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的论述,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 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毛泽东的民族思想,也为民族地区探索经济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本文较全面地论述了 邓小平的民族经济思想,认为,邓小平的民族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把经济建设放在民族工作的首位,逐步实现各 民族共同繁荣,是邓小平发展民族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否有利于当地民族经济的发展是判断我们民族政策和 民族工作是否正确的标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实行改革开放,必须强调国家的帮助和 发达地区的支援,必须加大大批民族干部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试论邓小平建国初期的民族教育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同志的民族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邓小平同志建国初期为西南民族大学 (原西南民族学院 )的两次题词和在西南民族大学的重要讲话为例 ,从五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同志建国初期的民族教育思想 ,以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0 0周年 ,对于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 ,培养更多更好的少数民族人才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与建国初期大西南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度重视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是中共党组织建设的根本原则 ,也是邓小平党建思想中一以贯之的重要内容。建国初期 ,邓小平作为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主政大西南期间 ,从加强西南党和政权组织建设的战略高度 ,狠抓干部队伍建设 ,并通过一系列措施 ,不但及时有力地解决了当时大西南干部资源紧缺的状况 ,为西南地区后来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奠定了雄厚的干部基础 ,并且从理论和实践上丰富与发展了邓小平以干部建设为中心的党建思想  相似文献   

4.
解放初期 ,邓小平同志曾在西南工作了两年多。在这段时间里 ,他把民族地区的发展置于很重要的地位 ,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若干具体措施 ,开创了西南民族地区发展的新局面。本文旨在探究这些措施对民族地区发展及对当今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在主政西南时期对知识分子问题进行了开创性探索。他充分认识到知识分子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西南的政权建立离不开知识分子;西南的经济建设离不开知识分子;西南的社会安定离不开知识分子。邓小平更明确提出了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策略方法:一是救济知识分子,提高知识分子地位和待遇;二是团结和争取知识分子,大胆使用知识分子;三是教育知识分子,开展思想改造运动。重温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的知识分子思想,对于当前和今后维护和巩固共产党执政基础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与西南民族大学的创建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民族大学的前身是西南民族学院 ,在邓小平、刘伯承、王维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直接指导和亲切关怀下 ,在中共中央西南局、国家民委、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 ,一步步从民族学院发展成为一所民族大学。邓小平“民族学院应速筹办”的决策使西南民族学院的建立提上了议事日程 ,邓小平的亲切关怀使西南民族学院的建立成为现实 ,邓小平的两次题词和讲话使西南民族学院的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 ,邓小平的民族教育思想在学校的“二为”办学宗旨和“和合偕习”为特点的学校精神中得以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邓小平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 ,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同我国民族地区的实际相结合 ,积极致力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提出了一系列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思想和理论观点 ,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 ,他们提出的思想观点既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主要表现在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地位 ,从毛泽东经济工作是民族地区第一位的工作到邓小平民族工作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途径 ,从毛泽东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到邓小平的少数民族地区必须实行改革和对内对外开放 ;关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政策 ,从毛泽东要诚心诚意地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到邓小平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旅游思想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把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综合产业 ,指出旅游业是改革的先导和突破口。邓小平发展旅游业思想丰富 ,主要包括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旅游开发与城市建设一体化、重视旅游规划和旅游人才培养等内容。邓小平旅游思想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对毛泽东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关于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等繁荣民族文化的方针继承了毛泽东文化思想的基本观点;同时,对毛泽东关于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以及文化统一战线等理论作了切合时代需要的发展,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国两制”等理论。毛泽东文化思想与邓小平文化思想分别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地区要以经济建设为重点,以及认真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等几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同志的民族理论思想,对我们进一步搞好民族地区的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和平崛起道路的思想源于邓小平 ,其中邓小平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思想 ,和平外交思想、发展市场经济思想、全方位改革开放思想、现代化“三步走”战略思想组成了中国和平崛起思想体系的框架。邓小平是中国和平崛起道路的设计者和奠基人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辩证法既相互联系,又各具特色。毛泽东强调矛盾的斗争性,而邓小平则更强调矛盾的同一性;毛泽东重视矛盾双方的不平衡,而邓小平更注重矛盾双方的平衡。毛泽东和邓小平一生都注意照辩证法办事,但毛泽东晚年仍坚持斗争哲学;邓小平则成功实现了由斗争哲学向"建设哲学"的伟大转变。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篇章,并在实践和理论上发展了辩证法,推进了辩证法,创造了"生活和历史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以来,有关邓小平主政大西南的研究取得了可喜进展,形成了诸多研究成果,内容涉及到政权建设、党的建设、民族关系以及经济、教育、社会发展等方面。笔者以此为主题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促进对邓小平主政大西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宏伟蓝图中,邓小平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其中“抓住机遇”就是他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思想.学习、探索邓小平的机遇思想,对于我们牢牢把握世纪之交的历史机遇,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发展问题是一个全球问题 ,对于发展中国家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创造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体系。对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在主政西南期间,极为重视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生活状况。在他的领导下,财经部门从发展民族贸易入手,采取了一系列切合少数民族地区广大人民经济生活实际需要的举措,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非洲一些国家探索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理论新概念。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有联系又有差别,这一理论新概念的提出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理论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是我们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展开 ,是内含完整的逻辑结构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由核心理论、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边缘理论四个层次构成有机的逻辑结构。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逻辑结构是完整地把握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内在要求 ,对于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 ,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因为它反映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内在要求.邓小平的理论创新以实践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邓小平理论作为创新的理论,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是指导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一生的政治生涯中有过"三下三上",这都和毛泽东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毛泽东对邓小平的倚重,始终表现出一种特别的感情。1933年,邓小平坚定地和毛泽东站在一起,第一次"下"。从1935年到1966年,是毛泽东把邓小平提拔起来的第32年。从1966年到1973年复出,是邓小平的第二次"下"的8年。邓小平的"二上"是林彪事件后,毛泽东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有了一定醒悟,决定让邓小平重新出山。邓小平的"三下"是个"伟大的悲剧",但毛泽东最后还是保持了一定的清醒,他没有听从"四人帮"的意见,相反,保留了邓小平的党籍,"以观后效",为邓小平更辉煌的"三上"提供了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