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文化、区域文化 ,影响当代小说的“本体意义”就在于它决定着创作主体、审美对象、审美规范等三个不同维度。区域文化凸现于后期当代中国小说的创作与批评 ,不仅使文学开辟了新视野 ,也必然带来文学观念与批评方法的深层变革。文化概念的不确定性 ,研究条件的客观不足 ,理论方法的传统单一 ,“循环论证”的逻辑误区 ,成为研究中应尽量避免的理论倾向。  相似文献   

2.
孟伟 《北方论丛》2015,(5):28-34
清乾嘉以降,推崇骈文者以编纂骈文选本的方式进行骈文“尊体”批评。其要旨有三:一是通过阐明骈散同源、肯定骈文特征,以达到推尊骈文文体地位的目的,这是骈文选本“尊体”批评的首要任务;二是通过剖析骈文弊病,对唐宋以后,骈文衰敝的症结进行反省与厘清,这是骈文选本“尊体”批评的重要方式;三是通过提倡“复古”与“雅正”,树立骈文创作原则与审美标准,这是骈文选本“尊体”批评的最终目标。此一时期骈文选本的“尊体”批评,对于提高骈文地位,促进骈文创作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文论中,“张力”是用来进行文本意义结构分析的一个概念,后被延伸完善成为新批评学派诗歌批评的原则和标准;“工拙”源于中国诗歌的写作技法;梁人沈约首次以“工拙”论诗文,后经宋、明、清三代的演绎和拓展,“工拙”也被完善成了一种诗歌的审美批评标准。“张力”与“工拙”衍生于中西方的不同文化土壤中,在性质各异的文化特征中却有着相似的思维状态和审美旨归。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典词学批评中的词格论,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由宋至明,“格”被引入词学批评中并得到承传;二是清代前中期,“格”在词学批评中开始得到广泛运用及理论提升;三是清代后期,“格”在词学批评中得到进一步运用,其理论内涵得到进一步深化阐说。上述历程,标示出“格”作为我国传统词学的审美范畴,经历了一个由引入、承传到提升、深化的历史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述语或命题,怎样进行历史的、唯物的分析,还其历史的地位和辩证法;怎样从复杂的历史现象中一分为二地区分出有价值的理论因素,批判其封建糟粕。这仍然是文学理论批评者和美学史家今后的任务。如“温柔敦厚”便应该如此。经过历史的考察,不难看到,“温柔敦厚”这一诗歌理论命题,具有两种不同的内涵,即诗歌的道德内容和审美内容;具有两种不同的原则,即诗歌的伦理原则和艺术原则。因为任何的一种艺术,诗歌包括在内,不可能与道德伦理截然分开,更不可能没有艺术方法,而二者是又分开又联系的。反映在理论批评上也往往如此。正如中  相似文献   

6.
叶燮的双重人格(儒家伦理人格与道家自然人格)正是促使其在一个批评文本中选取两种文学批评形态(伦理道德批评与审美批评)的重要原因,并且在<原诗>中这两种批评形态始终纠结和融汇在一起,从而使文学批评成为一种伦理型的审美批评.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7.
利奥塔呼吁见证“异识”,就是为了捍卫辩论权利而防止原告因被剥夺辩论权利而沦为受害者。见证“异识”,就是质疑和重写启蒙运动的理性原则,不接受基于启蒙理性原则之上的、作为知识合法化基础的宏大叙事的“共识”。利奥塔借鉴康德的理性批判和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批判而实施了对宏大叙事的批判,高举“异识”大旗,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罗蒂的共识理论展开了激烈争论。利奥塔的异识理论集中体现在其对理论与实践、哲学与政治、普遍与特殊之间关系问题的处理上所坚持的多元主义立场。这一思想既非一种异识政治学,也非一种后现代主义政治学,而是一种旨在见证“异识”的哲学政治学。见证“异识”,也就是见证“不被表达者得以被表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文学批评,或称为审美的文学批评,正悄然的流失已成为文学界不争的事实.批评家们失去了阅读的耐心,对各类作品具有解释和分析品格的评论日渐稀少,审美范畴的批评术语渐次在批评文章中被废除.代之而起的批评方式是“会议评论”、“新闻评点”、“随笔印象”和“对话感想”.这些文学评论方式对于活跃评论的文体形式,活跃评论语言和文风,显然是必要的.但它的缺陷也不言而喻,由于它的新闻性和随意性,使批评越来越失去学院的郑重和严谨,批评的“波普”化和市民倾向,使批评日渐流于“文化随从”的角色,它的权威性的丧失,使人们对它不再怀有敬意.因此,“文学批评”越来越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行业”,它不负责任的随意性,也使它日渐成为一种没有对象的交流.  相似文献   

9.
释“隐秀”     
中国艺术贵神韵意味的哲学基础是魏晋玄学中的“言意之辨” ,影响到其时名士的立身行事则重神理而遗形骸。余风所及 ,人物识鉴重神气 ,艺术贵神韵意味。《文心雕龙》所谓“隐秀”则是六朝审美艺术文化贵神韵意味的理论总结  相似文献   

10.
“隔”是中国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通常是指文艺创作中写情状物不真切、不明晰。而在审美接受中也同样存在着“隔”,这种“隔”通常表现为两种:一种是仅仅停留于字面,对文艺作品进行了一种历史的、日常的、实证的解释;另一种是不满足对作品的文学、美学诠释,而执意追求文学的深度诠释,从而造成“过度诠释”。中国古典审美接受中的“隔”有着一定的理论基础,得到了中国古典美学从理论和批评方法上的支持。但是,中国古典审美接受中的“隔”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反抗。  相似文献   

11.
批评报道是舆论监督的一种方式。无可否认 ,做批评报道的难度比正面报道大得多 ,在采访、调查、发稿的过程中 ,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力 ,在新的历史时期更是必须充分估计到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 ,以采取相应的对策。只有讲究批评策略 ,不断提高舆论监督的水平 ,才能使批评报道进行得更顺利。一、批评报道的艺术和策略进行批评报道最主要的就是要有胆识 ,“胆”就是要有足够的勇气 ,敢于仗义执言 ,顶住压力、排除干扰 ;“识”就是要有谋略 ,讲究批评的艺术和策略 ,这里 ,我们要讨论的就是关于“识”的问题。进行批评报道首要的一点是善于抓住党…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独具特色的批评家,“明目张胆”地用“感情的批评主义”为作家论之批评宗旨的李长之,在“感情的型”的美学尺度下,以情感体验中的审美感知与兼容理智的作家批评实戡,标示出他1930年代作家论写作的独特魅力。显然,李长之所建构的以情感为中心、情感与识力并行不悖的作家批评范式,在丰富和拓展1930年代作家论的批评内涵的同时,亦对当时的作家论写作具有一定的体式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 如果说,文学创作审美意义的成功,从前是一个使作家倍受困惑受折磨的目标,那么,“接受美学”观念近年来在我国的引进,则客观上把这种受困惑受折磨的圈子扩大了:一大批批评家也开始“引火烧身”,喊出了“我所批评的就是我”、“批评即选择”的口号;而作为读者,同样也不甘寂寞,责任感、焦灼感驱使着他们作出种种努力,淘汰着一批又一批的作品,推出了一种又一种“流行色”……  相似文献   

14.
萧成 《东南学术》2000,(4):93-97
马华著名批评家陈雪风的文学批评是一种以公平为原则 ,建设为目的的“为人生”的批评。其特点是极为强调批评的经验 ,注重个人的直观感受和体验 ,故而 ,使其文学批评的风格自然而然带有某种鲜明的主观色彩 ,即“印象的强调”和“鉴赏的盘旋”。这是其优点和长处 ,但同时 ,却也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其批评的理论明晰度。  相似文献   

15.
杜贵晨 《河北学刊》2022,(5):104-113
“文学数理批评”简称“数理批评”,是指就文学作品的“物之难”求其“数之理”的研究,由笔者于2002年前后提出,至今在各类文学研究中都已有所应用。学者称之为“最富创造性,堪称独步的研究”;“杜贵晨先生的文学数理批评”“理论”,乃百年来文学理论研究中少有的“中国制造”。本文简介其说,并以《聊斋志异·娇娜》之“数理批评”为例,作深入探讨。考论《娇娜》“倚数”编撰之种种表现,认为《娇娜》以“求友”—“得腻友”为主题实即以道家“得一”为旨;其拟《老子》“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为总体构思框架,设“孔生”求友为“一以贯之”,与“娇娜”为“一阴一阳”,更与诸皇甫为“三而一成”或“一与多”之数的错综复杂,构成孔生以“得腻友”娇娜为“得一”即“明道”的数理体系;其中隐含作者之自况与人生理想。其体系之建构、人物之设置与情节、细节描绘大略分别倚《周易》之《屯》《蒙》《需》《讼》诸卦象及“三极”“四时”“中”“圆”之数;又有多从姓名设喻,频用“三复情节”之特点。这些内容显示“数理批评”须遵循“适用”“务实”“求真”“审美”等四原则。本文进一步证明“数理批评”有源有本、可论可行,与传统文学之“形象批评”相辅相成、相...  相似文献   

16.
刘文良 《中州学刊》2006,(2):228-231
作为文学批评的一种手段,文化批评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兴起,给文学批评注入了很多活力,强化了文学批评与时俱进的内涵,拓展了文学批评的批评空间;但如果把握不好,又很容易使本已面临困境的文学批评遭遇更大的尴尬。时下流行的文化批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误区:一是理论先行,疏离文本;二是大而无当,浮华无质;三是不顾语境,盲目西化;四是无视规则,作秀媚俗。  相似文献   

17.
“趣”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审美范畴,它在历时视野中呈现出不断提升与拓展、深化的特征。唐宋人通过对“趣”作为诗作审美本质的初步阐说及对其的界分,将“趣”提升为了诗论的审美范畴;明人进一步对“趣”作为诗歌审美的质性要素及其生成与本质特征展开阐说,并将“趣”引入到了曲论及小说批评与理论中;清人则贯注“趣”以更深刻的理论意义与鲜明的时代色彩,古典“趣”论在戏曲理论批评中又得到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8.
文学批评家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在欣赏基础上的理性化符号传达和二度创造的过程,其特征表现在审美体验、审美意向、意义表现三个方面。批评家的审美体验贯穿于从审美感知到艺术理解的过程中,这种体验是一种多元体验,它综合了批评家对对象的全部认知和理解。批评家的审美意向性活动突出了批评对象的特征,它通过简化行为和强化行为两种方式实现了批评活动在批评主体与对象间的连接。批评家的意义表现行为体现于从意蕴领会向理性表述的转换活动中,以“事实性描绘”和“表现性描绘”的手段显示了文学批评的理性整合力和审美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小说美学在传统文化浓厚的史学氛围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内涵,小说美学与史学在中国古代构成了一种难解的缘份,这种难解之缘使中国古典小说批评和小说美学产生了浓烈的“史学意识”。也许,从小说美学与史学的关系达一学科之间的影响来观照古典小说美学的民族性格不失为一条有益的途径。为此,我们不妨循着这样的思路作一定的分析:首  相似文献   

20.
<正> 在五月上旬由我院文学所与暨南大学中文系、海南大学中文系、海南行政区文联联合主办的全国青年评论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讨论家,以及应邀与会的中、老年评论家,围绕“我的批评观”这一中心议题,就文艺批评的职能与作用、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批评与读者的关系等问题,发表了不同的见解。以下是代表们在研讨会上发表的主要观点:文学批评就是对文学作品的反应,更重要的是解释自已的反应;批评有三种不同的层次,倡导性阐释是文学批评中的最高层次;批评应强调过程,过程也不再是作为达到某一实用目的的手段,它本身应视作一种审美对象;反目的论回到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