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郭沫若前期的思想中,泛神论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一点,已基本上成为学术界的定评。但是,不能说泛神论在郭沫若前期思想中占主导地位,而且,郭沫若的泛神论又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它和我们通常所讲的泛神论即西欧的泛神论有着一定的区别。西欧的泛神论哲学流行于十六、十七世纪,其主要代表是意大利的布鲁诺和荷兰的斯宾诺莎。他们认为神即自然界,神融化在自然界一切事物之中,并没有什么超自然的能力。这些实质上等于对神否定的观点,具有唯物主义的因素。但是,泛神论中也包含着不少唯心的  相似文献   

2.
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什么?有的同志说: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同志“专门研究了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辩证关系,明确指出‘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见《论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一文,载1978年第12期《哲学研究》)的确,《矛盾论》中在论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泛神论与泰戈尔散文诗的生命探索蒋登科近代西方有一种哲学叫泛神论,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神。换一个角度看,当一切都是神的时候,一切又都不是神。泛神论的勃兴与当时人们渴求平等、自由的思想是相关联的。印度也有一种与泛神论相似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一直由古代的《梨俱...  相似文献   

4.
"泛神论之争"是德国古典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雅可比作为这场争论的发起者指出,以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通过反思性的理性演证来确定事物存在的根据,其结果将是与理性和自由的原则相背离的机械决定论和无神论,从而削弱道德、宗教和政治的根基;而康德的先验观念论作为理性主义哲学的另一种表现,将知识和道德的根据最终归于思维或先验自我的内在性时,认识的内容、形式和认识对象本身都成了主体的一种构造,这势必会导致唯我论,最终不可避免地滑向虚无主义。因此,只能通过个体的信仰、直觉和情感,而不能依靠理性的反思和推论,才能通达上帝在他的启示的直接性中向我们揭示出来的绝对真理。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曾提出了一个哲学界认为十分重要的哲学命题。即“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这就是著名的“矛盾精髓说”。那么,为什么说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呢?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没有明确地回答。而后来的哲学家们在解释这一命题时,却众说纷纭。如有的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普遍存在和特殊表现的关系,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 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同志提出;“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以下引文凡未注出处者,均引自《矛盾论》)通篇《矛盾论》,除第一节以外,都是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的。这一点,在结论部分说得很明白:“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来,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矛盾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普遍性是一类事物的本质一般,它包含有特殊性于自身之内.普遍性在思维中的反映有抽象普遍性和具体普遍性两种形态.抽象普遍性是以不完全的形态反映事物内在联系的普遍性,它是思维抽象所标示的内容;具体普遍性是以完全的形态反映事物内在联系的普遍性,是多种抽象普遍性规定的综合,它是思维具体所标示的内容.本文澄清了对抽象普遍性和具体普遍性的涵义以及二者关系的一些不正确的理解,阐述了人的思维只有从抽象普遍性达于具体普遍性,才能使思维具有完备的客观性和彻底的辩证性.  相似文献   

8.
在王弼的思想当中,本体之“无”需要在具体之“有”当中显现自身,普遍的自然原则同样不能脱离具体的事物。事实上,王弼所说的自然原则就是指个体事物的自然本性,普遍的自然原则最终所指向的是具体存在的个体。自然原则作为事物存在的必然法则具有普遍性,但普遍性并不意味着自然原则以一种一成不变的形式展现自身,而是内在地通过具体事物各自的自然本性,以多样的形式展现。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个性,却又都是自然原则的一种具体展现。这种具有多样表现形式的事物内在本性恰恰就是普遍的自然原则,自然原则以普遍言之在于以一种统一性的视角描述事物的本性,从事物具体的现实的存在形态出发又可以得出自然原则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自己多次说,他早期接受了斯宾诺莎的泛神论思想,并认为他以前喜欢的庄子、伽比尔和后来喜欢的雪莱、歌德等人都是泛神论者。在郭沫若研究中,“泛神论”引起了大家的重视。近年来,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又有了很多进展。有些研究者指出,郭沫若认为庄子、伽比尔等人是泛神论者,不一定符合实际。郭沫若对泛神论的理解,也不一定完全符合泛神论的原意。本文想进一步指出,郭沫若是从自己的美学需要出发,对西方泛神论思想有所选择和改造的,他着眼于泛神论中符合他美学追求和艺术个性的部分,并从泛  相似文献   

10.
费尔巴哈以人本学哲学为基础,提出泛神论是不把神与自然的或人的本质区分的哲学理论.泛神论的神不是在世界之外独立存在的"具有人格的实体",而是"内在超越的实体". 泛神论是矛盾的.历史上既有把神视为与自然同一的泛神论,也有把神视为与精神同一的泛神论,但它们都是神学的无神论,无神论是泛神论的必然结论.有神论"必然过渡"到泛神论,其理论前提是理智与信仰的关系和宗教异化理论."泛神论是近代社会和近代哲学的本质"的论点表明,费尔巴哈把人视为近代社会和近代哲学的本质.他主张人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以神的存在为切入点提出了哲学上最重要最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论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以及其互相联结之后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而“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毛泽东同志的这一结论是对对立统一规律学说的深化,是对马克思  相似文献   

12.
复杂性是世界的客观本质属性 ,是事物发展的主要方式 ,复杂性思维方式将成为人类思维的主导形式。偶然性在自然界中存在普遍性和客观性 ,世界上存在着一类“绝对”偶然事件或内在随机性。  相似文献   

13.
否定之否定规律之所以被称为宇宙的普遍规律,是因为任何事物都是按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顺序发展的。多年来,有不少同志对此提出异议。他们认为,事物发展过程有三段也有大量非三段的,即使是三段的,最后一段也不一定都重复第一段的特征,所以,否定之否定规律不具有普遍性。也有的同志提出,否定之否定规律重在揭示事物发展的重复性和前进性,至于三段式,那是没有普遍性的外在形式。这就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事物发展过程的三段划分与非三段划分是否真的不能相容?三段式是内在形式,还是外在形式?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正确的解决,否定之否定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地位就岌岌危殆哉了。  相似文献   

14.
十多年前,围绕哲学史方法论的问题开展对“普遍性形式的思想”有无真实性的讨论,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学术活动。把它弄清楚,很有必要。一、应如何理解“普遍性形式的思想”? “普遍性形式”应当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普遍性的形式”,一种是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普遍性的形式”。恩格斯曾经说过:“自然界中的普遍性的形式就是规律,而关于自然规律的永恒性,谁也没有自然科学家谈得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第577页)恩格斯还说:“对自然界的一切真实的认识,都是对永恒的东西、对无限的东西的认识,因而在本质上是绝对的。”(同上)既然自然界中的“普遍性的形式”是规律,是永恒的,是绝对的,当然它必须是真实的,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经得起各个时代的各种检验。但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普遍性的形式”是怎样构成的,恩格斯也曾经详尽地予以论述,他说:“事实上,一切真实的、详尽无遗的认识都只在于:我们在思想中把个别的东西从个  相似文献   

15.
由于事物的本质是无限多样、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统一体,我们不可能对事物的本质进行完全绝对的归纳证明。归纳证明,其中包括完全归纳证明以及简单枚举法、科学归纳法、契合法、差异法等不完全归纳证明,都具有相对性,都不可能获得具有完全绝对意义上的真实的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明确指出:“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①矛盾的普遍性亦即矛盾的共性。“其共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并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  相似文献   

17.
红色是各民族语言中的基本颜色之一。人类对红色有相同的视觉效果,因此红色在不同民族中的感知和反映就具有普遍性。但由于文化、历史、传统以及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英汉民族对红色的内涵、语用和意义等都存在着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具体实践相结合,既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也是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基本总结。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基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共性和个性既相互区别、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结、相互贯通,而且相互转化。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任何具体事物都具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即个性,又具  相似文献   

19.
绝对与相对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范畴。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事情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假使不懂得绝对与相对的正确含义和二者的辩证关系,势必不能正确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这样就不可能懂得对立统一规律。同样的,唯物论中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多样性、绝对的运动和相对的静止以及認识论中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真理和错误等问题的理介,也就失去  相似文献   

20.
人的思想固然千差万別,但总是有规律可循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人的思想也不例外,同样具有两重性。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在浩翰的思想海洋中把握住人的思想活动规律,从而防止简单化、绝对化,把思想工作做得更有成效。正确和错误是相互依存的,互以对方为存在条件的。任何人的思想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一个人的思想不可能绝对正确,永远正确或绝对错误、永远错误,而是正确与错误经常交织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