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为7.74%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对全国30个省(区、市)、 800多个县、 6万多农户、约18万农村劳动力进行的抽样调查,2000年我国农村有8.28%的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从非农产业返回到农业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0.54%,增减相低,2000年净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7.74% 1、分地区看。当年转移农村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达到10%以上的有:福建、重庆、江西、四川、湖北、湖南和甘肃。转移比重较低的省份有:新疆、云南、山西和吉林。 2、从转移的地点看。 2000年农村劳动力在乡内转移的人数占当年转…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已超过农村劳动力总量的三分之一,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有所放慢。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情况 (一)2003年末已转移农村劳动力约1.7亿人。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2003年末,农村转移劳动力达16950万人(约1.7亿),比上年增加490万人,增长3%。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34.9%,比  相似文献   

3.
一、长春市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特点 长春市是农业大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至2003年末,长春市713万人口中,农业人口41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7.78%。农村劳动力192万人,占农业人口的46.6%。农村劳动力的分布现状是:农业种植、养殖业吸纳66.8万,占34.8%;向第二、三产业转移76.4万人,占39.8%;剩余劳动力48.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5.4%。随着新生劳动力的增加,预计到2005年末,剩余劳动力将达到124万人。 抽样调查显示,长春市农村劳动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 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和非农产业的发展,我国农村劳动力实现了向非农产业的大规模转移。据测算,1978~2000年,全国农村累计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1.3亿人,平均每年转移591万人。 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是使我国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率有了显著提高。解放初期的1952年,我国农村非农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率仅为5%,这一比率直到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仍仅为7.1%。1978年后,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农村劳…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概念进行界定,通过推导得出镇江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计算方法,并对镇江2000—2008年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进行测算,测算结果表明:镇江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从2000年的72443人下降到2008年的39480人,占农村从事农业人员的比重从15.53%下降到13.55%,但富余劳动力数量仍然巨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最后提出了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5年末全国已转移农村劳动力约1.8亿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多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2005年末,农村转移劳动力达18319万人,比上年增加957 万人,增长5.5%。已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37.4%,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一、农村转移劳动力以异地转移为主。在转移劳动力中,就地转移(在本乡镇地域内实现非农就业)的劳动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二季度末,农村常住户在外务工的劳动力(不包括举家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此重为16.4%,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在外务工劳动力8009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70万人,增长4.8%。  相似文献   

8.
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1亿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11390万人,比上年增加920万人,增长8.8%。外出务工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23.2%,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常住户(居住在乡镇行政管辖区域内的住户)外出务工的劳动力8960万人,比上年增加840万人,增长10.2%;举家在外务工(整户离开居住地到居住地所属乡镇行政管辖区域以外务工)的劳动力2430万人,比上年增加80万人,增长3.4%。  相似文献   

9.
2002年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净增1349万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对全国6万多农户、18万多农村劳动力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02年全国当年农村转移劳动力235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比重为4.9%,比上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当年返回到农业的劳动力1009万人,当年净转移劳动力1349万人。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调查□范小玉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31个省市区、800多个县、6万多农户、约15万个农村劳动力进行的抽样调查,1997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达到64%,现将有关情况简单分析如下:一、农村劳动力总体情况本次抽样调查数据经多...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滨海县坚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抓手,取得了明显成效。仅2002年,全县农村转移劳动力18.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0.4%,实现农民人均劳务收入804元,占全县农村人均纯收入的24.2%。  相似文献   

12.
农村进入调整产业结构改革后,“农村劳动力转移论”很是风行,《云南省情》介绍,“全省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相当突出?一般占劳动力总数的30——50%”,急待转移。云南日报也在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论”,为此谈点笔者意见。 一 云南缺乏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 所请“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指劳动力在地域空间的流动,即农村——城市。从本质上讲,农业劳动力转移是社会总劳动在三大产业之间的重新分配,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社  相似文献   

13.
农村产业结构变动是一个客观经济过程,具有其内在规律和基本趋势。通过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可使我们对安徽省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动状况、水平和趋势作出切合实际的判断。 一、安徽省农村产业结构的现状判断 (一)纵向分析:把握安徽省农村产业结构变动的轨迹 1.在农业与农村非农业的相互关系中,农村非农业比重逐步上升。在农村劳动力结构中,1985—1993年,农村非农业所占用的劳动力资源由1985年的12.5%上升到1993年的22.7%,年均递增1.275个百分点;在农村社会总产值结构中,1984—1992年,农村非农业所占比重从27.2%上升到55.3%,年均递增3.51个百分点。无论是从农村劳动力资源在农业与农村非农业上分配的比例,还是从农业与农村非农业所提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继续增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多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2005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2578万人,比上年增加755万人,增长6.4%。其中,农村常住户中外出务工的劳动力10038万人,增加 685万人,增长7.3%,首次突破1亿人大关;举家外出务工的劳动力2540 万人,增加70万人,增长2.8%。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加大,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牧区青壮年劳动力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经商。近几年统计调查显示,内蒙古农村牧区外出务工人员中70%以上为青壮年劳动力,长期滞留在农村牧区的劳动力主要是未成年人和中老年人,农牧区后备劳动力资源面临严重匮乏的不利境地。  相似文献   

16.
1998年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对全国30个省市区、800多个县、6万多农户、约18万农村劳动力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1、1998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继续增加。当年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的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按...  相似文献   

17.
使用“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数据,分析了职业培训对农村劳动力工资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培训对于中国农村劳动力工资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主要是由于有72.04%个体参与的都是简单培训,参与短期培训和正规培训的比例分别只有17.20%和7.53%。因而,今后政策不仅要关注培训的广度,同时要关注培训的效果,特别是加强短期培训和正规培训的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8.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9元,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4.8%。 一、农民收入增长主要靠外出务工。2002年,农民务工得到的收入人均为438.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5.6元,增长11.6%,务工收入增加对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41.8%。务工收入增加主要是由于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人数增加。2002年,外出打工时间半年以上的劳动力比上年增加12.2%,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达12.3%。  相似文献   

19.
农村劳务经济是指农村劳动力利用 自身体力和智力以及有限资金在家庭以外就业或从事非农产业的经济活动。邵阳县是一个农业大县,2002年末全县农业人口862965人,占总人口的90%。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农业生产力低下,一直是影响邵阳县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继续增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近7100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3212万人,比上年增加634万人,增长5%。其中,农村常住户中外出务工的劳动力10568万人,增加530万人,增长5.3%;举家外出务工的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