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约、习惯法与闽南乡土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在闽南乡土社会发生的若干状况、闽南乡土社会关于乡约“合理词讼”及其适用的民间习惯法的历史记录和历史记忆。可以看出,“闽南乡土社会”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泛指闽南文化覆盖的闽、台等地的闽南语方言区之乡村社会。  相似文献   

2.
许春蕾 《新天地》2011,(10):204-205
《美术新课标》中提出“认识本土文化是学生学习艺术,认识艺术的基础,是他们走向世界的起点,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本土文化,从他们的周围环境开始,挖掘生活的美,乡土文化的美”。乡土美术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与乡土气息,是帮助学生回归自然、认同乡土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好教材。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考察中国现代知识者的文化存在、文化类型出发,讨论了中国现代作家浓重的乡土情结这一文学—文化现象。文章重点阐发了现代作家乡情与理性的冲突这一独特精神生活方式的文化涵蕴。同时,还挖掘了现代知识者乡土情结的历史根性,以及这种根性在现代中国社会历史转型期遭遇的文化尴尬及其在作家个体生存层面上的精神价值意义。文章旨在朗显中国现代知识者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以期助益世纪末人文精神的重建。  相似文献   

4.
在沈从文的观念中,乡土不仅指农业社会中人们赖以谋生的土地以及外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更指那些粘着于土地的人,即乡土中的基层生命──那些上头上脑的乡下人。乡下人因安土重迁、不离乡土而带着“土气”,乡上则因乡下人而具乡土性──乡下人执著于土地而形成的一份乡土情感、生活习惯、观念习俗乃至总体的大乡土氛围。这“人”、这“性”正是沈从文乡土意识的重心所在、在地域上,沈从文的乡土创作注目于未受现代文明侵染的边陬僻壤──湘西,他精心营构的湘西世界(经过主体心灵和时间滤化之后的湘西)不仅流赏着他不竭的乡土恋情…  相似文献   

5.
唐仕春 《21世纪》2000,(6):44-46
眷怀乡土本是人之常情,但中国人对乡土的关怀却是较世界上任何民族都远为深厚,于是以乡缘为纽带的一些同乡组织如会馆便应运而生。会馆是同籍贯或同行业的人在京师及各地所设立的机构,它建有馆所,供同乡同行集会寄寓之用。由于传统中国业缘与乡缘常常相联,纯行业会馆不是很多,所以大多数会馆都与乡缘有关。中国的会馆最早兴起于明代永乐年间。在大陆,会馆财产于1956年被政府接收,其历史才告一段落,前后共存在500多年。明清时期的会馆有为科举考试服务的试馆、为工商业服务的工商业会馆、为学徒或者手工业工人服务的工人会馆,此外…  相似文献   

6.
以淄博高新区傅山幼儿园自然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探索为例,强调充分开发和利用乡土自然文化资源是我国乡 村幼儿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主要建议:广泛调查并深入开发乡土自然文化教育资源;积极创设幼儿园乡土自然文 化教育微场景;精心设计与实施跨学科整合式自然文化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7.
乡土文化资本化的出场是文化逻辑与资本逻辑的耦合统一来实现的,在理论上表现为一个文化与资本逻辑不断演进和文化与资本形态不断演替的历史过程,产生了乡土文化资本这一文化与资本的新形态,而在实践上表现为通过资本介入乡土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产生了乡土文化产业这一新业态。乡土文化与资本这一历史性“相遇”无论各自存在的基础条件还是价值诉求,从一开始就以伦理的悖论弥漫在乡土文化的“生产-消费(购买)”过程中:乡土主体自觉与权利伦理失衡;乡村美学复兴与情感伦理失落;市场意识培育与资本伦理失度。乡土文化资本化的伦理约束旨在强调,资本逻辑的超越和人文本位的回归辩证统一,探索乡土文化资本更具适应性的实现方式和制约形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墨人文学作品,从中国文化的根源、中国文化的评价、儒释道的关系出发,深入剖析了墨人文化观的要旨;同时,对其文学的精神品格及乡土情怀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民间信仰具有乡土性,因此民间信仰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民间信仰圈,其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等特点。以武山县水帘洞"麻线娘娘"信仰为研究对象,对武山县水帘洞庙会与民间信仰、乡土文化建构的关系进行梳理,看以发现庙会与乡土文化建设对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具有"引擎"作用。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与汪曾祺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乡土小说作家。沈从文以一颗“执拗”的“乡下人”的心表示着对乡土的亲和、对都市的逃离。汪曾祺则是跨越时代的富于灵性的作家,在乡土小说方面卓有建树。沈、汪两位作家乡土小说的创作取向及其技巧乃同中之异,而从人生哲学看,汪曾祺从感情上接受了儒家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沈从文则更多地体现在忧国意识和维护文学的独立性方面。  相似文献   

11.
金学种小说是一个乡土的世界,乡土、乡风、乡亲、乡情……一个"乡"字,既复活了他沉重的乡土记忆,也呈示了他多重的文化思考.当下乡土叙事大体有三种走势:一部分先锋小说家走向与大众文化阅读相契合的叙事之路,开始归依故事;一部分先锋小说家在叙事游戏、语言快感、形式谜圈中走得更远;另一部分作家在小说的叙事形式上持守故事性,注重故事的讲述技巧,金学种当属他们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12.
乡土知识体系作为新生代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乡村幼儿园教师的质量与稳定性、推进乡 村教师队伍建设、乡村幼儿园的高质量发展、幼儿身心和谐健康,以及乡土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在实际的体系 建构中,乡土知识客观面临观念上乡土知识意识薄弱、行为上各主体学习积极性较低、制度上乡土知识保障的缺失与乡土 知识学习路径较窄等现实困境。在新生代乡村幼儿园教师乡土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应以提高对乡土知识重视程度为前 提,发挥主体主观能动性;以乡土知识保障制度的建构为基石,以拓展乡土知识学习路径为条件,助推新生代高质量乡村 幼儿园教师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历史形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繁盛,源于中国现代作家与土地、乡村、故园的精神血缘,源于他们对尴尬的现代都市生存体验的反抗。放逐、漂泊与回归的不同精神历险与生命体验,形成了现代作家不同的乡恋心态。对乡村文化的反叛与眷恋,构成了现代乡土小说的基本主题形态。而“整合”——西方近现代艺术精神,同民族文学传统的不断冲突融汇、整合发展,并最终走向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中国文学——成为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艺术选择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五千年文化,自《诗经》以来,民间乡土历来是书面语言重获生机的活水之源:十五国风、古诗十九首、陶潜文章、李杜诗篇……乡土是文化的精神故乡。乡土文化在内容上散发出儿童最熟悉、最亲切的气息,在形式上与儿童精神文化一脉相承,让儿童喜闻乐见,其间蕴涵了大量的极有价值的乡土素材其丰富性、独特性和内涵性,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从乡景、乡人、乡风、乡俗、乡语等方面表现自己浓厚的乡土情结,不仅写出了理想的湘西的人与物,而且还重点表现了被资本主义现代文明侵染下的湘西。这不仅扩大了乡土小说的写作题材,也深化了乡土小说的内涵,重塑了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6.
借助生物学基因概念,提出运用文化基因的分析方法,挖掘梳理肇庆乡土文化资源,建构乡土文化基因图谱,开展乡土文化教育。分析了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乡土文化教育研究现状,总结了乡土文化教育主体及相互间的关系,思考了乡土文化教育模式,属于一种实验性和探索性性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乡土文化价值的现代性复归为乡土文化儿童教育价值赋予着新的价值形式,乡土 文化融入乡村儿童教育既是乡村儿童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乡村儿童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要素,同时也为促进乡村 社会振兴和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切点。以往对该议题本体认识的窄化与偏移、历史经验的碎片与微观以及教育者专业素 养的缺失为其价值实现带来一定的障碍。要充分释放乡土文化的儿童教育价值,既要重构乡土文化的认同保障体系,又要在 乡土文化与乡村儿童教育之间构建积极互动的关系结构,还要根据学前教育的特点与规律完善其教育结构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乡土美术传承了民族最本源的文化思维方式和文化基因特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乡土美术植入到油画教学中是指引学生走油画民族化道路的有益途径,而目前乡土美术在油画教学领域中还处于空缺状态,应通过美术专业课程的重新建构以及在油画教学实践中融入乡土美术资源等方式来填补,同时把乡土美术中所蕴含的民族风情、审美理念、精神内涵等因素用外来文化更好地发扬下去。  相似文献   

19.
乡土社会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文化犹如一棵千年古树,它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乡土社会中。乡土社会供 给其营养,是它的生命之源,它的每一个细胞都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这说明,文化的生成 是 由社会环境决定的,文化与社会环境是一个互构的关系,两者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所以, 没有乡土社会,就没有中国传统文化;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对世界的情感“命名”带给张炜的是关于乡土、农人的诗意美,遂形成了他的一个“情结”。以乡土“清结”为支点和原动力,张炜的三期创作呈现出不同的意象:“乡土”意识、“荒原”景观、回归“家园”。经历了清浅到深刻、具象到抽象的承递式嬗变,张炜于不断的成熟、超越中,走向历史,走向文化,走向诗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