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民工荒”看政府的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凯 《决策》2004,(10):42-42
在劳动力似乎可以无限供给的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竟然出现了所谓的“民工荒”。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复杂的.诸如企业的扩张和订单的增加、农村政策改善和农民的增收、农民外出打工成本过高和收益过低等。但农民工选择“逃离”,根本原因在于基本收益过低,基本权益无法保障。  相似文献   

2.
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把握的几个重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新农村建设,就是要落实好党的农村政策,长期稳定和不断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中央提出推进新农村建设,对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对农业和农村而言,也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3.
杨文 《管理科学文摘》2009,(33):276-277
有效化解城市化利益矛酋,共享城市化和谐利益,江苏各级政府担当起了神圣的责任。搭建就业援助和培训平台,鼓励扶持自主创业,积累资产长效收益,建立健全基本保障机制,维护好实现好城市化农民的根本利益,解决好城市化农民的长远生计。  相似文献   

4.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优良作风,乡镇工作直接面对广大农民群众,群众工作的成效如何,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当前,随着农村政策的调整和农村改革的深入,农  相似文献   

5.
国外农村医疗保障可划分为商业医疗保险、社区合作医疗保障、社会医疗保险、免费医疗保障等模式,其对我国的启示是解决农民医疗保障的可及性是政府应重视的问题、应根据国情选择农村医疗保障模式、政府应在农民医疗保障中承担主要责任、应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农业免税后的农民负担国家先后出台的减免农业税和对农业采取直补政策这两大惠农政策,明显起到了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使我国农村发展呈现出多年来未曾有过的好势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农民负担问题已经不成问题,政府作为的负担和生活成本负担依然对农民构成了巨大的压力。如果说税费负担主要是一个政策问题,那么政府作为的负担与政府管理体制和职能直接相关,生活成本负担与我国社会管理制度改革和发展滞后密切相连。国家仍然有责任和义务帮助解决农民其他负担问题,而且只有国家,才能解决好政府作为的负担和农民生活成本负担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决策集中代表了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完全符合农村实际,非常鼓舞人心。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纷纷表示,一定要抓住有利时机,把握好、运用好中央的支农、惠农政策,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过深入调查和认真研究,我们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认识为先导。一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关系。一方面,要明确各级党委政府是建设新农村的领导者、组织者。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创新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  相似文献   

8.
村民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它帮助了基层政府管理,改善了国家与农民的关系,扩大了农民利益诉求的政治渠道。但是,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立法上的不完善,权力结构的不协调,法制意识不强等等。为此,应不断完善村民自治配套建设,正确处理好村委会与乡镇政府、党支部之间的关系,增强村民法制意识,建立有效完善的冲突解决机制和监督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当前,农业正处在阶段性变化的重要时刻,随着中央农村政策的重大调整,特别是农业“两税”的取消,“以民养官”、“以农养政”的时代已基本结束,农民的思想日趋活跃,基层的工作方式、工作重点也将面临新的转型。改进与农民打交道的方法,是政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的问题。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并结合长期从事和分管农村工作的实际,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基层政府、基层干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公益性服务和公共事务管理,在加快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构建新型…  相似文献   

10.
——"宜黄官员"李昌金指出,近二十年来,政府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依然是教条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恶习难改,这其中,中央农村政策偏离农村实际是一个突出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各级领导层内真正懂农村的  相似文献   

11.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正确处理好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三农”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关键又在于增加收入。我国是农业大国,有7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农村,  相似文献   

12.
“农转非”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建设的必然产物。重庆北部新城正在崛起,背后有许多农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他们是值得尊敬和关注的。原本以土地求生存的农民,变为城市居民之后,首先面对的问题是就业问题,如何促进农转非人员的就业是摆在党委、政府面前的重要工作内容。人和街道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一直关注着他们,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3.
农村改革与公共权力的划分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一第二次分权分什么政府该作什么 ,不该作什么 ,这是政府权力的限度问题。而反映在农村改革问题中 ,就是一个政府与农民的分权问题。一个万能政府肯定不是一个高效、能激发民众活力的政府 ,这一点人民公社已经证明了。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 ,实质就是对万能政府的改造。这是1949年之后政府与农民之间的第一次真正分权 ,其核心是承认农民的财产权。这次分权是农民首先推动的 ,继而政府承认并推广了这一突破 ,使之制度化 ;政府从有限度地承认农民的财产权开始 ,农民逐渐获得了有限度的自主权和有限度的乡村自治。由此可…  相似文献   

14.
数据     
《领导文萃》2006,(8):11-11
广东省出台《关于开展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该意见将成为广东省农民特别是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政策。指导意见大的原则是,首先是建立一个与经济水平相适应的个人完全积累的账户模式。政府、集体和个人的缴费全部进入个人账户。对已经超过劳动年龄的人,就不再进入社保,而是建立老年福利补贴制度,个人不仅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而且每个月还可以从政府那里领到100元生活费。广东省劳动保障厅还将增设专门处理农民参保业务的农民社会保险处。  相似文献   

15.
邓大才 《决策》2004,(7):38-39
征税补贴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个“零和”游戏或者“负和”游戏,但是从事这项工作却要花费近400亿元的管理成本。这类支出表面上来看是各级政府财政垫付的资金,但是从总体上看,还是来自于农村和农民。  相似文献   

16.
龙小玲 《决策探索》2014,(12):36-37
美好乡村建设是安徽省委、省政府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升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的重大战略决策。当前美好乡村建设正在全省各地有条不紊地进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农民积极性不高,出现了“上热下冷”“刹车”现象。究其原因之一,就是政府主导地位的“错位”和农民主体地位的“缺失”。美好乡村建设中,如果不能摆正二者之间的关系,确立政府的主导和农民的主体地位,这种“上热下冷”的局面若持续下去,美好乡村建设将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是美好乡村建设发展的内因,没有这个内部的动力,再多的外部刺激只能带来一时表面的繁荣。因此,在政府主导下,如何增强农民主体性,激发其积极性、创造性,已经成为当前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本文从美好乡村建设中面临的困境入手,试图对推进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进行深入地分析,并进一步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以期使这项惠民工程真正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  相似文献   

17.
邹密  向婧 《科学咨询》2009,(23):4-4
农民的信息“饥渴” 重庆移动公司农村信息网运营中心曾对农民信息需求进行调研,54.58%的农民认为信息对于生产生活的实际帮助很大。 在调查中发现,农民最需要的信息大致可归为三类。用农民的话说,一是种什么好,二是怎么种,三是怎么卖。  相似文献   

18.
未定稿     
正处理好五个关系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万宝瑞认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发展农村经济的关系,一方面要靠政府财政支持,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形式发展农村经济。二是要处理好农民进城就业与返乡创业的关系,将农民进城就业与返乡创业统筹考虑。三是要处理好城乡一体化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既要让市民感受农村的田园气息,也要让农民享受城市的生活品质。四是要处理好进城务工收入与农业产业收入的关系,要促进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怎样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断推进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化,为农业生产和广大农民提供充足的,质优价廉的农资商品,是政府,农民和农业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汪大海  吴至翔 《决策》2005,(4):46-48
地方政府能否对接和贯彻中央的土地“新政”精神.广大农民能否享受到“新政”实效,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地方政府能否在自身租金最大化和社会产出量大化的两个目标之间找到一个均衡点,取决于为实现地方治理而对农民土地权益的明确而有效的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