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日南国》2006,(19):54-55
同学聚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同学聚会了,您想去参加吗?如果您想去参加,是出于什么原因呢?如果您不想去甚至根本就不去,又是为何呢?  相似文献   

2.
芨芨草 《新天地》2017,(2):36-37
1997年秋天,我陷入了深深的心理危机,痛不欲生,曾经有许多次想像鸟儿一样从楼窗飞出去,结束自己的生命.我那时主要的感觉是自责,总觉得自己没用,情绪沮丧,同时对生活充满恐惧,觉得生命毫无意义. 病中的我渴望亲情又漠视亲情,想起父母不再年轻我就流泪,我总是病态地问自己:为什么父母会老?我为什么也不再年轻?如果人会老去、死掉,人为什么还要生呢?  相似文献   

3.
我们疑惑的是:为什么食品安全这四个字让大家感觉越来越焦虑?我们疑惑的是:为什么不管相关部门多少次声称加大力度来提升食品安全度,似乎我们的眼睛看到的实际的情况却是越来越糟糕?我们疑惑的是:为什么很多食品安全问题都是先被媒体曝光,然后监管部门才去查处或者澄清?我们疑惑的是:到底是媒体夸大事实报道还是看似合格的食品都是假象?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已经为普通话的时态助词“了”注了音(“了”音·le),这里为什么还要讨论它的音读呢? 我认为,辞书的注音不完全,·le不能代表时助词“了”的全部音读。而这种不全面的注音,直接影响了该字字音的规范和统一。比如“抓住他,别让他跑走了”中的“了”,有人按辞书所注去读,读作·le;有人按口语实际去读,读作·lou;  相似文献   

5.
做物理教师的父亲带着他的儿子,走过一处果园。他想到牛顿发现“地心引力”的典故,于是不失时机地教育启发儿子。“看见那些果子没有?如果熟透了,会怎样呢?”“我知道,会掉下来。”“为什么总会落地,不会飞上天去呢?”儿子不明白,父亲平心静气地解释说:“‘地心引力’是一种大自然的定律,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发现的。地球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能够吸引世界上一切的物体,所以在自然界,所有的东西都逃不开地球牢牢的吸引。每个人都发现苹果落地,但只有牛顿去钻研苹果为什么落地……”儿子似懂非懂,若有所悟,但很快又迷惑不解地问:“可是,爸…  相似文献   

6.
这幅画里为什么只有莱特兄弟中哥哥一人的形象,弟弟哪里去了呢?那个在欢呼人群中间形象端庄的神秘夫人是不是王后呢?  相似文献   

7.
向上的树叶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路过果园,指着树上的果子问儿子:“看见那些苹果没有?如果熟透了,它们会掉下来。为什么它们总会落地,不会飞上天呢?”父亲给儿子讲起牛顿发现的“地心引力”的故事。儿子若有所悟,问:“可是,树上的树叶为什么不落地,而是朝上长呢?”  相似文献   

8.
历史发展的事实表明: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比较早。然而,资本主义萌芽如此之早的中国,为什么没有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呢?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概括地说,是中国社会的历史现状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我们要在这里讨论“重新考虑美国经济”这个命题呢?我们要“重新考虑美国经济”是不是表示对美国经济的不满呢?如果我们的经济不能令人满意,那么应该怎样进行改革呢?我们要有的是何种经济呢?它同我们现在的经济又有些什么不同呢? 今年早些时候,乔治·古德曼(GeorgGoodman)写了一本名叫《纸币》的书,  相似文献   

10.
汉语和维语既不是同语系,也不是同语族,它们的动词比较起来是困难的。从语法学的观点来看,汉语的动词没有象维语动词那样时态的变化,但这并不等于说,汉语就无法表示动作的“时”和“态”。那么,汉语是怎样表示的呢?与维语动词的时态有什么相应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内容。我们试图用时态助词“了”、“着”、“过”为例来说明这个  相似文献   

11.
在回顾以往时态理论的基础上,从认知语言学和符号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有关现在时态的语言事实,探讨了隐喻在有关现在时态的语言事实中的运行机制。隐喻使现在时态在语言之初的起始意义得以扩张。易仲良教授提出的现在时态的本质是现联性观点完全合乎人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有时态的事实和有时态的真理要为有时态的事实辩解,第一步就是把它们替换戒有时态的真理。我们对于事件和事物时态的判断的客观真理性或谬误性是我们实际上必须作出解释的东西。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说到或者想到某个事件是现在的或者在某种程度上是过去或将来的,根据该事件实际上出现在什么时  相似文献   

13.
女友对我说,她现在连参加PARTY的兴趣都没有了——为什么要去PARTY呢?永远是相同的一群人,见来见去都见烦了,即使偶  相似文献   

14.
我哭了     
俗话说得好"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我太伤心了,我哭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来告诉大家吧!我有一只小乌龟叫"007",为什么叫"007"呢?因为它是2007年出生的,而且它爬得很快,一会儿就不见了,好像去完成任务呢!  相似文献   

15.
雅琴:做儿子的超人妈妈刚离婚那时,孩子总是问我爸爸到哪儿去了?为什么老是不回家呢?我只好对他说,爸爸出差去了。后来,我跟前  相似文献   

16.
李定国云贵抗清,是一曲遗恨千古的悲歌。李氏在抗清的同时为什么要扶明?为什么酿成壮志未酬的悲剧?悲在哪里?恨在何处?如果我们仍循传统的模式,继续把注意力摆在个人品格和农民军活动本身去考察,不“把历史看做一个有联系的,尽管常常有矛盾的发展过程”,就不能拨开历史的云烟,作出令人信服的评述;如果我们从农民革命目的、农民阶级  相似文献   

17.
时态论认为语言中的时态表述单位不但表述了时态化思想,而且表述了世界的时态化事实,这导致了时态语义的现存论立场:认为关于世界的思想和事实的元语言表述也是时态化的,世界的思想和事实基于时态化立场而得到描写和理解。这一立场引发了时态语义解读的困境:首先,它基于主观视角的唯一性,排斥了当前之外事态的存在,从而拒绝了事态的偏序关系;其次,时态化的元语言不能准确反映其时态提升为算子的对象语言的含义。我们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现存论没有区分认识论和本体论两种意义上的参照视角,也不恰当地排斥了量词(如兰姆达算子)的组合计算方法。解决相关语义困境依赖于区分两种意义上的参照视角和使用合适的组合性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明天不会变为今天?时间跑到哪儿去了?没有爸爸妈妈的时候,我在哪儿?奶奶死后,到什么地方去了?为什么人有好人坏人?我们为什么吃鸡和牛,它们又不伤人?如果我变成一台机器,那会怎么样?诸如此类的问题实际上是关于时间性质、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我认同、善与恶等等的哲学形而上学问题。孩子一会说话,并开始了解自己和周围世界的时候,他们就会源源不断地向父母提出这类问题。大人尽可能地回答他们的问题,可有时厌倦了,不是说  相似文献   

19.
演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为什么有的引起巨大的反响,有的却起到相反的作用呢?曲啸的报告感人仅仅是因教育技巧吗?如果不仅是技巧,那么从演讲者本身讲,又是何种因素决定了演讲效果呢?本文试从这方面谈谈演讲有效性产生的原因,制约方式,解决途径。一、演讲有效性产生的显因素  相似文献   

20.
人生是不断选择的过程,如果选错目标,将是难以弥补的损失。英国作家王尔德说:"人生只有两种悲剧:一种是得不到我想要的;另一种呢?是得到了我所要的。"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得到我所要的"也算是悲剧呢?这不是"心想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