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崭新的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新课程改革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指导思想为双本体观,即大众信息素养和专业信息技术,这给学科教师带来更大挑战.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现状,指出了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学科教师的专业素养需求,并从资源获取、软件应用、媒体符号驾驭、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整合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为信息技术新教师以及有意向成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毕业生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春晖 《新天地》2011,(9):82-8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陆续走进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科学整合逐渐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多媒体教学能较好地表现事物动态发展的过程,刨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新课程标准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中小学开始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也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正处于摸索阶段.针对整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条件方法,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课堂教学的着力点从“教师”“教材”转移到了“学生”身上,评价则更加关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的状况。这些新课程理念能否在地理教学中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其理解的深度以及在实践中的不断总结、反思。以下是笔者在新课程地理教学实践中的三点感悟。  相似文献   

6.
教师教学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新课程改革的结果.本文在对新课程和教学技术的核心内容进行表述的基础上,论述了新课程教学中整合教学技术的相关问题人本主义教学的核心思想;新课程以人为本思想在教学结果上的具体表现;我国现阶段在新课程改革中面临的教学技术问题及对策;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7.
段福荣 《新天地》2011,(6):25-25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必须树立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观念和思想。具备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要成为集教书、教研、管理等多种能力于一身的复合型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必须学会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以网络为依托的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要具备进取的意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已实施了六年,地理教材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在学习研究了新课程的理念、精神后,如何有效、合理地在课堂中贯彻实施,是我们每一位普通的地理教师都必须面对的课题。在洛阳市初中地理研讨会上,我有幸上了《北京》一课作为研讨课,收获了颇多的感悟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校本研究日益成为广大中小学管理者和教师关注的对象.在分析校本研究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构建了“实施-开发-评价”的校本研究框架,将校本研究与地理新课程改革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践,以实现地理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就地理新课程的实施,如何树立课程意识,转变教师角色,关注社会生活和转变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以往的学前教育学课程忽视了将"课岗证赛"内容的融合,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了"为课而学""为岗而学""为证而学""为赛而学"的重复性学习的现象。这种学习既浪费了教学资源,也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压力。改变上述现象的关键是实施"课岗证赛"融合式课程。此课程具有整合性、实用性和实训性的特点。在实施时可以通过"三阶段八环节"的流程,即社会调查、专业研讨和制定实施课程计划等环节来完成教学和实训任务,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满足"课岗证赛"对人才的专业素质需求。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教师的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在目标、内容和过程上都有关联性,但由于中小学教师在认识上存在的种种偏差,导致两者在实践中呈现出割裂的状态。因此,中小学教师需要在理论提升和实践改良的基础上,通过学校层面采取整体性教研、共生性科研和发展性评价等具体策略,逐步实现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的统整。  相似文献   

13.
教学反思是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地理教师形成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论,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地理教师应主要从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课后练习、教学关系等方面对地理教学进行反思.微格教学、撰写教学日记、同事交流、学生评教反馈、观摩教学、阅读理论文献等是教学反思的主要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4.
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内心世界的重要性,人本主义理论倡导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当前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课程设置存在着从培训者出发、课程结构趋同、偏重理论课程、课程内容缺少整合、课程形式单一呆板等诸多问题。人本主义理论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从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合理建构课程结构,科学配置课程资源,有效整合课程内容,丰富课程培训方式,从而实现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体系的重建。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了解生活、学习生活、确立人生观的时期。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向学生呈现的是“科学世界”的图景,忽视了学生生活世界的需要。因此,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满足学生完满生活的需要,面向生活世界,重建学生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这次基础教育课  相似文献   

16.
学科融合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智能化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课程组织方式。此种组织方式可以打破传统学科分裂,提升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多角度思维能力,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复合型人才,满足未来社会竞争对人才的需求。我国小学课程设置分化,全科型教师缺乏,课程评价过于单一。这些问题不利于开展学科融合,更不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针对此一现状,只有从课程、制度、评价、学习等方面持续推进教学改革,才能适应新时代对我国小学课堂教学的要求,实现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7.
基于精品课程导向的"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出发,围绕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展开讨论,探索了如何建设和发展"网络营销"精品课程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课堂实践中的课程理解与文本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意义的课程整合了美学、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认知,教师课程理解的生成性与批判性在本质上体现了教与学的意义。对教科书文本及其之外的教学参考文本、教具、补充教材的诠释,起到了复制与传承文本的意义。在课堂实践中,教师是课程文本与学生的中介角色,课程的理解与文本的诠释是对知识和价值的探索、争论、传承,内在地包含着解放的方向,这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归宿。  相似文献   

19.
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双语学习材料的设置,这开创了高中地理教材编写的首例。本文"以湘教版"为例,分析了地理双语学习材料产生的背景,指出了地理双语学习材料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如何更好地使用地理双语学习材料。以期有助于学生和教师更好地应用这一模块,同时为教材编制者编制出更好的学习材料以及为促进双语教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素养是师范院校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综合素养,也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浓缩。"课程整合、平台贯通、操作一体化"培养模式,则是针对当下中文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及素养形成规律提出的具体方案。要使这个方案落实到教学中,既需要教师改变课程观念、确定语文课程素养的培养目标,又要通过教学评价进行引导。而这一方案一旦成为教学中的共识,将大大提高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人才培养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