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言虚词“焉”最常见的用法,是放在动词的后面指代处所、人事,放在形容词的后面指代比较的对象。清代学者把“焉”的这种用法训为“于是”;现代的学者又进一步称它为兼词。从训诂的角度把“焉”训为“于是”,“通古今之异辞”,当然可以;但按语法学的要求把“焉”定为兼词,却不可不慎重。兼词是汉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它们是历史上的东西,不是后世的人们根据后世的语言习惯“分析”出来的。那么“焉”在历史上是否本来就是一个兼词呢?我们说不是。因为在“焉”的上述用法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找不到形成兼词的根据。  相似文献   

2.
美国作家Lafcadio Hearn曾经说过:“Words are very much like lizards;they change coloraccording to position”一个词就像一条变色龙,上下文不同,意义会不同,感情色彩也会不同.例如“and”看似简单,小学生也认识,它的词义照字典上的解释应是“和、及、并、亦、而”等,可是,请看下面的例句:  相似文献   

3.
无论在英语的学习还是考试过程中,“rather”一词出现的频率都特别高,但其用法掌握起来又很困难,因此该词成为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重点。下面就其用法做如下归纳。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以往“名量”式合成词判定标准不明确的情况,通过与“名名”式词的比较,提出确定“名量”式要从语素义与词义关系的角度着手,对曾被看作“名量”词的一些词语进行了分析,重新划定了“名量”词的范围。  相似文献   

5.
在古代汉语中,除了实词和虚词之外,还有一些为数不多的词,它们兼有两种不同的词义和语法作用,这就是“兼词”。有的古汉语语法论著称之为“合音词”,或“台词”(如向增光等编《文言词语汇释》,贵州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初版本即用此称)。也有的语法书则认为这是词的活用  相似文献   

6.
朱敦儒词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敦儒是两宋之交的著名词人,也是苏辛之间具有继承与开拓之功的过渡性人物。他的词着力书 写主体的自我襟怀。内容可分为忧世之作、人生感悟之作和隐逸之作。艺术风格为清旷飘逸、疏宕明朗和通俗 流畅。  相似文献   

7.
小议对应词     
对应词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我们要在第二语言(汉语)教学中,充分利用两种语言中完全对等的对应词,同时要注意两种语言中多数对应词在意义、用法、搭配、色彩、文化内涵以及语法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减少和避免学习第二语言(汉语)中的词语偏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兼词“诸”为例,证明兼词在古汉语虚词中自成一类。文中笔者讨论了“诸”的几种用法:相当于“之于”的语法结构和语法功能;用于句尾,相当于“之乎”,表疑问或反问语气;在一些句子中,“诸”用在不及物动词之后,只能训释为“于”;有时,“诸”与“乎”连用,“诸”只有代词作用,失去了语气词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读《文言语法分析》(廖序东主编,1981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受益匪浅。该书第40页中指出:“文言里有少数几个词兼有两种不同的意思和作用,叫做兼词……尔:如此(动词+指示代词)例如:‘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孔雀东南飞》)然=如此(动词十指示代词)例如上例‘君尔妾亦然’的‘然’。”廖序东先生认为  相似文献   

10.
近读《文言语法分析》(廖序东主编,1981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受益匪浅。该书第40页云:“文言里有少数几个词兼有两种不同的意思和作用,叫做兼词……尔=如此(动词+指示代词)例如‘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孔雀东南飞》)然=如此(动词+指示代词)例如上例‘君尔妾亦然’的‘然’。”廖序东先生认为“尔”、“然”是兼词,笔者实不敢苟同。兹不揣浅陋,谨陈管见,以就正于大方。  相似文献   

11.
兼词漫议     
一个词兼有两个词的同性、同义和语法作用,叫作兼词。《论语·阳货》:“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句中的“诸”是兼词,相当于“之”和“于”。“之”是人称代词,代“阳货”;“于”是介词,表示处所,译为“在”。“之”作动词“遇”的宾语;“于”同“涂”构成介宾词组,作“遇”的补语。兼词有两种。一种是合音的兼词.一种是合体的兼词。合音兼词的读音为所兼两个词的拼合,也就是两个词的快读。合音兼词又称合音词,也叫急音。《孟子·梁惠王下》:“文王之围,方七百里.有诸?”句中的“诸”是合音兼词,相当于“之乎”…  相似文献   

12.
《花间集》对民间曲子词过渡到文人词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花间词”既有文人“长短句之诗”的文学性,又具有民间曲子词的娱乐性,欧阳炯提出“诗客曲子词”这一称谓正好揭示了这种特征。  相似文献   

13.
新版的《辞海》和《辞源》,在当前来说,可谓是我国最有影响最有权威的两部辞书了,但其个别条目的释文似乎仍欠斟酌,“执鞭”条便是一例。 这两部辞书,在“执鞭”条下,同引《论语·述而》“寓而可求之,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作为书证,释义也大同小异:《辞海》释作“为人驾驭车马,意谓给他人服役”;《辞源》释作“持鞭驾车”。乍看起来似乎无甚不妥,但若仔细加以分析,便会发现其释义  相似文献   

14.
王力先生把“缤纷”定为双声连绵词(《古代汉语》上册第二分册第502页)。任学良同志把“缤纷”定为叠韵词一类的单纯词(《汉语造词法》第253页),即叠韵连绵词。《中学语文练习第二册参考答案》把“缤纷”定为合成词。这些观点究竟哪一种是正确的呢?“缤纷”一词在上古时期就出现了,“佩缤纷其繁饰兮”(屈原《离骚》)。“缤”在中古时期的读音声母属滂母,韵部属真部;“纷”字在这一时期属敷母,文部。古无轻唇音,中古的滂母、敷母同属于上古的滂母。可见“缤纷”一词在上古属双声。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从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出发,导出了不同时代,不同个人均具有不同的文风。因此,我们在阅读中要善于鉴别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的风格,而且要有意识地在写作练习中逐步培养自己所独有的风格,以形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相似文献   

16.
小议“pk”     
文章主要探讨新词“pk”的来源及其目前常见的几种意义,以用“pk”用作动词、形容词、名词等几种。  相似文献   

17.
各行各业都有职业道德的要求,千百年来,没有人否认这一要求的必要,也无不以此视为言行的准绳。可是认真说来,要能矻矻自守,谈何容易!首先涉及的问题是对“德”的具体认识,其次是对“德”的具体实践。不解决这两个问题,任何职业道德都只能是抽象的、架空的、说来好听而不见成效的。试以教师为例,略论“师德”如下:师德是“业师”与“人师”的综合体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事业之艰辛于此可见。教师承担这一重任,如何教书育  相似文献   

18.
现在在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操手术刀的不如操剃头刀的,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鸡蛋的。” 这句话说明了现代有些人对知识的轻视,对学习的重要性还认识不够! 这句话仔细品来,和社会上的风气相吻合,在当今社会上,有的工厂确实不注意重视知识,认为只要能挣到钱吃得饱就万事大吉了。 现在在自由市场及各个热闹区做生意的个体摊多如牛毛,而其中就有十几岁的孩子,他们正值青春年华,正是学习的好时光,怎么会做起生意呢?原因就是他们认为知识无用,钱财就是宝贝疙瘩,真令人痛心。  相似文献   

19.
20.
“二三”一词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或实指或虚指,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意义。本文就汉乐府长篇叙事诗《焦仲卿妻》“共事二三年”的“二三”谈谈自己的看法。 “共事二三年”一句,朱东润先生解释为:“共事,共同生活。我们共同生活不过两三年。”(见《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381页)朱先生和许多注家理解为实指。我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