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6 毫秒
1.
边疆省区和合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构想的提出有助于拓宽国家文化公园的空间范围,丰富其文化内涵。研究围绕“为什么建设”“怎样建设”的核心问题,系统梳理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背景以揭示其时代价值,并在理论与实践逻辑辨析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实现路径。研究认为,和合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可将国家文化公园的重点区域延伸至边疆省区并赋予其动态交融的和合文化内涵,从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到实处,构筑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基石。和合国家文化公园通过有形、有感、有效地构建和合文化空间廊道,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价值要素沿“共振—共创—共生”路径协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最后,研究提出边疆省区和合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路径,即在旅游资源普查基础上遴选文化交融类资源,在以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上确立“和合共美”示范区,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基础上探索多元主体共创机制。研究为深化边疆省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创新性转化,研究地域性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创新思路。基于“从遗产到资源”的视角,以“文化资源整合”为切入点,架构“台州非遗”文化资源整合视域下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理念模型,并运用于“和合礼茶”主题茶具产品的创新设计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茶具创新设计的耦合,不只是传统元素的移植和嫁接,而是立足于演化之后的创生:“共生同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后是“同质异构”的地域文化基因。通过对“台州非遗”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核的深入剖析和凝练,支撑了我们在茶具设计过程中对台州“和合文化、山海文化”符号的重构、转换和意象化表达。  相似文献   

3.
“和合”思想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种重要观念,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从先秦诸子百家的激烈论辩,到历朝历代的政治社会实践,无不深受“和合”思想的影响。这种思想强调包容、谐和与统一,倡导兼容并蓄,和而不同,这既是中国哲学的鲜明特色,也为历代士人提供了处理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和谐的重要思想工具。此外,“和合”思想也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其独特文化魅力和智慧的重要窗口。至今,“和合”思想仍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对社会发展、文化交融、国际关系等方面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民族论坛》2012,(4):44-46
遗产发现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摆手舞土家语叫“合巴”,流传广泛,各地名称不尽相同,如“合巴日”“合巴格资”“合巴骆驼”“跳年”(汉语)等,但表演形式和内容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5.
藏传佛教密宗的“即身成佛”理论,要求修行者发掘自身的佛性,现世修行,现世证果,对普通人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它舍弃了佛教一贯给人超脱遗世的表象,是佛教文化中最为神秘和独特的一朵奇葩。欢喜佛作为藏传佛教密宗所供奉的重要本尊之一,以“以欲制欲”为修道之法,以“男女双身大乐”为修法成道之手段,以相抱相交“悲智和合”作为表征,揭示了佛教以“和合”为本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6.
“五族共和”口号的提出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五族共和”的口号是在辛亥革命时期报0出的。当时,没有任何一个政治口号象“五族共和”一样为中国各民族,中国社会各阶层所普遍接受、1912年五月,孙中山先生新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则合汉、满、蒙、回、藏  相似文献   

7.
何元凯  周超  郝国强 《民族学刊》2021,12(12):16-22, 125
广西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并构建了当地的饮食文化叙事。米粉是广西饮食民俗的重要代表,首府南宁汇集了广西各地的米粉名吃,形成了以南宁老友粉、桂林米粉和柳州螺蛳粉为代表的米粉文化叙事,蕴含着丰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秦始皇征岭南、修灵渠而形成的“米粉秦朝论”塑造了南宁米粉文化溯源叙事链的时空基因;各民族交往融合构成南宁米粉典故的地域性和民族性;酸、辣、鲜、香为一体的“和合四味”反映南宁米粉制作技艺的“和合”思想,体现广西各民族的多重多向互动。研究广西米粉文化叙事,不仅可以丰富广西米粉文化内涵,同时也能推动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8.
拉姆 《中国民族》2014,(5):62-68
在哈萨克语中“沙尔合提”意为“剩下的”。在我借宿的这个人丁稀少的哈萨克家庭里,沙尔合提是19岁的妹妹的名字。沙尔合提出生不到20天父亲就去世了——丢下年轻的妻子和儿女,最小的、还没来得及享受父爱的她只好被叫做“沙尔合提”。  相似文献   

9.
2019年春天,《流浪地球》以近50亿元票房、超1亿观影人次,成就了中国科幻影片的“高光时刻”。这部电影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以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博大胸怀,倡导全人类携手并进、共渡难关,诠释了中华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理念和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0.
新华社 《中国民族》2008,(12):62-63
合寨村开启的村民自治,与包产到户、乡镇企业一起,被誉为“中国农民的三大历史性创造”。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阶段,美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为学生长期健康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基于“文化润疆”的美育命题,探讨以《志合图》为例的国画美育路径和“沁润”实践模式。笔者从文化润疆研究背景与墙绘工程反馈评估两个方面循序展开,由宏观向微观论证在策勒县小学阶段实施国画美育“沁润”模式的价值与意义。经实践,《志合图》因其内涵的先进性、技法的专业性与育人的创新性,为策勒县第一小学构建了优质的国画美育素材与教育资源,推动其发展为“校园环境美、文化底蕴厚、民族情谊深”的地区示范一流学校。  相似文献   

12.
合渣,用大豆磨浆后煮食,乃湖北省土家族苗族群众的一道家常菜。黄凤仪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晓关侗族乡一位平平常常的土家族妇女。山里的事就这么有意思:平淡与平淡相加,有时就“长”出了“奇绝”。在可追忆的岁月里,黄凤仪跟着母亲学会了做合渣的手艺;18...  相似文献   

13.
根在大理 “桑植白族的根在大理!”说起桑植白族的渊源,桑植白族学会副会长谷利民说。湖南白族起源于宋末元初,是一场军事战争的终结。即1252年,蒙古军攻破人理国后,大将兀良合台率军攻取南京。兀良合台在云南建立了一支“寸白军”,由大理国王段兴智的叔父段福率领。  相似文献   

14.
罗惠翾 《民族研究》2022,(6):44-54+139-140
本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理念出发,尝试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的呈现,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为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今世界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体化为人类共同行动的现实表达。  相似文献   

15.
<正>丝绸之路是文明交流的大通道、民族交融的大舞台,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根植于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和合共生、天地人和的中华文化,其气质、神采在乐器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音乐是“接天引地”的人类精神艺术,乐器则是无形声响的有形之具。鼍鼓和纳格拉鼓,二胡和哈密艾捷克,笙和手风琴,唢呐和苏乃依这几类来自中原和西域的代表性乐器,在其外在形制、文化脉络和艺术形态上都生动地展现了丝绸之路器乐的风貌。  相似文献   

16.
由于宋朝实行“崇文抑武”政策,限制武人势力,造成有宋代特别是北宋军队战斗力的严重削弱。“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造成“发兵之权”和“握兵之重”的分离。作战时授以阵图,按阵图布阵作战,否则虽胜亦罪。“将师任轻而势分,军事往往中御”。军队布防战线太长,作战正面宽,难以迅速纠集。而西夏“常举其国众合聚为一而来”,“动员无技术上的困难”,更有“步跋子”和“铁鹞子”等精锐步骑。在这种情况下,宋军对夏战争中多遭失败。尤其在三川口、好水川和定川寨三战中,宋军损兵折将,威风扫尽。  相似文献   

17.
侗族是由古代百越中骆越一支发展而来的,它有灿烂的历史与文化,尤其是“合款”组织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对于祖国光辉的文化史有着重大的贡献。现就有关问题提出粗浅看法,望方家教正。一、侗族“合款”的含义侗族分布在湘、桂、黔边区二十多个县及鄂西地区的宣恩等县,人口一百四十二万余人(一九八二年统计)。在其古代社会中,曾有几个或几十个邻近的村寨联合建立起来的组织和若干组织联合建立的联盟组织,名日“款”、“合款”、“门款”。宋  相似文献   

18.
《民族论坛》2012,(10):68-68
近日,从第三届中国民族节庆峰会传来消息,湘西州土家族合巴节在报名参评“最具特色民族节庆”的200多个节庆中位脱颖而出,在被评选的10个“最具特色民族节庆”位居榜首,成为该州及中国土家族第一个“国字号”节庆品牌。  相似文献   

19.
陈坤  唐加军 《民族学刊》2023,14(3):33-40, 145
从理论上看,民族团结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两个既有边界,又有着深刻内在逻辑联系的重要概念。两者在概念、价值理念上有所差异。同时,两者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民族团结的“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合”形成的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的高级阶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高一级的团结层次,对民族团结有着更大的制约性和更强的影响力。促进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件具有内在一致性。“和”与“合”相统一,体现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问题认识上的一种深化,从而在民族政策上的一种反映。新时代的民族工作要以“合”为引领,坚持一体的主线和方向;要以“和”为基础,在实现民族团结的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20.
格什扎话主要通行于四川省甘孜州的丹巴、道孚等县,又称“尔龚语”,“霍尔语”、“道孚语”等。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多数语言有复辅音,但是,复杂程度差别甚大,发展变化也极为不平衡。从反映7世纪左右的藏语书面语来看,古藏语复辅音十分丰富,有二合、三合,乃至四合。现代藏语诸方言则普遍简化,只有安多方言保留了较多的复辅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