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5 毫秒
1.
最近,重庆市出了一件新鲜事,那就是巴南区法院向“孝心老赖”发出一纸拘留通知书。我说这事新鲜是因为它开了全国之先河。  相似文献   

2.
随意给女性发送“荤段子”将有可能吃上官司。2005年12月1日起实施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对女性遭受的“性骚扰”内容作了较明确的规定,将性骚扰概念扩大到了肢体行为以外,并把“电子信息骚扰”列为“实施性骚扰”的方式之一。江西省在实施办法第36条款规定:“禁止违背妇女本人意愿,以语言、文字、图片,电子信息、肢体动作等形式对妇女实施性骚扰。有关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制止性骚扰。”同时,第55条款中规定:“违反本办法规定,对妇女实施性骚扰或者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情节轻微的,由行为人所在单位、村(居)民委员会对其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  相似文献   

3.
酒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国人对酒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愫,“无酒不成宴”已成为一种习俗。近年来,由喝酒伤亡引发的官司屡见不鲜,法院判决也五花八门,有的判请客者赔偿,有的判同桌酒友赔偿,甚至有的判酒店赔偿。最近,南京市栖霞区法院也审理了一起喝酒死亡索赔案件,然而,法院运用一般侵权行为的过错责任归责原则,改写了以往“喝酒死亡,酒友赔偿”的历史,判决酒友无须为喝酒死亡者担责。  相似文献   

4.
性,为何骚扰     
1:近几年来,“性骚扰”一词成为媒体时尚明星,“性骚扰”事件和故事频频大肆招摇于媒体之中,成为大众文化的美味佳肴。当然性骚扰话题也就应运而生,如“怎样对付性骚扰”、“打倒性骚扰”等,也成为媒体和社会上的流行语汇和话题.让大众津津乐道“性”味盎然。“性骚扰”作为一个充满动词意蕴的名词由媒体进入社会.进入人们的生活。 2:对于中国大众来说,“性骚扰”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似乎与克林顿及美军中数起性骚扰事件有关,这些事情的不断炒作使其成为一种大众生活词汇,随后这几年,国内性  相似文献   

5.
《女性天地》2010,(2):62-63
上海某中学女老师黄某,2007年入校任教以来,校长魏某常以谈话、商量工作等名义,对她讲黄色笑话,甚至发黄色短信进行“骚扰”,常常弄得她面红耳赤,十分难堪。2009年11月,黄某向当地教委反映情况,将保留在手机中的20条黄色短信作证据,提交给教委。然而教委却认为,这些信息属于开玩笑还是性骚扰不好定性,最后还是劝黄某息事宁人,并将黄某调至另一所中学。  相似文献   

6.
近日,浙江省温州市中级法院依法作出终审判决,驳回瑞安市珍味楼酒店上诉,维持瑞安市法院一审对该酒店收取“进场费”属商业贿赂的判决。一向为人们所熟知的“进场费”如今居然被法院认定为属于商业贿赂,这是比较罕见的事情,温州中院这一判决对于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推进正在开展的打击商业贿赂的专项行动,必将有积极的破冰意义。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襄樊市某县一份非法转让采矿权的合同,接到两种截然相反的“判决”结果。襄樊市中级人民法院“合同一方不能享有合同解除权”的判决刚下,湖北省国土资源厅责令“立即解除合同”的通知紧跟而来。法院判决与主管部门通知明显冲突,使襄樊市该县陷入两难境地,这份麻烦不断的非法转让矿产采矿权合同究竟该如何履行?  相似文献   

8.
周斌 《职业》2009,(2):34-35
2008年的最后一个月,上海市南汇区法院判决该市首例“带薪年休假案”员工胜诉。这在《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已经施行一年,但年休假仍被许多人视为“纸上权利”的今天,理所当然地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丰台区法院在开庭审理一起故意伤害案时,被告人住地的司法所所长在法庭上宣读了一份“社会调查报告”,证明了被告人的一贯表现,并最终对法院的量刑产生了影响。这一将“道德表现”用作法官量刑参考依据的判决,首开在全国法院系统将社会道德调查纳入量刑参考的先河,但这一尝试却引发了法律专家和公众的质疑。  相似文献   

10.
《伴侣(A版)》2008,(10):33-33
正问:张某以夫妻感情破裂,妻子有外遇为由,欲起诉与他的妻子韩某离婚,张某准备以妻子韩某和自己发的短信作为证据。请问手机短信可以作为离婚诉讼的证据使用吗?法院能以手机短信判决夫妻离婚,并决定一方给予另一方离婚损害赔偿吗?  相似文献   

11.
赔偿“打折”缘起农村户口2004年10月的一天,长沙李朝晖的家庭遭遇了飞来横祸,其母蔡佑兰在106路公交车上摔倒后,不治身亡……死亡原因是什么?疑团重重。经过李朝晖和法律援助中心辗转多次的取证调查,他们向法院起诉。2005年6月13日,某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为,蔡佑兰与被告之间  相似文献   

12.
“暧昧”,比爱情少一点,比友情多一点;既不必承担责任,还因守住了道德底线而不必对恋人或配偶心存愧疚。2006年4月,重庆市北碚区法院在审理一桩离婚案时,对婚外“暧昧”关系做出了沉重一击,责令过失方赔偿2000万,为自己的“暧昧”行为付出代价……  相似文献   

13.
咨询热线     
《老年人》2008,(2)
问:我因一起民事纠纷起诉到法院,现判决已生效。但我不服法院判决,想提起再审。请问:民事案件申请再审需要什么条件?  相似文献   

14.
今日调查     
“性骚扰”第一次进入我国立法程序 最近,几起性骚扰官司都引起了读者的热烈关注:武汉教师性骚扰案成为我国第一例性骚扰胜诉案件;北京首例性骚扰案仍在艰难的进行过程当中,一时间性骚扰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记者从全国妇联获悉,性骚扰将写入《妇女权益保障法》中,法律起草工作已经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5.
若星  繁星 《老年人》2014,(9):8-9
正2013年7月,91岁的赵正武走上法庭,请求法院判决他与沉迷于打麻将的老伴刘美华离婚。然而让赵正武颇感意外的是,法院的判决结果却是不准离婚。九旬老人闹离婚,法院为何说不?2013年10月,湖南省芷江县人民法院的判决,从情法两方面为人们解开了个中疑惑。  相似文献   

16.
同一个法院、同一个审判员、同一个文号、同一个时间,但判决的关键内容却截然相反。一起司法史上罕见的“阴阳判决”,在全国人大、四川省人大以及相关部门的督察下,终于浮出了水面。  相似文献   

17.
王艳坤 《老人世界》2010,(11):33-33
2006年11月20日,一名叫彭宇的青年好心扶起一位跌倒在地的老太太,老太太反诬是彭字撞倒她的,并将彭宇告上了法院。法院一审判决彭宇赔偿45876元。此判决一出,在社会上引起了一片哗然。到底该不该助人成了人们心中的困惑。  相似文献   

18.
没有规定管辖权、对外国法院判决缺乏程序公正的要求。仍以互惠作为审查外国法院的判决的标准之一这是我国民诉法中关于外国法院判决承认和执行的不足,文中对此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伴侣(A版)》2010,(11):32-32
正问:张某与我友李某前不久经法院判决离婚,张某个人账户上的住房公积金三万元,法院判决张、李各一万五千元。判决生效后,张某拒不履行法院判决,为此李某申请法院  相似文献   

20.
2006年9月北京王先生到湘水之珠大酒楼用餐并自带酒一瓶,用餐后,酒楼向其收取开瓶费100元。王先生认为不合理,遂将酒楼起诉至法院。法院审理后,认为开瓶费属不当得利,判决酒楼返还1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