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弗雷德里克·J·特纳是美国“中西部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个美国最著名、最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历史学家之一。他除创立了著名的“边疆学说”,系统阐述“活动边疆”在美国历史上的重大作用外,还发表一些著作和论文,提出了“地域理论”,认为各地域  相似文献   

2.
特纳“边疆假说”命题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西进运动”对西部的拓殖造成了大陆“边疆”的移动。作为相对概念的“边疆”不断地产生,又不断地向西移动,最终在19世纪末基本消失在太平洋沿岸。特纳在分析这一历史进程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边疆”假说,论述了“边疆”对美国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文章就“边疆假说”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史学界,西部史研究向来占有特殊的地位,而边疆学派的创始人特纳教授甚至强调,“直到现在,一部美国史大部分可说是对于大西部的拓殖史”。(见杨生茂《美国历史学家及其流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页)且不论特纳的论断是否有夸大之嫌,可以肯定的是,一部对西部重要性缺乏关  相似文献   

4.
一弗雷德里克·J.特纳(Frederick Jackson Turner,1861——1932年)是美国“中西部学派”的创始人。他是个写作较少、但对美国史学影响很大的资产阶级历史学家。他一生中,写了总共不超过卅篇论文,其中有些收集在《美国历史的边疆问题》一  相似文献   

5.
边疆一词,一般作为地理概念理解和使用。但自从1893年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在其名作“边疆在美国历史上的意义”使用以来,它就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即:它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边缘地带,而且可引申为开疆拓土、征服自然以及新的地域的人文精神。特纳的观点一度主宰史坛...  相似文献   

6.
沃尔特·P·韦布及其西部边疆史观梁茂信沃尔特·P·韦布(1883—1963)是著名的美国西部史学家。他与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同被尊为美国西部史学的“开拓元勋”。一位学者在考察西部史学的演变时写道:“比任何人更真实地塑造西部史学传统的两个人是特纳和...  相似文献   

7.
“边疆学说”的演进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疆学说”的演进和影响王宇博张曙美国的学术界一向深受欧洲的影响,因此,美国被称为“出口商品而进口文化”的国家。而在1893年美国历史协会年会上,威斯康辛大学历史学教授弗·杰·特纳(FrederickJacksonTurner,1861-1932)宣...  相似文献   

8.
不论在东部,还是在西部,印第安人在美国史话中都是富于传奇色彩的重要角色。对于早期的历史学家来说,土著人在西进运动中的角色要么是恶棍,要么是帮凶。但在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1893年的“边疆论文”中,印第安人的身份有了改观,他们甚至被说成在打造这个国家的民族性格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纳的这种观点对今天公众的想像力仍然适用。从超市的小说到好莱坞的影片,印第安人看来与西部连到了一起。如何从文学中的形象来探讨美国西部印第安人小说中的人物身份,以还土著人的本来面目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相似文献   

9.
美国边疆学派创始人特纳认为,边疆不断地向西部推进就意味着离开欧洲的影响,增强美国独有的特性。美国思想的显著特性是依靠边疆形成的。的确,西进运动对于美国民族精神的塑造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西进运动造就了美国的民族开拓进取精神,发展了其民主主义的思想,强化了其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特纳之"边疆学说"自诞生后,曾主导美国史坛达三四十年之久,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西部史学派。边疆学说最具创新之处是将"自然"视为美国特色的社会文化形成与演进的重要基础,并吸收了进化论思想。在研究方法上,特纳吸收了哈德逊河派画家的创作意象,很好地论证了其观点。从环境史角度来看,"边疆学说"存在历史主角的缺失、无视西进运动的负面影响等缺欠,它多被指责有"地理环境决定论"倾向。  相似文献   

11.
以1890年官方宣布"边疆消失"为象征性的转折点,美国社会步入了"后边疆"时代。作为一名现时主义史学家,特纳密切关注时局发展,对"西部民主"这一重要"边疆遗产"的现实处境和未来命运进行了及时反思,力主兼具有原始个人主义和国家主义双重倾向的"西部民主"传统,应该并且能够在"后边疆"时代发扬光大。这种带有很强的保守倾向的"进步主义"主张,实质上是在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的发展经验,来应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难题。以边疆拓殖时代的"西部民主"来再造"后边疆"时代的美国繁荣,无异于政治空想。  相似文献   

12.
王蔚 《淮海文汇》2005,(1):37-40
1980年6月1日,美国人特德·特纳开播了世界上第一个全新闻频道。特纳的创举,引起媒介生态竞争的全新崽考。在新闻传播和舆论动员能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今社会,如何从媒介经济学、媒介管理学等方面来进行新闻改革和媒介创新,我们仍可以从有“媒体天才”之称的特纳创建著名媒体CNN的历程,  相似文献   

13.
清晰边界和有效边治是民族国家边政的重要内容.中国疆域广泛,尽管古代帝国绝大多数统治者常以“华夏文明至上”耀居,在“守中治边”“守在四夷”的弱边治意识主导下,遥远边陲不时也被施授“犒赏”周边方国.但清晰化边疆却始终是古代帝国或者说历代政权统治者的重要意志.为了更为恒定地保有和富裕边疆民族,中国历代政权统治者都结合边疆事实设计并轻重有别的施行边疆政策制度,有序化治理边地,充分培养和巩固边疆民族的国家意识.然而,边疆制度源起并服务于地方边地事实,地方边疆的发展更变对边疆政策制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曾经的有效制度急需在经验总结和检讨中修正,进而设计创造出契合民族国家以及地方边民多重利益主体需求的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4.
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殖民化”是对现代社会各种弊端进行病理性分析的著名论断。他通过改造“生活世界”的概念及分析其结构功能,探讨“生活世界殖民化”的原因和解决途径,立足于在交往合理化中实现“生活世界的合理化”,解决现代社会的各种危机。他的这一思想的理论贡献和理论缺陷同在。  相似文献   

15.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 ,美国许多作家一直想重新创造美国社会中的“边疆”概念。事实上 ,西部边疆的定居标志着盎格鲁撒克逊人往西的大规模迁居运动已经结束。虽然地理的边疆已经结束 ,但是人们有一种强烈的感觉 ,至少对美国人而言 ,西部是这个行星上具有意义的最后边疆 ,不仅仍然可能继续进行探讨和重新阐释文学中的那个边疆 ,而且仍然可能拓展涉及社会和人类问题的文学。  相似文献   

16.
引言边疆学派是現代美国資产阶級历史学和经济史学解释美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重要流派。这个学派主要宣传三个理論,即頌揚美国“民主”精神的“美国制度渊源論”、吹噓美国社会经济发展例外性的“安全活塞論”、以及歪曲美国历史上地区之間关系的“区域論”。其中,对美国社会经济史影响最大的是“安全活塞”理論。这种“理論”說什么长期存在于美国历史上的“边疆”,曾经是調节美国社会经济发展并使美国社会保持諧調的“安全活塞”,它“滋育了乐观主义和理想主义,帮助了民主的传播,经常培育着拓荒者的自信心和个人主义,促进了民族主义,提供了经济机会,它对于东部許多人似乎是一条出路,它发展了发明才能和活动力——而它的核心就是自由土地。”  相似文献   

17.
据美国《哲学杂志》1965年10月7日,21日号报道,美国哲学协会东部分会第62届年会定于1965年12月27~29日在纽约举行。在“奥斯汀哲学”讨论会上提出的论文是:欧姆生(J.O.Urmson)的“奥斯汀”;对这篇论文加以评论的有:马尔柯姆(N.Mal-colm)、奎因(W.V.Quine)、汉普谢尔(S.Hampshire)等人。在“伦理学和语言”讨论会上提出的论文是:麦克因太尔(A.Macintyre)的“命令、行动理由和道德”;对这篇论文加以评论的有:西威德(D.S.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治理东北边疆思想研究》一书准确概括了中国古代治理东北边疆的思想体系.提出“华夷一统”、“华夷之辨”、“羁縻而治”思想是中国古代治理东北边疆思想的核心;该书学术视野广阔,内容详赡弘富,在探讨三种治边思想的问题上,以史为鉴,注重现实问题的思考,是一部当代中国边疆史研究中具有前沿性的力作。  相似文献   

19.
云南跨境民族宗教渗透问题一直是云南边疆非传统安全问题中最复杂、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影响着云南边疆多民族间的团结与稳定.在构建和谐边疆的视角下,研究云南跨境民族宗教渗透问题并提出有效抵御措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侧重于多角度的抵御对策分析,认为提升民族“文化自觉”意识,是最有效的抵御宗教渗透的举措.  相似文献   

20.
[提要]张廷休是民国中后期值得关注的边疆工作者,曾任教育部蒙藏教育司司长,受命筹建国立贵州大学并担任校长,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构筑和边疆教育发展等问题都有不少论述,在中国近代教育史和中华民族思想发展史上留下了不浅的历史痕迹。论证中华民族整体性,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不少学者的共同趋向。在1939年“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大讨论中,张廷休提出“苗夷汉同源论”,与顾颉刚等人具有共同的思虑,都秉持中华民族一元论的立场,力图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张廷休从地理学、人地学和文化三个维度对“边疆”的定义作了界定,认为三种“边疆”都是边疆教育的对象且有不同的内涵。他主张实施和普及边疆教育,以为“抗战建国”和“整个民族的复兴”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