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启蒙”或者说“新启蒙”,多年来一直是霸权话语中的时髦话题,近些年虽然已经受到一点质疑,但在社会话语中依然未动摇其霸权地位,依然有必要予以一辨。“启蒙”云云是资产阶级崛起时的反封建口号,重提启蒙的目的自然也是“反封建”了。“新启蒙”至今,也已二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的“封建”反得如何呢?是否可以正视正视,也用“实践”的标准来检验检验呢?说到这里就遇到了中国“精英”所怯于面对的难题:过去对封建主义不批或忽视了批判,近些年重视了,使之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按理说封建主义应该越批越少,怎么反倒越批越多了呢?为什么许多建国…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认为中国是一个阶级对立的社会,梁漱溟认为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两人根据各自对中国社会的定性实践了不同的救国之路,最终毛泽东的救国之路获得了成功。尽管从救国的角度而言,毛泽东获得了成功,但他们当年对中国社会的认识并非简单的对错问题。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变的历史过程。鸦片战争以后,维持了千年之久的中国传统社会在外界刺激的影响下,开始了向现代化方向的演变。由于种种原因,近代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历经了艰辛与曲折,取得的成就却微乎其微。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化史上的一个转折点,现代中国在现代化上取得的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无疑是中国共产党正确的现代化理论指导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过程的本质特征和运动规律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中国社会发展“历史必然性”的理论表达,集中表现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历史环节的逻辑关系。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依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基础,是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是我们理解和把握中国社会变革历史进程及其发展方向的重要方式,是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支点。研究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旨在把握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本质和主流,探索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规律,保持历史耐心,增强历史主动、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特别是增强历史使命意识和历史规律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强化历史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包括了社会公平、社会正义和社会和谐等主要内容。在这个体系中,社会公平是基石,社会正义是保障,社会和谐是目的。它们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历史的产物,更是与时俱进的创新成果。文章主要对社会公平、社会正义和社会和谐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理论阐释。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系列文章之一。文章从社会发展普遍规律与中国社会特殊道路的角度论述中国道路的特殊性以及中国社会主义诞生的必然性,据此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科学性。文章认为,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与规律实现的自觉性决定了社会道路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社会演进呈整体推进、跳跃波动、低层转型等特性。这些特性在近代中国表现得尤为突出,决定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道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现代极具普遍意义的耗散结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近现代史作解构分析,并从、近现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近现代中国社会是一种远离平衡态系统、近现代中国社会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非线性演化系统等三个方面,论证和阐明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近代科学技术结合到生产力中,形成科学化的生产力,作为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对近代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主导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进程,把中国从一个不可溶的社会结构向可溶性的社会结构转变,这是近代科学技术给中国带来的最大的社会效应,为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提供了现实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科学和科学精神的人文展开构成了科学发展观充实丰富的内涵,这对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意义。遗憾的是在当前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这样一个重要的侧面被忽视了,所以建议在今后的教材修订中,应补充上这缺失的一环。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是中国社会由古代进入近代的标志性事件,它对中国近代思想的走向无疑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它致使中国社会思想产生现代化导向,另一方面它也是中国排外思潮的开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妇女解放的目标李中一当代中国的妇女问题,即处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妇女问题,归根结蒂,就是妇女潜能解放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法律意义上的男女平等以后,到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妇女彻底解放以前,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之...  相似文献   

11.
试论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性纪光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总体性纲领。邓小平既立足于中国现实探索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独特道路,又在当代社会发展理论和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宏观背景下审视中国社会发展问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发...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是国际社会发展观的合理内核与中国实践发展的有机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的发展观,它创造性地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是解决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矛盾问题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所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华夏国家从史前社会蜕变出来时,保留了许多氏族、部落组织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品格。这些品格依随社会发展而逐渐演变、转型,由此形成中国古代社会长期以来的宗法制特点及内容。这些宗法制特点及内容构成中国古代社会的独特性,使中国古代社会在自己的道路上路路独行,在向近代化的转型中步履维艰。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性时,经济上的宗法性品格尤其值得我们注意,这是构成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制的土壤与基础,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向近代化转化的最大阻碍。因此,研究这个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讨论中…  相似文献   

14.
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个特殊阶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资产阶级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变化不但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命运,而且加速了中国社会生产关系领域的变革,对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以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铁路作为“历史上最具革命性的工具”,它在中国的起步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然而,它的出现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主要表现在,铁路加快了人口流动,促进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快了地区间信息传递的速度,扩大了地域间的文化交流,转变了人们的意识形态。可见,铁路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大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程,是社会嬗变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针灸腧穴疗法传入日本后,直至江户时代,日本的禁忌穴一直沿袭着中国历代典籍的记载.古方派在针灸领域的代表人物菅沼周桂提倡亲学实践,对传承日久的禁忌穴提出质疑.实际上,强烈提出禁忌穴反得奇效的管沼周桂并未在治疗中过多使用禁忌穴,他所使用的少量禁忌穴在中国针灸典籍中都能找到使用依据.而他所积极倡导的摈弃一切繁复的理论和禁忌,包括禁忌穴的禁忌,则与古方派一样,有陷入形式主义之嫌.基于类似于现代解剖学的思想认识、实践经验、文献传承以及复古思潮的兴起,在不同时期影响着中日两国对禁忌穴的认识与应用,带来了禁忌穴数量的增减.禁忌穴在中国的发展后期虽出现无根据的妄加,但总体上是以对人体的认识和实践经验为基础的.而日本方面所谓的突破与创新大多是基于理论的简化与实际应用的便利,这种实用主义在针灸理论与疗法日趋复杂的境况中,虽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却将日本针灸引向了理论缺失的歧途.  相似文献   

17.
所谓农民的社会心理或社会心态,是指一定时期农民普遍的日常意识与行为模式,包括农民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道德情感和宗教意识等等。农民的社会心理是一定时期农民对农村社会现实的能动反映,它不仅直接影响和支配着农民自身的行为选择,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农村的建设与改革,制约着有中国情色的社会主义实践。1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农村起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面貌日新月异。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生活方式的改观,激起了中国广大农民社会文化心理的深刻变迁。本文试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社会心…  相似文献   

18.
纺织服饰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纺织服饰的发展是由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等各方面因素决定的,社会心理就是纺织服饰发展过程中关系非常密切的一个重要社会因素。为了更好地阐述中国纺织服饰的发展与特征,本文立足社会心理,分析了其对中国纺织服饰的三方面影响和作用,即对纺织服饰发展的导向作用、对纺织服饰时代特征的映射作用以及对纺织服饰价值的选择作用。论述社会心理对中国纺织服饰的作用,目的是为了正确认识和运用当前的社会心理,从而引导中国纺织服饰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理论的核心,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长期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它曾对中国古代社会稳定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民本思想也对中国封建社会科学技术和工商业的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变革又起着十分巨大的阻碍和延缓作用。正是民本思想的这些反作用才是导致中国封建社会延长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快速是举世瞩目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观的独特性也是尽人皆知的。反思中国社会发展观的理论来源,在当代非常必要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观来自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的理论创造,而当代世界社会发展理论的参照作用也可当做一个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