局势下,我们不可能再奢望有"4万亿"的时代,各产业转型升级会越来越加剧,为今之计,企业首先要考虑的是三个问题:第一,你选择进入的行业是否属于大周期调整的范围?第二,你的管理系统是否有助于你企业的发展?第三,你手下是否有人才在帮助你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危情时刻     
朱凌波 《经理人》2000,(1):90-91
你所有的努力都是防止对方使出致命的“杀手锏”,而你最致命的“杀手锏”就是让对手明白,他的“杀手锏”是一把双刃剑,伤害你的同时也会刺杀他自己。  相似文献   

11.
我赞成客户满意度调查吗?你到一家宾馆,其可以俯视纽约中央公园,每个房间平均700美元一晚。他们要求你回答有35个问题的调查文卷,内容涉及你对服务生、微笑服务、大厅、餐厅、卫生间以及所有你能想到的事情的印象。这个调查还会问你一个非常可笑的问题:“从多大程度上,您认为这是一家豪华宾馆?”事实上,长期以来满意度调查已经成为一种低级笑话。其非但不能让企业了解客户真正的价值趋向,而且这些调查已经成为致使企业完全不理解客户的重要原因。这像是传统的喜剧,有十个主要原因会导致其失去作用。1.问题太多就像前面的宾馆,企业总是堆出一…  相似文献   

12.
正让老板记住你的亮点。职场上,你没有才华、不聪明不要紧,但你一定要有自己的特长和闪光点,当老板想干某事的时候,首先想起你。否则,你只能做一名"边缘人",甚至会永远被埋没!让老板把钱装进你的口袋。职场上,赚钱的方法有千万种,最舒心的就是借老板之手,把钱放进自己的口袋,这样挣的钱才最安全、最踏实、最潇洒。让老板记得你的"老"。当别人为加薪拼搏厮杀、  相似文献   

13.
执手强作     
眭达明 《领导文萃》2012,(14):92-94
景初三年(239年)正月,魏明帝曹叡将八岁的儿子曹芳托付于曹爽和司马懿后死去,时年三十四岁。在此之前,司马懿刚刚从辽东班师准备去镇守长安,中途却接到魏明帝的诏书,要他速回洛阳。司马懿是个极其聪明的人,他预料朝中发生了大事,便星夜兼程,赶回洛阳,立即去见魏明帝。魏明帝见到匆匆赶回来的司马懿,苍白憔悴的脸上露出了些许欣慰的神色。他知道自己的病不能好了,对身后之事非常忧虑。他拉住司马懿的手,心情沉重地说:"我把后事托付给你,你  相似文献   

14.
通常,顾客的购买特点反映出他的性格与交流特点.了解这些最常见的特点,你便具备了工作所需的洞察力.千人千面,购买者也是各色各样.一个比较好的分析顾客的方法,就是准确判断他属于哪一种类型的购买者.以下是12种最常见的顾客类型及应对策略. 无所不知的购买者 这种人被称为"购买专家",其中有褒有贬. 特点:1.对你以及你的产品或者服务的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2.提的问题会让你应接不暇.3.也许会在你说到中间时打断你的话.4.会显得心不在焉.5.也许会突然终止交谈.  相似文献   

15.
苗向东 《领导文萃》2022,(4):111-112
有人问经济学家马光远:"未来卖什么最赚钱?"他说:"生活方式."人们没听明白. 过去一讲做生意,就是你做什么产品,就是卖货.于是马光远解释说:"你吃绿色食品,每天运动,别人会说你的生活方式很健康;你跳广场舞,听讲座,上老年大学,别人会说你的生活方式很时尚;你爱旅游,到丽江、三亚去养老,别人会说你的生活方式很潇洒."  相似文献   

16.
诸强新 《经理人》2005,(9):39-39
企业内部生 长出“对手”,这在中 外企业部不鲜见。但问题是,中国的 企业内部似乎更容易产生对手,而且无 论企业大小,类似事件均屡见不鲜。原 因何在? 华人的个性特点 中国人有两个非常好的优点:一是 聪明,二为勤奋。但中国人又有两个很 不好的缺点:一是不团结,二为不守规 矩。中国人的不团结使得一个中国人被 称为“龙”,三个中国人被称为“虫”,于 是在企业内斗争事件层出不穷。于是, 在同甘苦阶段一起打拼的伙伴,到后来  相似文献   

17.
你很聪明,企业的一切动作你都了然于心:你的精明让人一望便知,但你并没有取得想要的成功.事实上,大多数聪明的人都不会成功.  相似文献   

18.
刘克亚 《领导文萃》2014,(4):100-101
正亥尔波特讨厌做重复的事情,他喜欢创新,喜欢挑战别人认为"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有一次,我们路过一家奔驰车的卖场,他看好其中的一款,非常喜欢,然后指着那辆车"诡异"地冲我说:"克亚,你看到了吗?那辆奔驰车售价7万美金,但我准备用5万美金开回去。"我有些吃惊,觉得他简直是异想天开,因为奔驰车是不打折的。我摇摇头:"这不可能。"他嘿嘿一笑,笃定地说:"你看吧,他们会在一个月内让我把车开回去。"后来他写了一封信给奔驰卖场的老板,言辞诚恳地说:"我  相似文献   

19.
冯仑式幽默     
京阳 《领导文萃》2012,(23):97-100
个人篇冯仑是一个很幽默很个性的人,叠加在冯仑身上的雅号,让人有些眼花缭乱。有一天,冯仑接受采访,主持人问他一生最想超越的人是谁,他风趣地说:"我一生最想超越的人是我女儿他爹。"主持人问,如果要给自己撰写墓志铭,你会怎么写?他说:"我的墓志铭是:资本家的工作岗位,无产阶级的社会理想,流氓无产阶级的生活习气,士大夫的精神享受。这个人死了,  相似文献   

20.
采英拾贝     
《领导文萃》2013,(7):63-63
中央八条公布后,三类人心情忐忑,前途未卜:一是只会念稿并只会讲假大空和长套废的人;二是靠形式主义活着的人;三是不发言和发不好言的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莫言在"诺贝尔圣徒"与"乡愿作家"间挣扎。莫言以故事代替观点,显然是一种聪明的策略。他的难题,也是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的问题。我理解他在文学和政治间走钢丝的苦衷。但不希望莫言式的个人策略,会成为下一代作家的普遍榜样。这不是中国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