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基姆4岁的时候参加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后来变得非常著名。 简单地说,就是把像乔基姆这样的孩子关在一间屋子里,接着,一个成年人进来把一块棉花糖放在乔基姆面前。然后她说,她将离开15分钟。她告诉乔基姆,如果在她出去的时候乔基姆没有吃这块棉花糖,回来后她将再给乔基姆一块。  相似文献   

2.
洋车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中较早出现的劳动者形象,老舍笔下洋车夫祥子的人生道路的坎坷更多地来自于其自身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他虽身处城市底层深受压迫,却不在新的生产关系之内,所以,这是个失去土地,又以小生产的观念在都市里挣扎并走向心死者的悲剧.作品最感人的地方,是阅读后所留下的谁能救救祥子的呼声.  相似文献   

3.
猴子与骆驼     
《阅读与作文》2009,(4):7-7
在动物们的集会上,猴子登台跳舞,深受欢迎,赢(ying)得大家的称赞,个个为之喝彩。骆驼却十分嫉妒(ji du)猴子,他也想获得大家的喝彩。于是,他站了起来,自我得意地显示自己的舞技,  相似文献   

4.
骆驼市集     
那天,巴基斯坦的天空像是一匹刚被漂染成白色的布。干净、空旷、高远,将人的心情映照得异常亮丽。 兴致勃勃地雇了一辆计程车,向司机表达了想去卡拉奇骆驼市集的意愿。无奈他听不懂英语,比手画脚、绘声绘影都难以使他明白;屡试屡败后,忽然福至心灵,急急从笔记本子中撕下一张纸,画了一只自以为看起来“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骆驼向他出示。  相似文献   

5.
繁衍生息在蒙古高原上的骆驼是蒙古族在早期的游牧生活中驯服饲养的"五畜"之一。在"五畜"当中骆驼以耐寒、耐渴、耐饥、耐劳著称,并被蒙古人誉为"沙漠之舟"。蒙古人驯服饲养驼的历史悠久,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的有关骆驼的民族民俗文化。随着游牧文明的衰减,各种与蒙古人有关的传统生活方式正在经历异化或者直接消失。尊重文化与历史的人们尝试着将这种民族的民俗作为文化遗产保留给后代子孙。本文中蒙古族的有关骆驼的民俗也是我们所要保存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6.
繁衍生息在蒙古高原上的骆驼是蒙古族在早期的游牧生活中驯服饲养的"五畜"之一。在"五畜"当中骆驼以耐寒、耐渴、耐饥、耐劳著称,并被蒙古人誉为"沙漠之舟"。蒙古人驯服饲养驼的历史悠久,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的有关骆驼的民族民俗文化。随着游牧文明的衰减,各种与蒙古人有关的传统生活方式正在经历异化或者直接消失。尊重文化与...  相似文献   

7.
人如骆驼     
人类并不是累在吃饭上,而是累在聚敛上。人就那么大的胃,荤素都能吃。鸟吃饱了,跳在枝头唱歌;人吃饱了,皱着眉头。人有个特点,就是总想比别人富有,还想有地位,有个官职。  相似文献   

8.
《阅读与作文》2009,(4):14-15
骆驼生活在干旱的沙漠里,不喝水也能行走很长的时间。人们曾经以为骆驼的驼峰里储存着水,实际上驼峰里是大堆的脂肪。当食物和水都很难找到时,这些脂肪可以帮助它们生存。  相似文献   

9.
骆驼和山羊     
许达然 《社区》2014,(11):49-49
骆驼缓缓前行,脚蹄强健,软硬都不怕,显然什么都适应了。我坐在它背上,铃铛叮当,看沙漠和我的身体一起摇晃。镇静的似乎只有骆驼,步步稳重,仿佛要走到沙漠与天空相交之处才停。然而久坐上面的我不但累而且已快饿扁了。  相似文献   

10.
王鼎钧 《华人时刊》2011,(12):70-71
(一)站在李山的画前,我想到才情、功力和思想境界。我想假如有两位画家才情相等,他们的作品应该由功力见高低。假设两人的才情、功力都一样,他们的作品应该由思想境界分上下。当然,假如(仅仅是假如)两位画家的思想境界相等,那又得由两人的才情、功力决定名次。总之,才情、功力、思想境界,三者都很重要。  相似文献   

11.
任弼时的骆驼精神是一个真正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精神风貌。其具体体现在崇尚革命、坚持真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 ;忠于祖国、敢于斗争、永远谦虚谨慎的坚贞精神 ;坚持学习、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求实精神 ;注重调查、善于思考、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科学精神。学习任弼时同志的骆驼精神 ,对于推动我们全体党员干部更好地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 ,对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党的领导 ,对于更好地发挥共产党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骆驼祥子悲剧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分析人物的遭遇和社会环境描写入手 ,揭示人物的不幸及其与性格的关系 ,具体解剖了祥子悲剧的内外条件 ,从而揭示了祥子形象及其悲剧的意义 ,并对作品中创作方法的运用作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3.
从目前已经解读的佉卢文书来看,骆驼不但是鄯善国重要的运输工具,而且也是官员和出公差人员的"专车"。同时,该国的骆驼还是税收的来源之一,更执行着货币的职能,也被用作祭祀的牺牲。骆驼在该国上层社会是权力的标志,在普通百姓处是财富的象征,有着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常州新奥燃气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成大曾经讲过一则寓言故事:一只老骆驼有一次穿越了号称死亡之海的千里沙漠。归来后,同伴们争相请它介绍经验。老骆驼平静地说:“其实也没有什么经验可讲,我只是认准目标、耐着性子,一步一步地朝前走而已。  相似文献   

15.
《骆驼祥子》对祥子的遭遇以及其所遭受的精神危机进行了细致的描述。祥子的命运所反映的,不仅是一个农村小人物的变迁,更是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千万农民所面临和经历的一种社会现象。在祥子身上所体现出的,正是民间视角下小人物悲剧命运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6.
沙虱     
张晓风 《可乐》2011,(8):49-49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号称有进无出的绝域,多年前吸引了一队澳大利亚人前去探险。他们雇了一些本地夫子料理杂物。人员浩荡,他们必须雇骆驼拉补给品。骆驼雇多了,又必须再雇骆驼拉骆驼粮食。一切妥当,他们终于上路。  相似文献   

17.
《骆驼祥子》:承认的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说,《骆驼祥子》可以被称为"社会悲剧"、"性格悲剧"。但是从人物自身内在的精神—心理结构而言,《骆驼祥子》更应该被认为是"承认的悲剧"。文章通过对小说两个主人公祥子、虎妞悲剧成因的具体分析,阐明了这一结论。它有助于我们转换视野,从一个更隐秘而内在的角度重新认识《骆驼祥子》。  相似文献   

18.
《骆驼祥子》汉英文本在话语组织上体现出较强的个性特征:汉语中由多个分句组成的话语片段,在英语中多分裂为不同的句子;汉语中以潜性的方式表达的某些成分,英语多用显性方式来表现;汉语多依照时间顺序的原则,平均排布语句,而英语常常以主次为原则,多将含主要信息的语句摆放在前以突出句子重心。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与作文》2011,(9):16-16
在沙漠旷野过游牧生活的8可拉伯贝都因人,以擅长养骆驼著称。他们至今还沿用着一种特别的洗发液——骆驼尿。不用亲眼见他们冼头的场面,光是想象一下就觉得相当有挑战性了。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模式是我国当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方向。历史上,丝绸文明对游牧民族在不断地迁徙过程中,草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游牧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的今天,游牧文化的研究越来越突显民族的文化特征,本文通过对丝绸之路文化传播中最有代表性的动物——骆驼的文化内涵进行研究,探讨哈萨克民族游牧文化有关骆驼文化变迁的过程、美学思想及人文精神,阐述哈萨克民族的游牧文化精神内涵,呈现哈萨克游牧文化在丝绸之路文明中绽放的异样光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