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雅明的翻译思想主要来自他的纯语言观,由于延承了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本体论思想,因而其翻译思想的哲学基础依然是西方延续两千多年的柏拉图客观唯心主义和先验论。但其主张翻译是救赎纯语言而不是传递交流信息,且又受卡巴拉神学思想和德国浪漫主义思潮影响,肯定语言差异的客观性,批判资本主义的语言工具论。这些观点又成为西方解构主义理论的主要来源。因此,应辩证认识本雅明的翻译思想,积极借鉴,以促进我国的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2.
柏拉图<理想国>等著迷对西方哲学具有启蒙意义,其中理念世界、现实世界与艺术世界等宏论影响尤甚.新柏拉图主义发展了他的观点,并为基督教神学思维和路径提供了灵感,伊斯兰苏非主义同样也从中借鉴理论资源,在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我的名字叫红>中有所折射.  相似文献   

3.
吕方芳 《理论界》2013,(10):100-102
18-19世纪的德国,基督教信仰被法国启蒙运动批判得体无完肤,却在德国相对虔诚保守的土壤中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无论是康德还是黑格尔、费希特、谢林,都面对同一个问题,那就是理性与信仰的关系问题.黑格尔并非用理性来取代信仰,而是辩证说明二者关系.这是一个艰辛的过程.黑格尔神学可以说是其哲学思想的滥觞,在走向辩证思想和其整体真理观之前,黑格尔历经了希腊式的情感主义、康德道德主义和神秘主义.在“爱”和“生命”等神秘主义范畴中,黑格尔克服了对立的局限走向了合一.黑格尔早期神学的自我扬弃也代表了自我的否定.黑格尔的几篇早期神学著作,从《民众宗教与基督教》、《基督教的权威性》以及《耶稣传》等著作中,可以看出黑格尔早期神学思想的路线及其对后来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柏拉图的科技伦理思想赵海琦柏拉图的著作,约有36篇,具诸于《柏拉图对话集》。在其著述之中,柏拉图从他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体系的理念论、灵魂说出发,提出了他的神学化科技伦理思想。这里主要分析柏拉图的知识与道德论、科技知识与神学伦理的关系,以及作为科学技术的...  相似文献   

5.
围绕现代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纷争基本上形成了三种立场。这三种立场都是现代性的、非柏拉图主义的,而这种现代性的、非柏拉图主义的解决现代文化冲突的做法是根本没有希望的。同样面对古代诗与哲学这两种文化的纷争,柏拉图和青年尼采给出了前现代性和反现代性的柏拉图主义的解决方案。在用文化现代性的方式解决现代性文化的问题毫无希望的情况下,非现代性的文化柏拉图主义立场为我们尝试走出现代性以克服现代两种文化的分裂,重建其统一性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6.
亚里士多德很早就指出了理性的无能.在他看来,在柏拉图的哲学中被确定为我们能够正确把握实在世界的理性洞察的能力,实际上只是一种理论思维的能力,它在具体的实践生活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今天,认知主义伦理学似乎还是用程序性的道德自我切断了自我与其自身内在的自然本性不可分的联系(它回避了亚里士多德的理性的无能的问题),而本体论伦理学以文化-伦理具有自我解释的功能为由,整个地否定了反思性的自我的特殊性(它走向了一种彻底的还原论).因此,本文认为,有必要从方法论上入手:一方面对道德自我的形成重新做出一种非本体论的评价,另一方面对认知主义的程序理性思维进行批判,以便对处于历史的自然秩序中的自我做出正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关于内在否定性的辩证思想,早在《精神现象学》中就作了表述。马克思指出:“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就是“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辩证法”。“否定性辩证法”这一命题就意味着内在否定性是黑格尔辩证法的“灵魂”,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是在内在否定性这个“母腹”内发展起来的。本文拟就黑格尔关于内在否定性思想的内容,内在否定性的辩证思维的伟大成果以及它的局限性等谈一些不成熟意见。一在古希腊罗马哲学家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猜测中,已包含着辩证否定的因素。例如,新柏拉图主义者普克洛在《柏拉图神学》中说“否定并不取消他所谓的东西(内容),而乃是根据它的对立以产生各个规  相似文献   

8.
牟春 《兰州学刊》2009,(6):35-39
柏拉图在《会饮》篇中描述了喜剧和悲剧、神学和哲学这两对重要的矛盾。苏格拉底则是这些矛盾的焦点。不过通过独特的反讽。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理解和超越了所有的矛盾,并把矛盾的两极看作是一个具有张力的整体统一于自身。而通过对这些矛盾的戏剧性设置,柏拉图暗示,哲学的目标在于揭示作为整全的日常生活世界的丰富意义。  相似文献   

9.
平等的真义     
自由主义平等观的思路一般是,首先将平等视为某种利益的相同性,然后寻找这种利益究竟是什么,或者追问如何实现这种相同性,该思路必将使平等成为抽象的平等。本文认为,上述思路遗忘了由柏拉图提出并由亚里士多德所展开的平等的具体性原则,即不是首先设定“什么是平等”,而是在弄清楚“谁应当平等”之后再讨论“什么是平等”.本文认为,真正的平等应当是在生活网络的各个维度展示其力量的人们的平等,这是全面的比值平等。而海德格尔为我们把握这种平等提供了视野和路径。  相似文献   

10.
欧洲中古末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在经济上独立了的王权不再甘于听命于教皇,传统的神圣权威由此开始受到严重的挑战,而且有了经济基础的新兴市民,即后来的资产阶级也力图摆脱落后神学对其经济发展和民族进步的阻碍,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于是就应运而生。然而,当时历史背景也决定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必然有其局限性———在发现人的同时又限制了人能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舒永生 《中州学刊》2001,42(6):162-164
赞尔巴哈论述了宗教是类本质的对象化(肯定),神学是类本质的异化(否定),而爱的宗教则是类本质的实现(否定之否定),充满了辩证思想,《基督教的本质》是一部辩证法的杰作。  相似文献   

12.
海德格尔和柏拉图都是西方思想史上最为重要的人物,他们的碰撞必然给世界带来能够照亮前进道路的火花.海德格尔对希腊人的态度既有尊敬的一面,也不乏解构甚至"谋杀".他从亚里士多德起家,然后以亚里士多德所开创的"存在论"来批判柏拉图以及柏拉图主义,而实则本身就是最具有思辨色彩的柏拉图主义.海德格尔晚年以独特的方式成为了他所开创的"新秩序"或思想新纪元中的"柏拉图".  相似文献   

13.
传统基督教的天意观认为,上帝是干预世事的神,世界的进程受上帝赏善罚恶的意志(天意)控制.文艺复兴时期,新教神学以及以伊壁鸠鲁主义为代表的复兴的异教哲学对这种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以<哈姆莱特>和<李尔王>等为代表的莎士比亚悲剧展现了传统天意观所面临的危机,以及由此给生命个体带来了信仰上的困惑和失落.  相似文献   

14.
一 自从柏拉图将甜言蜜语的诗人逐出他的“理想国”之后,在漫长的岁月里,西方诗人写下了一系列为诗辩护的文字。在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锡德尼的《为诗一辩》(1583)与浪漫主义时代雪莱的《为诗辩护》(1821),是这类诗辩中最辉煌的篇章。然而,使后代的研究者深感惊愕的是,这些对诗歌所作的热情赞颂,都毫无例外地浸染着柏拉图主义的色彩,被柏拉图所放逐的诗人竟成了他精神遗产的真正继承人。雪莱诗论中的柏拉图主义,更是西方文  相似文献   

15.
文艺复兴最初发源于意大利,以后逐渐波及至法国、英国、德国、尼德兰、西班牙等地,成为震撼整个欧洲的洪波激浪。“文艺复兴”原意指人文学科的“复活”或“复兴”:一指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艺术的复兴;二指人类精神的觉醒,追求人的个性的圆满发展。其实质是整个思想领域的一次革命,真正的目的不是为了简单地“复活”古代奴隶制文化,而是为了摆脱中世纪神学的束缚,建立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从神学中解放了文学、文艺、哲学、史学、政治学和自然科学,以“神”为中心的经院主义教育受到批判,以“…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僵化、封闭、独断的思维方式与知识生产模式,本质主义在我们的大学文艺学学科中客观存在着;我们反对本质主义,并不是要取消本质,而是期望能重新唤起我们文艺学的活力.而我们提出文艺学的越界,倡导文化研究,并不是要否定,更不是要取消我们传统的文艺学,而是希望在现实发展的基础,拓宽我们的文艺学研究视野,这与我们反本质主义的理路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在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中,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思想传统,即奥古斯丁主义和托马斯主义。 前者源于柏拉图哲学和新柏拉图主义,代表着一种神秘主义的倾向,强调基督教信仰中的“奥秘”成分, 对理性采取一种贬抑态度;后者源于亚里士多德主义,代表着一种理性神学的方向,力图借助形式逻辑对 基督教的基本教义进行论证,用理性来充实基督教信仰。这两种思想传统不仅对于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 而且对于近、现代的西方宗教思想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德国古典哲学成就的知识形态形而上学当中,形成了两条不同的致思路径,一条称之为“人学路径”;另一条称之为“神学路径”.人学路径以康德为代表,从“人”的先验能力出发,把“人”的先验认识能力看作是认识“真理”的条件.其结论是,人能够认识经验对象而不能认识超验对象,至多形成关于超验对象的消极知识.神学路径以黑格尔为代表,把真理看作是无条件的自我显现,“人”充其量是显现真理的环节.哲学要想建立积极的形而上学的科学逻辑体系,必然超出人学致思路径,而回到神学致思路径上来.这可能是建立知识形态形而上学科学体系的唯一道路.  相似文献   

19.
杨雪梅 《理论界》2009,(9):157-159
"汉语神学"自从出现以来,关于"汉语神学"本身的问题以及合法性问题一直存有较大的争议和分歧.关于什么是"汉语神学"?是否存在一门叫汉语神学的学科?它和西方的神学有何区别与联系?如何理解"汉语神学"的汉语问题?大多数的质疑和争议有一部分集中在这些问题上,究其原因,大致在于"汉语神学"区别于本色化或本土化的叫法以及对"汉语神学"出现的历史和所要面对的问题不是非常清晰.本文从"汉语神学"出现的历史文化语境背景出发,尝试从理论上分析"汉语神学"的"汉语"的问题来回应"汉语神学"由名称而引发的概念理解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费尔巴哈既错失了中世纪以来的意志主义神学传统对人类自由的论证成果,也忽略了黑格尔以辩证法的张力对理智主义元素与意志主义元素的保持,因此,他以人本学颠倒黑格尔哲学的理论努力并不成功;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类活动出发,援引黑格尔辩证法来表征对现实社会的"肯定的理解"与"否定的理解",不仅使得意志主义神学传统中的自由观真正现实化了,而且将现实社会的批判与理想社会的追求有机关联起来,从而较为成功地实现了黑格尔哲学的创造性转换。未能区分马克思辩证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取向",才是产生"颠倒之谜"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