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作为后发性现代化国家,文学的乡土叙述内涵着生存命脉与文化命脉的双重纠葛.在生存命脉视角中,作家产生的是对乡土与传统的怨恨,乡土叙述构建起的是现代性的"发展"道德神话;在文化命脉层面,作家难舍传统文化"家园"情意纠结,据此展开对现代和城市文明的怀恨式批判.由于缺乏西方文化传统中的超越性价值体系作为审视的基本视域,中国作家的乡土书写普遍存在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的"道德互否"现象,被动地陷入"两极作战"的道德窘境.当下中国作家的乡土写作,需要在认识论上突破现有误区,不能纠缠在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的"冲突"思维构架中,而要在更高的价值视点下审察乡土的现实命题,同时要正确处理经验事实与文学事实的差异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城市发展建设的飞跃,为文物保护和管理带来了同步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文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文物保护和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为武器,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保护和管理各历史时期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墓葬、遗址、纪念物和人文资料等。"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是实现文物保护和管理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对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遍布祖国大地的文化遗产和蕴含于其中及传承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极大的加强,中国文物保护工作逐步与世界接轨.但同时,中国也和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正使文化遗产及其环境面临被破坏的危险:城市规划"千城一面",大规模建筑群充斥城市,城市固有的历史文脉丧失.中国文化遗产及其环境保护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前所未有的冲击".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的现代化目标,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广泛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共同关心的主题,也是我国各级政府和民众务必引起重视的重大课题.开展这项课题的研究对于现今中国乃至其它发展中国家而言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认真审视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探究城市化进程中造成文化遗产危机的内在根源,借鉴国际文保先进理念,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保护框架.  相似文献   

4.
城市定位的中国本土化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市的发展正在与世界同步,这是世界经济与文化趋于一体化发展的结果.但与此对应的是中国城市的"本土化形态"正在失去,越来越缺个性.城市越缺少"本土化形态"特点,城市就越缺乏竞争力.重提城市定位,创造中国自己的城市本土化城市形态,[1]将有助于提升中国城市、区域的核心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矛盾最突出、变化最剧烈的时期,与此相应,城市发展中的"两难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干扰和困惑.本文针对中国转型期城市发展中两难问题凸显的现实,系统地探讨了其特征、成因、破解的途径和方法.两难问题的形成是局限条件约束下进行选择的结果;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就是一连串两难问题的累积;在"两难困境"的张力中寻求城市发展的支点,是破解"两难困境"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刘士林 《社会科学》2008,42(6):13-25
从全局性、深层次与战略发展的角度看,最能代表中国改革开放实绩的是城市、"大都市"与"城市群".整齐划一的计划经济模式与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是影响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两个最关键的因素.中国城市的改革开放可相应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恢复、起跑与积累阶段.与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相适应,以"城镇"与"小城市"发展为主体的"城市化进程"是其标志与主要成果;二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以"大都市"与"城市群"为核心的"都市化进程"构成了中国城市发展的主旋律.从"城市化"到"都市化"的飞跃.是中国城市化进程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结果.对于中国的"大都市"与"城市群"而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发育不足和发展不全面.如何超越粗俗的欲望与低级的物质享乐,防止在未来发展中走向"罗马化",是中国都市化进程面临的一个更加艰巨的任务与光荣的使命.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时期,城市基层社会在这一变动中产生激烈的动荡,90年代中期以来的城市社区建设运动正是对这一困境的回应.由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城市社区绝不是一个自然形成的中性地域社会.国家权力的介入使"社区"这个源自西方的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2000年之后,社区概念逐渐被政治化.社区成为国家构建出来的政治-社会空间,是国家为了解决单位制解体后城市社会整合与社会控制问题的治理单元.可见,"社区"概念在中国所经历的辉煌本土化历程是国家权力介入的结果,中国的社区建设实践更是在国家权力推动下进行的一场宏大的社会运动.对社区概念在本土化过程中的嬗变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从理论上对中国的社区建设实践进行反思,为社区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徐勇 《东南学术》2007,(2):33-39
由于是一个农业、农村和农民大国,在整个20世纪,中国发展的基点在农村,并以农村为动力源.但"三农"问题的根本性解决有赖于工业和城市发展.20世纪,农村和农民为现代工业和城市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进入21世纪,统筹城乡发展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由此将实现从"农村包围城市"向"城市带动乡村"的转变.其带动机制主要有财政、就业、资本、信息和制度带动.而要实现城市带动农村,必须以新城市建设引领新农村建设,着力于强化城市的自我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文化建设在不断探索中已经形成了两条新发展主线:一是国家宏观经济规划部门把文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总体规划,二是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借助文化旅游消费主动参与国民经济建设.与城市人口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等不同,人文城市以"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为发展理念,以文化城市理论为人文城市建设的基础理论,以城市是否提供了一种"有价值、有意义、有梦想"的文明生活方式为评价标准,由此确立了一个关于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模式.基于我国城市资源日趋紧张而历史文化资源存量巨大的现状,中国城市走"人文城市"发展道路是大势所趋,人文城市将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核心功能区和主平台.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相继出台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为核心的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但正如许多文物博物专家所呼吁的,我们至今还没有一部较完善的围绕博物馆管理展开的法律,也没有一套规范博物馆藏品装具各项指标的操作性强、便于参考和监督的认证管理标准体系和行业规范.有鉴于此,相关职能部门、立法机关、博物馆管理者以及文物保护专业技术研究人员应强强联合,从制度的高度为文物保护营造一个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律法规环境,建立、完善文物库房、尤其是库房配套装具设施建设的行业标准.切实为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如同"知识经济"一样,"循环经济"已经融入中国主流经济概念当中,将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中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已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着重探讨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循环经济的内涵,分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迫切性,提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在分析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完善垃圾分类与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2.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第一次对城市进行集中展示,让我们不仅领略到城市化的魅力,也更加关注"城市病"问题.城市化是国际潮流,"城市病"也是世界性的,中国也不例外: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城市贫困,需要综合治理.上海世博会告诉我们,建设"和谐城市"、"健康城市"、"宜居城市",才是解决"城市病"的良方.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式城市文艺复兴"正在兴起,"中国元素"世界性象征义的发生,既表现为当代社会主体的价值取向,也表现为"社会底层智慧"的发展.本文居于城市社会学的视角,从分析胡适文化复兴观为起点,论证了"中国式城市文艺复兴"发生的社会机制和现代社会关系,并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意义上,提出了"中国式城市文艺复兴"的价值与功能.尤其是通过对"中国式城市文艺复兴"的研究,以寻求有效引导其良性发展,由此推动中国社会的进化,并能够为中国的现代化寻找到一种中国本土化的"城市文化资本"力量.  相似文献   

14.
进入20世纪后,传统时代中国城乡之间具有"同一性"的"无差别的统一"关系开始裂解,"对立性"关系逐渐形成.这是因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从一开始是在城乡分裂的空间结构中展开.其中最为明显表征就是:教育的城市化趋向及乡村精英由乡村向城市"单向性流动",造成了人力资源方面城市对乡村的"吸纳"效应,进而导致了乡村文化衰落、荒漠化及精英匮乏.并最终出现了时人所言的"现代中国城市的兴起是和中国农村经济的衰弱相平行"现象.  相似文献   

15.
序言 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居世界首位,到本世纪中叶将达到4亿多,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对中国的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中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经济基础薄弱、居住分散的农村地区,随着农村青壮年超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无论从经济实力、人力资源还是观念制度都遭遇着严峻挑战.缓解我国老龄化窘境最为困难的将是农村高龄老人的照顾和护理问题,迄今对此问题尚未破题.本研究试图在这个主题上做出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社会融合"自产生以来,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议、没有达成一致认同、模糊不清的概念。维度标准划分的多元性、交叉性,导致中国"农民工城市融合"的概念表述也存在界定模糊、缺乏针对性等缺陷。通过研究国内外学者关于外来移民"社会融合"概念的基本内涵,对中国"农民工城市融合"概念的界定可以得到以下几点认识:选用"城市融合"来描述中国农民工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并融入城市生活的这一过程更为贴切、合理、有针对性;保留自身一些良好的传统秉性,同时也积极适应新的城市文化,应该是中国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合理道路;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就是农民工在享有平等权的基础上与城市居民、城市文化相互适应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无锡经济快速发展,被称为"小上海",其成功得益于与上海经济的互动联系.具体考察锡沪城市之间物资、资金、人口以及信息等经济要素的流通,运用区域经济"增长极"和"增长中心"理论分析锡沪间经济互动关系的特征,得出结论:无锡是由于上海"增长极"的创新功能作用而成长起来的新"增长极".两个城市之间经济要素流动越复杂,双方间经济互动关系愈密切.双方相互依赖,各自在对方的扶助下获得了协调发展的契机,从而奠定了不同等级区域中心的地位.这种变化不仅仅是个体城市的转型,更是区域城市体系结构的变革,同时也是近代以来中国区域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的国际化必须打破"亲属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化的指标与参数有多种,核心是城市空间的开放性与城市社会的开放度.在当代社会中积习而成、并不断扩张的"亲属结构",正在成为影响中国实现国际化战略的深层与根本的原因."亲属结构"主要表现在血缘、地缘与学缘三方面.分别指以亲属、乡土、学校为中心而形成的资源配置方式与信息交换机制,它们通过资源、权力与信息的控制以及人才与人力的配送而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使拥有良好硬件设施和发展潜力的中国城市在很多方面沦为一个放大的家族组织、宗法社会或隐形的利益小集团.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全球化年代,中国城市的根本出路在于,必须打破"亲属"结构,实现自身更高层次的开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中国城市中的性别秩序在市场转型前后的不同及其变化,工作中的性别秩序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男女一个样"向市场转型后的"男女差异扩大"转变,家庭中的性别秩序由市场转型前"国家父权制"的接管状态向市场转型后的"女性价值回归"转变.当代中国城市的性别秩序处于一个分化时期,女性呈现出"全职太太"、"单身女贵族"和"兼顾工作家庭型"三种不同的类型.  相似文献   

20.
国家治理与现代化是一个世界命题,新加坡模式有效解决了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所面临的"发展与秩序"的难题,其模式被中国所借鉴、效仿.通过聚焦新加坡模式的特点和经验、前阶段中国对于新加坡模式运用的历史回顾,探索现阶段新加坡模式对于中国的利用价值,创新优化新加坡模式在中国的运用,对比论证新加坡城市治理经验对于中国部分城市的可行性,探索其在城市治理的新思路.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对于如何做好先进模式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应该对新加坡模式有新的思考、探索与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