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命在于运动",的确是至理名言。然而,现代医学对此有了更新的认识:"生命在于脑运动",因为人衰老是从大脑开始的。有关研究表明,如果能坚持脑部运动,即多用脑,可以延缓大脑的衰老,延长大脑细胞的寿命。经常用脑的人到了六七十岁,思维能力仍像中年那样灵敏;反之,那些中  相似文献   

2.
闻华 《老友》2008,(1):63-63
人老常忘事,不少老年朋友都经历过。造成老年人健忘的因素有多种,如遗传、疾病、环境、生理等,但主要是自身的因素。由于年龄增长使大脑细胞衰老而导致记忆力减退。因此,老年人的健忘还在于自我调养。勤于动脑。勤用脑的人,大脑细胞会不断接受外界信息的刺激,促进大脑记忆功能。有研究表明,勤动脑阅读、思考者,大脑细胞衰退就慢也轻;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要保持健康,少生疾病,首先是注意保护好脑功能,特别是离退休后,离开了自己长期工作的岗位,大脑容易产生“废用型萎缩”,大脑细胞的萎缩、老化,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极大的影响,尤为明显的是导致心理和精神上的衰退。 我的健脑做法是: 一、科学用脑,思维健脑。自离休后我的思维活动没闲着,每天下午看1~2小时保健书,  相似文献   

4.
大家都知道,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会延缓身体器官的衰退。而积极锻炼脑、勤用脑,也会延缓大脑的衰退。勤用脑会使老年人保持大脑思维灵活,而且对预防老年痴呆症也大有裨益。不要沉默不语老年人不能整天沉默不语,应广交朋友,多与人交谈,也可在空闲时给孙辈们讲故事。这种勤用语言功能的“大脑体操”,能使大脑思维灵活。常读书看报多读书看报,不仅使老年人了解更多的国家大事,获得更丰富知识,而且能陶冶情操,使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充实。同时,读书报能活跃大脑的思维,使神经细胞之间有更多的联系,从而延缓大脑的衰退。多做手指运动人…  相似文献   

5.
"生命在于运动",的确是至理名言。然而,现代医学对此有了更新的认识:"生命在于脑运动",因为人衰老首先是从大脑开始的。有研究表明,如果能坚持脑部运动,即多用脑,可以延缓大脑的衰老,延长大脑细胞的寿命。科学研究表明,经常用脑的人到了六七十岁,思维能力仍像中年那样灵敏;反之,那些中年就不愿意动脑子的人,大脑会加速老化。科学家还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他们将75位年龄在80岁  相似文献   

6.
记忆力是大脑功能的一部分,记忆力减退标志着人已经向衰老迈进,然而这个过程可以通过锻炼得到延缓。人到老年,记忆力负荷会不断增加,忘却就会悄悄袭来。因此,老人掌握一些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勤于用脑,孜孜以学,不仅可增长知识,还可延缓衰老,健体健心。在美国,成千上万的老年人重新走进课堂。美国教育协会对60岁以上的老年学生们进行了调查,认为“老年人受教育就像锻炼一样,学习是一种退休后开始的锻炼项目,它能改善健康状况”。老年人在学习活动中,各种信息不断刺激大脑,使大脑保持灵敏,这符合生物“用进废退”的自然规律。美国专家对3000多名长寿者的调查表明,勤于动脑的好学者可延缓衰老,而懒惰可使人加速衰老。研究发现,老年人旧的大脑细胞神经根,在新的刺激下能萌发出新的神经。专家们还发现,勤于思考的老人,脑血管经…  相似文献   

8.
陈冠如 《社区》2008,(15):14-16
致力大众养生知识普及 提到“张国玺”这个名字,估计很多喜欢看健康类书籍或电视节目的朋友都不会陌生。张国玺教授从事老年医学及养生保健方面的研究工作20余年,在老年医学、延缓衰老及养生保健等方面颇有建树。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大众养生知识的普及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9.
中老年人要善于多用脑,讲究科学用脑,大脑会越用越灵。 如何减慢脑功能衰退,使中老年人保持较好的记忆力呢?需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保、活、转、参、睡、调、听”,被医学专家称之为“返老还童”七字诀。这是医学专家们经过数十年研究,最近提出的中老年保健法。 保——即保持大脑活力。用进废退,故中老年人要多用脑,如坚持读书看报、绘画下棋,培养各方面兴趣爱好。 活——即活动手指。俗话说“心灵手巧”,说明双手与大脑有着亲密的关系。经常活动手指,做两手交替运动或转动健身球,可以刺激大脑两半球,有健脑益智、延缓大脑衰老的作用。 转——即转换不同性质的活动。在较长时间的单调工作或读书、写作后,应及时转换另外不同性质的活动,使大脑神经松弛而不过分疲劳,使脑力保持最佳状态,散步、做体操等是较好的转换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11.
多读勤写可以净化心灵。正气书籍不仅给人以知识,而且包含着做人的道理。多读之,不仅有助于接受新知识,更新旧观念,而且可以激发人积极向上,陶冶情操,使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明朝郑成功有一副自勉联:养生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韩诗外传》讲一故事:鲁国有一人由于羡慕富贵,终日心神不安,面黄肌瘦,后来拜孔子为师,读书识理,节制物欲,淡泊名利,脸色也渐渐变得红润起来。这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不读诗书形体陋”的道理。 多读勤写可以延缓大脑衰老。大脑健康与否直接影响人的整个机体。大脑也有用进废退、越用越灵的规律,大多数喜欢读书和从事脑力劳动的人都具有发达的脑神经,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仍旺盛不衰。至于写作,因为它是在一种较高智力层面上进行的脑力劳动,只要做到适度和及时补偿,同样是一种有益的健脑活动。人在写作状态  相似文献   

12.
我们老两口儿都是“风筝迷”,酷爱风筝、爱放风筝、爱扎制风筝、爱收藏风筝……十几年来,不仅扎制风筝和放飞风筝技术提高了,而且身体也健康了。放风筝是一种娱乐与健身相结合的活动,当风筝在天空展翅飞舞时,会使人顿感心旷神怡。这种乐观的情绪,可将任何忧虑烦恼之事,随着风筝高飞,全部置之九霄云外,这种精神上的愉快,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延缓和推迟衰老,促进心理和生理的健康。扎制风筝用手又用脑。常言道:“脑是手之师、手动而用脑,脑子是个宝,愈用愈不老。”确实是这个道理。医学家认为:多用脑可延缓脑功能的衰退,…  相似文献   

13.
人类衰老是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但是延缓衰老却是人类能做到的。古人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类衰老也不是一朝一夕发生的,因此抗衰老应从预防衰老即从日常生活中做起。 首先,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养神”,就是把健脑放在首位,这样大脑便可推迟衰老,人就能健康长寿。精神长期烦燥、焦虑、忧郁、苦恼、悲伤、紧张、恐惧等就会导至内分泌紊乱,使重要脏器供血不良,组织受损,各器官就会过早衰老。特别是整日情绪不佳,天长日久,使脑血流量减少,影响大脑皮层功能,使大脑过早老化。因此应胸襟宽广,豁达大度,凡事想得开,不为七情所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国有句名谚“坦坦无忧愁,阎王也不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国著名艺术大师刘海粟能活到百岁高龄就是因“气量大”注意了“养神”之道。  相似文献   

14.
单文华 《老友》2012,(7):63-64
《老友》杂志《养生保健》栏目的编辑看到我已年届耄耋.又一辈子从事卫生、医疗工作,至今还常写养生保健方面的稿件.便约我谈谈怎样延缓衰老的问题。面对这么大的题目.我感到很是惶恐。但既然接受了约请.我就从自身的生活实践和工作实践出发,谈点认识和体会.与老年朋友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延缓衰老的重点,历来都强调身心兼养。"养生莫若养性"是古代养生家所重视的一种延缓衰老的法则。《黄帝内经》提倡"恬淡虚无"、"清心寡欲"。就是要求人们排除杂念,使其性情纯正。保持神态安宁,心情舒畅。这样,自然有益身体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体会到:人的心理状况,直接影响身体  相似文献   

16.
健康文摘     
《老友》2006,(5)
怎样达到心理健康1、坚持适当的活动(包括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老年人退休后不能无所用心,要多用脑,如读书、看报、写字、绘画、下棋等,可以使脑功能正常,延缓衰老,促进身心健康。老年人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是社会的需要,也是老年人自己身  相似文献   

17.
《新天地》2007,(3)
俗话说,树老根先枯,人老脚先衰。为啥人老先老脚呢?这是因为人的四肢与大脑及全身的脏器有许多联系。通过腿脚部的锻炼,可有效地延缓全身的衰老。在这里谨向诸位介绍我常做的几种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的腿脚养生操:  相似文献   

18.
《老友》2012,(1):69-69
练大脑。许多研究都证明,人用脑越勤,脑子就更灵活。练书法、画画、下棋、弹琴既休闲又健脑。在吃饭时细嚼慢咽、多嚼几下,能刺激头部血流量增多,保证大脑供血量。常叩齿也有同样效果。此外,坚持每天读书、看报、听广播,做读书笔记,也是练大脑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保健巡诊是干部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巡诊工作以治未病为主,治病为辅,因此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中医健康理念、中医养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药学中蕴藏着大量的养生保健理论、经验和方法,通过中医方法和理念颐养生命、保健身心、增强体质、延缓衰老、延长寿命有着特别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项研究成果让专家感到振奋,沉思不仅能使人耳聪目明,还能延缓衰老,永葆青春。专家发现,对一些志愿者进行沉思训练时,他们的大脑右半球皮层出现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大脑皮层中与感觉、听力和视力相关的部位明显增厚,而且是永久性的增厚。尤其神奇的是,沉思使这些人的大脑中与衰老有关的皮层不再像往常那样快速变薄,且减慢了变薄的速度。这样一来,人的衰老进程也缓慢了。专家认为,人脑右半球主要控制注意力,如果注意力长时间保持集中,就锻炼了大脑的右半球,从而激发了器官的活力。沉思延缓衰老@赵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