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基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2000—2010年10年间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增长与空间分布的变化.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少数民族人口增长较之1990—2000年有大幅度下降,但不同民族间差异明显,由此导致各民族人口规模变化较大,与2000年比较,人口在1000万以上规模的少数民族由2个增加到4个,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人口较少民族由20个下降为19个;人口增长率不仅在民族间差异大,而且不同性别间、不同年龄间和不同地区间都有显著差异,特别是各民族的老年人口增长率都很高.虽然少数民族人口在省级行政区间的分布格局变化不大,但人口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少数民族人口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23.36%提高到2010年的32.84%,但目前少数民族人口城镇化总体水平还很低,且各民族、各地区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2.
黄荣清 《当代中国人口》2009,26(2):1-10,23-28
一、人口数量 20世纪80年代,中国少数民族人口一度高速增长,从1982年的6643万人增至1990年的9057万人,年均增长率达到3.89%,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从6.62%提高到8.01%。1990—2000年,根据“五普”资料,全国(大陆)人口增加了9.92%,其中,汉族人口由103919万人增至113739万人,增加了9.45%,全国人口和汉族人口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91%和0.87%;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人口》2009,26(2):21-21,34
依据《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皮书,西藏总人口由1959年的122.8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287.08万人,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占95%以上;人口预期寿命由1951年和平解放时的35.5岁增加到了2008年的67岁。  相似文献   

4.
人口的生活质量状况直接影响到人口的出生、死亡情况,影响到人们生育意愿的强弱以及生育需求的高低。控制人口方面的工作成果能否巩固并取得新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人口生活质量提高的状况和发展战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汉族。1953年,我国少数民族人口3532万人,到1990年增至9120万人,37年之间增长了近二倍,近年来表现出愈来愈猛的发展趋势。揭示提高人口生活质量与控制人口数量的内在机制,分析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生活质量与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情况,这对于我国少数民族的人口控制工作,乃…  相似文献   

5.
张呈琮 《当代中国人口》2009,26(2):11-15,29-31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为少数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先后制定和实施了许多民族政策,促进了少数民族人口的健康发展。建立了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和西藏5个民族自治地区,77个地级单位(包括31个地级市和30个民族自治州),699个县级区划(包括66个县级市和120个民族自治县(旗))。民族自治地区的总面积为61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64.3%。2005年,少数民族地区人口为17507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39%;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8239万人,占少数民族地区总人口的47.06%,占全国总人口的6.3%。  相似文献   

6.
2000~2010年期间,我国有13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出现了负增长现象,但尚未有研究厘清其背后原因。蒙古族图瓦人作为一个发生过人口负增长的人口较少族群,却在2006年实现人口增长“由负转正”,其成功经验对于人口负增长民族的人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蒙古族图瓦人人口变动数据发现,其人口增长“由负转正”的主要原因是死亡率大幅下降。根据实地调研结果,发生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积极推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可及性以及经济发展反哺民生。蒙古族图瓦人人口增长“由负转正”的成功经验表明,应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特别是人口较少民族的人口负增长问题,精准识别人口负增长的风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进民族人口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胡焕庸线”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及其变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焕庸线”作为中国人口的突变线,从1935年提出至今的80余年里,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关注和深刻的思考.文章从民族人口的视角出发,收集和整理1953 ~2010年期间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县级资料,运用ArcGIS、GeoData的空间分析技术,对“胡焕庸线”两侧的民族人口分布状况、变动趋势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少数民族人口在传统分布区形成多个热点分布区域;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广泛,民族人口向东部地区乃至全国范围迁移扩散的态势显著;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格局具有非凡的稳定性.从1953 ~2010年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少数民族人口75∶25的比重一直相对稳定,可以说“胡焕庸线”也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突变线.  相似文献   

8.
发展特色品牌 传播新型人口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省会西宁市是青藏高原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中心城市,2007年,全市常住人口215.3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9%,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25.72%。人口出生率11.98‰,人口自然增长率7.61‰,符合政策生育率98.77%。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口:一种亟待开发利用的社会资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重已由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的7,66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7.64%,猛增至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9,738万人,占总人口的8.59%;据估计,到200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1.31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将突破10%,届时中国将跨入老龄化社会行列。然而,与目前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有的和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加速老龄化的进程之间存在着惊人的不相适应,老龄人口问题将十分严重。对此,学术界提出了不少有见地的观点和建议。但就目前的研究热点来看,往往侧重于社会应为老年人做些什么,即对老…  相似文献   

10.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并结合历次人口普查民族人口资料,研究了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以及人口分布的变化趋势、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在人口总量方面,2010—2020年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335.08万人,增长了11.92%,是同期全国大陆人口增幅(5.77%)的2.07倍,这个比值仅低于大量更改民族身份的1982—1990年。主要原因是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少数民族登记人口低于真实值。2020年人口普查采用了身份证登记措施,加上国家开展精准脱贫工程的原因,使得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获得了比较准确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另外,当前逐步增长的各民族族际通婚率使得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出现了较高的增长。在人口分布方面,东部地区少数民族快速增长,2020年已经成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第二多的地区,全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格局发生了显著改变。2010年全国有5个县级行政区划没有少数民族人口分布,2020年达到全部县级行政区划均有少数民族人口分布。2020年55个少数民族中有49个民族县级行政区划数量比2010年有了显著提高,6个民族有所减少。研究构造了人口分布相对均匀度指标,2020年我国少数民族省级人口...  相似文献   

11.
<正> 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手工汇总资料表明,1990年大陆少数民族人口已达9,120万人,比1982年增长了35.53%,高于汉族(12.45%)2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净增298.85万人,高于1964~1982年期间少数民族平均每年净增数(151.77万人)的96.89%和1953~1964年(41.82万人)的614.61%;1982~1990年的平均每年递增率高达38.7‰,分别高于1964~1982年(29.4‰)和1953~1964年(11.2‰)的9.3个与27.5个千分点。百万人口以上的少数民族已由1982年的15个增加到18个(新增加的有哈萨克族、傣族、黎族),人数已由6,035.6万增  相似文献   

12.
旧中国的少数民族人口,在人口自然变动、迁移变动和民族演变过程(即各个民族或民族的各个部分融合和分化的过程)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人口发展极其缓慢,有的民族人口还在不断下降。比如:满族在辛亥革命时尚有500万人,到1953年普查时仅有242万人。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在清代嘉庆年间还有118万人,到1947年时仅剩下83.2万人。在新疆境内的哈萨克族,公天1509——1518年间,约有100万人,到1949年时仅  相似文献   

13.
近四十年来,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规模持续高速增长,特别是近十年间,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速度更快。1990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少数民族人口已从1982年的6729万人增长到9120万人,8年间净增2391万人,年均增长率高达38.7‰。为了弄清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的原因,分析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形势,把握未来的趋势,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必要对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做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的文化科学素质有很大提高,主要表现于: 一、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大辐度下降,有文化人口的比重大为增加。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文盲、半文盲的比例由1982年的22.81%下降到15.88%。每10万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全国平均为1422人,拥有中学文化程度的全国平均为32085人,拥有小学及小学程度的全国平均为69892人。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解放后,由国家正式公布的少数民族55个,另外还有88万人口的民族尚待识别。 根据1953年、1964年,特别是1982年人口普查手工汇总数字和10%抽样调查资料,使我们有可能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状况。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少数民族人口有了较大发展,总人口由3290万增加到9120万,增长了177.2%,占全国总人口比例由6%上升到8%,人口年平均递增率为25.8‰,高于全国(18.7‰)年平均递增率7个千分点(见表1)。少数民族人口迅速发  相似文献   

17.
西汉时期,正是汉民族确立以及与周边少数民族相互融合的时代。当时中国境内有很多少数民族,其中匈奴族是最活跃的少数民族之一。西汉初年,以长城为界,汉朝和匈奴形成了南北并峙的两大政权。冒顿单于时期匈奴人口在110万~130万之间;老上单于至军臣单于中期,匈奴人口达到了鼎盛时期,由130万增长到150万以上;汉武帝到汉宣帝年间匈奴人口有60万左右,不超过80万;西汉末年恢复到西汉初年的110万左右。  相似文献   

18.
凉山彝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人口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长德 《西北人口》2008,29(4):49-54,58
本文根据凉山州历年人口资料和最近几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讨论了凉山彝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人口的变化。文章发现,总体上,民主改革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凉山州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少数民族人口还存在着人口增长较快,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偏低,人口负担重等问题,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和经济的发展,文章认为当前凉山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战略关键期”,人口问题特别是少数民族人口问题是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保证,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文章提出,要通过稳定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有目标、分阶段地推进人口发展,实现民族地区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魏子 《南方人口》2001,16(4):64-64
根据港府统计处发表的数字显示,2001年年中的香港人口临时数字为673.21万人。与2000年年中人口比较,增加6.71万人,增长率为1%。2000年年中至2001年年中期间,香港的出生人数为5.33万人,而死亡人数则为3.23万人。因此,人口自然增长2.1万人,占人口增长的31%。在同期内,香港居民人口净迁移人数61万,占人口增长的69%。  相似文献   

20.
<正>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及其产生的。原因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我国老年人口不仅绝对数量大,而且人口老龄化速度快。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60岁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4,154万人,占总人口的7.3%;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国老年人口数为4,235万人,其增长速度低于总人口增长速度,所占比重下降到6.1%(主要原因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体弱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