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从李登辉执政以来,国民党各派政治势力在权力结构中沉浮消长变化较大,台湾政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各种情况看,台湾新执政当局正在推行一条“和而不统”、“一国两府”的新大陆政策,这必将对两岸和平统一进程产生复杂的影响。本文对此试作浅析。一、近年来台湾当局大陆政策的演变过程台湾当局自从1971年被赶出联合国后,在国际上日益陷于孤立困境。同它维持“邦  相似文献   

2.
国民党大陆政策的演变与第三次国共合作的战略探讨孙堂厚韩淑伟(一)推行以“反攻复国”、“光复大陆”为中心的大陆政策时期(1949年10月~1981年2月)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此后,国民党就以台湾作为最后一...  相似文献   

3.
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国共两党处于长期对峙局面。40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国共双方的力量和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共关系亦经由严重军事对抗至缓和松动的演变。研究这一变化规律和特点,对于认清国共关系的发展趋向与祖国和平统一事业的复杂性,艰巨性,均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国共关系40年来的演变过程、特点及其历史经验,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台湾反蒋民主运动是继国民党在大陆失败后其所遭遇到的第一场反对运动.对台湾近几十年的历史演变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这场运动与20世纪头10年以北京为中心的“五四”新文化启蒙运动的思想渊源关系和不同语境,有益于我们深入了解和认识台湾社会思想的发展脉络.也有益于祖国和平统一事业。殷海光作为这一运动的“精神领袖”,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思想史个案。  相似文献   

5.
自1979年大陆实行和平统一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海峡两岸经贸往来发展很快。特别近年来,由于台湾海峡出现了祥和的气氛,大陆和台湾经贸关系已出现了新的形势和新的特点,使两岸的合作关系更加密切。为加速实现“三通”,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起着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积极推动海峡两岸实现“三通”,加强交流,增进了解,欢迎台商来大陆投资,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对促进海峡两岸经济繁荣有巨大的作用,也有益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为此,结合武汉市实际情况,对如何促进武汉与台湾经贸关系的发展,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7.
台湾反蒋民主启蒙的"五四"话语--以殷海光思想言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台湾反蒋民主运动是继国民党在大陆失败后其所遭遇到的第一场反对运动,对台湾近几十年的历史演变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这场运动与20世纪头10年以北京为中心的"五四"新文化启蒙运动的思想渊源关系和不同语境,有益于我们深入了解和认识台湾社会思想的发展脉络,也有益于祖国和平统一事业.殷海光作为这一运动的"精神领袖",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思想史个案.  相似文献   

8.
2008年马英九赢得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胜利,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为两岸关系发展打开了一扇至关重要的机会之窗。一年来,国民党的大陆政策调整与马英九的大陆政策论述,显示出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和促进两岸和平交流,将成为国民党执政后大陆政策的基本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值此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十周年之际,回顾一下“一国两制”观点的提出和形成,探讨它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无疑是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制定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并逐步提出了有关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实施大陆与台湾和平统一的政策。  相似文献   

10.
“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国策,是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重新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特征,总结历史经验,根据国际国内的条件提出的和平统一的总方针总政策。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获得的巨大成功,它对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被,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着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  相似文献   

11.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的亲美附美政策,是抗战后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内外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国民党对外政策的核心。在美国对华政策变化、国共矛盾发展和国民党统治机能强弱诸因素交互作用下,出于国民党统治和反革命内战的需要,国民党的对美政策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坚持独裁、内战、卖国三位一体,不惜出卖国家主权,甘当美国附庸,获取美国全面援助,通过反革命内战消灭中共为代表的人民革命力量,以建立全国性独裁专制制度,是国民党对美国政策的基点。国民党对美国政策的演变过程,既是美国由积极援蒋到消极援蒋直至弃蒋过程,又是国民党由统治优势至统治崩溃的过程,带有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论述从毛泽东的“和平统一”到邓小平的“一国两制”,再到党的十四大和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正式确定“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根本方针的演变历程、时代背景及深远意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既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又符合马列主义基本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祖国的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是解决国际事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最好方针,具有强大生命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论述毛泽东、邓小平和平实现祖国统一的战略构想,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农民问题是近代以来关乎国计民生的基本问题,而土地问题又是农民问题的核心。国民党并非没有意识到土地问题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但上世纪30年代在大陆的土地改革终因失去了农民的支持而失败,最终由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完成。国民党在50年代败走台湾、内外交困的局面下,重新推行“土地改革”政策,却成绩斐然,为国民党在政治经济上的生存创造了条件。为什么同是国民党推动的土地改革,结果会如此大的不同?通过对背景、过程、结果的比较,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无疑是时代背景的巨大变迁,而政策的具体内容与实施绩效不同亦对差异形成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国民党的大陆政策是指退居台湾后的国民党对中国大陆的政策。国民党的大陆政策是退据台湾后的国民党厘定两岸关系,处理国家统一的基本国策,也是国民党攫取合法政治资源的一种策略性政策工具。国民党统治台湾50年来,为了维护在台湾的统治和利益,其大陆政策也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和平统一模式,并已在香港、澳门成为现实。与此同时,也有人提出了与“一国两制”不相同的多种统一模式,特别在大陆与台湾的和平统一方面,人们表示了异常的关注,提出了各式各样的和平统一模式,人们都希望所提的模式将成为“最佳模式”。根据现有的资料,除邓小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建立前夕毛泽东提出港澳地区要用较长时间和平过渡 ;新中国建立后对香港采取“长期打算 ,充分利用”的方针 ;在解决台湾问题上毛泽东倡议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 ,以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毛泽东这些和平统一祖国的思想为“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提供了思想来源和现实基础。“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中国必须统一 ,主权不可动摇 ;目的是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保持台湾、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 ,使大陆与港澳台和平共处 ,更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 ,因此 ,“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最佳途径 ,是对毛泽东和平统一祖国思想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台湾与大陆隔绝近三十年,咫尺天涯,同胞饱受骨肉分离之苦。出于对国家、民族的高度责任感,为了早日结束祖国分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毅然提出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1978年12月15日邓小平的一次谈话中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基本思想。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文告倾诉骨肉同胞之衷情,力陈民族团结之大义,发自肺腑,情真意切,在此之后,邓小平又相继提出“一国两制”的概念,具体方案和其他一系列主张,为和平统一祖国开辟了新的途径。可以说是一付治世良方、兴国  相似文献   

18.
3月18日,中国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束,同时也宣告了国民党在台湾地区执政的结束。明眼人尽知,这一切都是披着台湾国民党主席外衣的李登辉多年苦心经营的结果。 3月20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说:“我们过去说过,现在仍然认为,台湾不管谁当权,我们都欢迎他来大陆谈,同时,我们也可以到台湾去。但是,对话谈判要有个基础,就是首先必须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在这个前提下,什么都可以谈。” 此时,回顾80年代两岸和谈的往事,足可以见到祖国大陆在解决问题上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政策,是真诚的,一贯的。  相似文献   

19.
封闭狭窄、僵化保守的课程体系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 ,而设置覆盖面宽广 ,富有弹性的课程体系是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课程体系由封闭僵化走向开放 ,是高师历史学科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教育发展改革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的对台政策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在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以前,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方针是“一定要解放台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祖国统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具体国情出发尊重和顺应海峡两岸人民的意愿,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历史发展,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为祖国的统一竭尽全力,审时度势的气度与襟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