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重点是农民、出路在农业的现代化。农民不富,谈不上整体的富裕;没有农村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和农业现代化,也就谈不上整体的现代化。在社会发展各项问题上,如果不能着力抓住人的现代化,就有可能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境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浙江庆元县实现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较快增收、农村和谐发展。分析其“三农”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建议通过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加大统筹发展力度,加大转型升级力度,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等举措,促进其“三农”工作更快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3.
尧斯丹 《四川省情》2004,(12):18-19
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统筹城乡发展”摆在“五个统筹”之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的"三农"问题逐步突显出来,涉及"三农"问题的抽样调查也越来越多。然而,抽取样本依据的抽样框大多是基于普查和行政记录资料编制的单纯名录抽样框。单纯名录抽样框的使用存在很多弊端。拟从抽样框的建立与更新维护两个阶段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现有问题的具体思路。在抽样框的建立阶段,建立名录抽样框和区域抽样框相结合的双重简单抽样框,并在此简单抽样框的基础上添加特征群,构建适合不同调查类别的复杂抽样框;在抽样框的更新维护阶段,通过合理地制度安排,以普查数据为基础,以建设抽样框数据库为契机开展抽样框的更新维护工作,使建成的抽样框得到及时有效地更新维护。  相似文献   

5.
全面小康社会与“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从"大同"、"小康"的原始涵义出发,介绍了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联系与差别,指出实现全面小康是未来十多年我国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计划必须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因为"三农"问题已成为实现全面小康的最大障碍和瓶颈,最后给出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建议,即按照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所阐述的"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政策,全面实现农村的大踏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从而保证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解决“三农”问题的理性认识 “三农”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从各方面去认识关心支持和帮助才能解决。从比较深层次去研究,“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农业生产方式的落后,农产品市场化的程度低和农民收入水平低。欧美等发达国家通过产业革命实现了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依靠资本改造了传统的农村、农业和农民,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和市民保持了相对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破解“三农”问题的突破点是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2007年第1期四川省情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把分列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统一起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战略目标,推动农村工作进入新的历史起点。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当前四川“三农”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使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改善、收入增加,但是这些变化是建立在低水平基础上,并没有从…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的“三农”问题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质,它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性问题,而且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  相似文献   

9.
重农主义思想是十八世纪的法国以弗朗斯瓦·魁奈、安·罗伯特·雅克·杜尔阁等为代表的重农学派创立的一套以强调农业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完整体系,它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位置,明确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这一思路,突破了“三农”问题的传统观念,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做出的重大决断,是现阶段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和思维方式的创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解决好现阶段的“三农”问题,必须彻底突破“三农”问题的传统观念、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等束缚,跳出农业抓农业,跳出农村抓农村,跳出农民抓农民。  相似文献   

11.
12.
谭书 《四川省情》2006,(4):57-58
3月12日,初春时节,乍暖还寒,阴晴不定,风雨中夹着几分隆冬的寒意。资中县顺河乡双峰寺村“搬迁户”蒋坤周、潘长根的家里来了一队“亲人”——他们是中共资中县委副书记葛强、四川省信用联社驻内江办事处主任唐志国、资中县信用联社党委书记兼理事长汪裕东、球溪信用社主任王裕斌等一行10多人。他们送来捐赠款,并与主人家亲切交谈,问寒,问暖,问生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新官上任关注“三农”这次看望倍感欣慰的是四川省信用联社驻内江办事处主任唐志国同志,因为这是资中县农村信用社支持“无房户”困难户的结果。他对资中县信用联社和球溪信…  相似文献   

13.
孙英 《四川省情》2009,(7):62-63
2008年初,一场以“还权赋能”为着力点的农村土地、房屋产权制度改革,在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悄然拉开了序幕。这项改革的基本指向就是要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难题。  相似文献   

14.
更正     
陈智 《四川省情》2005,(8):42-42
解决“三农问题”、真正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和根本出路,是走工业化、城市化、非农化的道路。统筹城乡发展工业是支撑,城市是载体,工业实力发展强大了,城市载体功能建设完善了,就为农村从事农业产业人口向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转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提供了就业的岗位。在城市化途径上,我积极赞成以发展大中城市为主,少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从单位面积产出来看,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  相似文献   

15.
统筹城乡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新时期新阶段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我省统筹城乡发展工作起步较早,总体水平较高,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16.
盛毅 《四川省情》2006,(2):38-39
三农”问题,是新时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难题之一。如何破解“三农”难题,各地已经有许多探索,最近几年在一些地方兴起的城乡一体化热潮,就是这些探索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我们近期通过对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调查后发现,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城乡互促互动和迅速缩小差距的客观要求,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做法近年来,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中西部最发达、经济总量最大和最具发展活力的中心城市之一。成都市人均GDP约…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对新时期“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发展和升华,充分表明了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区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全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民收入平稳较快增长,农村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生产、生活和生态条件进一步改善,“三农”工作呈现出新的可喜局面。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区是一个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全面推进我区新农村建设,任务更为艰巨,必须下更大的力气,采取更加切合实际的有效措施,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着力做好“五篇文章”。  相似文献   

18.
正如亿万农民所盼,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姓“农”。伴随着迎接虎年的钟声.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发出的第7个聚焦 “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充分表明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坚定决心,再次向全党全社会发出只有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才能使经济丰十会稳定发展获得坚实支撑的明确信号。冬天的脚步渐行渐远.一号文件像春风一样,温暖着亿万农民的心。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以后,“三农”问题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将其确定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中,“统筹城乡发展”被置于首位。特别是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和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标志着我党在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上,具有重大意义的进步和深化。在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总体方略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得到了相当程度的重视。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突出的社会矛盾,任务尚十分繁重。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地少人多是我国的现实状况,“三个人的田五个人种”是再通俗不过的描述,农村存在着一支数量庞大的失业大军是不争的事实。在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所吸纳的劳动力日趋减少,农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怎样通过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来消化如此规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不仅关系到我国7亿多农民的命运,更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贯彻和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开局之年,《纲要》对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明确要求,借鉴韩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会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