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我和梅去学车,在驾校里与一个女学员聊天。当那女学员知道了梅的姓名后,夸张地大叫:"呀,你就是梅啊!我知道你,你婆婆家和我妈家住一个胡同,我妈常跟我说李姨家有一个很孝顺的儿媳妇,李姨整天夸儿媳妇好。"  相似文献   

2.
《北方人》2006,(7)
你一定知道他格妙的挥杆,他推杆入洞后标志■把握大吼;你也一定知道,这个大孝子在5月初刚刚失去了身患症的老父亲。但你也许不知道,在他全世界最高运动员身价标签背后,不仅隐藏着一个复杂男人的幽默风趣、十足魅力时也有冷漠孤僻、离群索居。  相似文献   

3.
葛优 《可乐》2011,(3):11-11
我一直到十八九岁都不知道自己将来会是什么样。我爸演戏的时候,我经常躲在一边看。那时,我觉得自己可能是一辈子的忠实观众吧。"文革"结束了,艺术院校招生,我忽然好像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了。考艺术院校时,主考官让我演一个动作:从后面捂女孩的眼睛,我太紧张了,捂住她的眼睛,手就下不来了。那女孩只好把情人见面的戏变成了抓流氓的戏。  相似文献   

4.
韩学政 《老友》2013,(4):39-39
有一天,我参加了一场联欢会,现场主持人向一位女士提问:"你母亲的生日是哪一天?"她答不上来,满脸通红地站在那里。旁边有人说:"这人怎么连自己母亲的生日都不知道。"我听着心里发虚,但爱面子的我,也随声附和别人。没想到,主持人竟又把话筒递过来问我,我随口说了某月某日,主持人表扬了我一番。可谁也没注意到当时我那复杂的表情:因为我也不知道母亲的生日是哪一天。  相似文献   

5.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老师们知道孩子在这个阶段不可能"一口吞个饼",所以总会千方百计减缓坡度,给学生们架设台阶,让其拾级而上。在批改作文时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班里不少同学笔下的"陈子谦"(本班一男生)是个幽默风趣、能说会道的小潮男,可是,"子谦"本人的作文却是全班有名的差,因为空洞无物经常被我退回重写。  相似文献   

6.
入对你的行     
我曾经在中欧EMBA"自我反省"的课程上画过一幅属于自己的"生命图"。20多岁的时候,我们要知道自己"要什么",30多岁的时候要知道自己"不能要什么"。看似简单的一个道理,是经过好几次转行之后,很多个夜深人静的时候感悟到的。  相似文献   

7.
余玮  吴志菲 《可乐》2010,(10):57-57
1939年秋,邓小平与卓琳在延安相识。卓琳说:"他(邓小平)是从前方回来的,和邓发住在一个窑洞里头。我在公安部工作。他们经常到公安部来,因为公安部女同志多。有时,也叫我们到他们住的地方去玩。他大概在那个时候就对我有意了。我不知道,他就找跟我一块儿到延安的女朋友来跟我谈,说他想跟我结婚,问我同不同意。那个女朋友和我谈了两次,我不愿意。我说我还年轻,不想那么早结婚。我拒绝了。"  相似文献   

8.
在CNN的现场直播中,伤亡人数是纽约市长朱利安尼被问及次数最多的问题,然而,朱利安尼的回答却是"我不愿意知道这个数字,因为每次听到死亡人数的增加,我的心灵都会加上重负"。  相似文献   

9.
约会     
一直到初中二年级有"生理卫生"课之前,我都不知道小孩子是从哪里来的。其实这个问题从小就问过母亲,她总是笑着说:"是垃圾箱里捡出来的呀!”我也知道这是母亲的闪烁之词。如果天下的垃圾都会幻化为小孩子,那些拾荒的人还敢去乱翻个不停吗?我们是垃圾变的?真是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10.
糖和疤痕     
刘倩 《山西老年》2012,(9):47-47
几个月前在重庆,我去一个朋友家玩。朋友家的地址是11栋2011房,我记成10栋2011房。按了门铃发现一个陌生的面孔时,我礼貌地说:"不好意思,走错了。顺便问一下,你知道王小兰家是哪一间吗?"之所以这么问,我认为栋没错,错的是房,顺便想打消一下冒昧的尴尬。这位看上去比我年长一些的大姐,手里抱着只猫,那猫穿着件绿色外套特耀眼。只看那大姐眼皮一翻,一口重庆话:"天哪,真是好笑,啷个撒子事都有哟,么年代了,我连对门都不认识还说王什么。"随即"嘭"地一声关上了门。这重重的一声门响像块石头堵在胸口,在我心里翻腾了好些天,不得宁静。  相似文献   

11.
有一件小事麻烦你办一下,不知道你能否做到:从你自己的大脑中一次性地提取一百个文学(或某一你专业方面)的论题。你也许感到很惊讶:“一百个?太多。选不出来。二三十个也许还可以。”是的,我在收到这一任务时也有这样的感触。但这的确不是很难的事,有着与你一样感触的我,仅就“文学情感场”一论,选出了五十个论题,你  相似文献   

12.
南雪 《可乐》2011,(6):67-67
17岁时,我刚念大学,喜欢我的男生千里迢迢从另一所学校来看我,却发现我心有所属,很伤心。19岁时,还是那个男生,知道我和同校的男生分手,如今是一个人,又来找我。我让他走,说:"你怎么这么死缠烂打呢?"他红着眼,说因为喜欢我。我说:"喜欢又有什么用呢?我喜欢的可不是你。"当着很多人的面,我让他走:  相似文献   

13.
错过的礼物     
麦小麦 《可乐》2011,(2):10-10
读中学时开始叛逆,总嫌大人不理解自己。父母送给我的14岁礼物是一本《简·爱》,因为父亲觉得我肯定会喜欢这样的故事。我确实喜欢,却恨他们不知道我早已读过、买过,赌气拿出另一本,淡淡地说:"我已经有了。"到现在,我还记得父亲眼中骤然暗下去的小火花。我真是可恶啊。  相似文献   

14.
林青霞 《可乐》2010,(10):62-62
已经是第七天了,他的手还在我的头上、身上,动动这又动动那。他的身影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我面无表情地坐在零乱的二楼小房间里,从桌上拿起他的烟盒,抽出一支烟燃上,学着人家吞云吐雾的样子,对他说:"你知道吗?我只有在最高兴和最悲伤的时候,才会试着抽烟。"他的手没有停下来。他轻声问:"那你现在是开心还是不开心?"我说:"开心!"  相似文献   

15.
娱乐世界     
笑话 纸上谈兵 老师:你知道“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吗? 学生:当然知道。 老师:那就请你举出一个纸上谈兵的例子来。 学生:比如说,爷爷和我下军棋。  相似文献   

16.
"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  相似文献   

17.
叮当,上当     
林一苇 《可乐》2010,(10):7-7
我的童年在一个烂漫、朴素、莽撞的童话时代度过。七夕的夜晚,我们和大人一起扎草人。草人是一个美丽的姑娘,从大人嘴里,我们知道那是"织女"。草人扎好了,我们就随着大人到打谷场上,像放风筝一样把她放飞。如果飞起来,就是"显灵"了,那些扎草人的人会得到"织女"的祝福,变得心灵手巧。  相似文献   

18.
汪金友 《中华魂》2012,(11):37-38
黑龙江省双城市青年谢尚威,因为徒手接住从5楼坠下的15岁男孩,被人称为"最美叔叔"。当有人问他救人的动机时,谢尚威说:"当时那场面,真的也来不及多想,只是出于本能。我有一个7岁的女儿.我知道为人父母对孩子的那份情,谁看到这场面也不会见死不救.都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虽然有人说我傻,但我对得起良心。”  相似文献   

19.
知止     
唐山风 《中华魂》2017,(9):49-49
在江苏常熟翁同龢故居的门前,有一块牌子,上写着:"人我室皆端人正士,升此堂多古画奇书。"相传这是翁同龢写的一副对联,非"端人正士"不交,非"古画奇书"不收,显示出此宅主人的境界和品德,确有清正高雅之处。我知道翁同龢是清代的两朝帝师,主持过很多军政大事,但不知道他家四代为官,而且是父子帝师、父子宰相、兄弟封疆、叔侄状元、四世翰林。更让我吃惊的是,在常熟这个地方,自唐至明清,竟然出过8个状元、4个榜眼、5个探花、486个进士。这在全中国,也堪称是人才和官员最密集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溶溶 《社区》2011,(34):45-45
不知从何时起,餐馆里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捞饭,捞饭与海鲜肉类搭配滋生出许多品种,如海参捞饭、鱼翅捞饭等。我不知道这些标榜高档风味的捞饭源于何时何地,但在我还幼小的心里,就知道"捞饭"是山西农家人最家常最普通的主食。山西盛产小米,尤其是沁州黄小米,品质优良,因此,用小米做的"小米捞饭汤"是山西一道有名的家常饭。"小米捞饭"由焖饭和米淇汤组成,饭里有菜有米,有干有湿,特别是蔬菜在煮制的过程中,营养全部溶入汤里,吃起来香甜可口,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