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刘海英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753-755
运用母题、类型比较方法,从比较古罗马小说《金驴记》和唐人传奇《板桥三娘子》人手,追溯“人变驴”故事类型的流变与发展,分析人变驴故事类型在东方和西方的不同文化背景,比较其异同。 相似文献
4.
5.
6.
殷明明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5):88-91
《驴皮记》和《改邪归正的梅莫特》没有直接的情节联系。这两篇小说内在的关联在于共同探讨了人在欲望面前的各种因境:《驴皮记》揭示的是人离不开欲望,但生命和欲望却又成反比;《改邪归正的梅莫特》进一步深化了欲望问题,那就是即使欲望的实现不需要以生命为代价,无限度的欲望依然可怕,因为它将把人带入无尽的空虚。 相似文献
7.
李志斌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2):101-104
通过不同的文学体裁描写人物异化为动物及其异化之后的生活遭际与精神风貌,这是欧洲文学的一大艺术传统。在表现人的异化处境的文学体裁中,小说当属执牛耳者;在小说中间,最早也最完整地表现人的异化处境的鸿篇巨制,则首推阿普列乌斯的《金驴记》。《金驴记》在题材与技巧等方面实现了对古希腊罗马文学传统的继承与超越,在欧洲文学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传承作用。 相似文献
8.
9.
张春燕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39-41
英国女作家雏多利亚·希斯洛普的成名作《岛》讲述了希腊克里特岛上的一家人和麻风病抗争的故事。小说以佩特基斯家族为代表,他们由绝望到希望,由痛苦到光明,一步步前行、寻找,直到重获新生。对小说中“岛”之意象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岛”就是悲凉生活中的希望,是污秽之地的鲜花,而浇灌、滋养这鲜花的,是温暖、博大的人性之爱。“岛”之意象代表了希望和重生。 相似文献
10.
11.
12.
李丹丹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3-14,26
"驴鸣"是魏晋风度的时代符号,笔记小说《世说新语.伤逝》中两则资料对"驴鸣"作了记载。通过考察"驴鸣"产生的多层原因可以从更深层面了解驴文化历史地位及其文化意蕴。概言之,驴鸣消弭了高雅与庸俗、荒诞滑稽与庄严尊贵的界限,经过魏晋名士的演绎,驴鸣成为表现名士风流的道具,成为放任性情、挑战权威的表征。 相似文献
13.
林语堂有丰富的海外生活经历,且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代表西方话语权力的美国,这便为其在小说《奇岛》中对西方话语的接受提供了可能性。用后殖民主义的话语理论重新审视《奇岛》,旨在批判小说中包含的西方殖民主义价值观,尤其是林语堂在社会层面与个体层面的殖民主义观念,并在后殖民主义话语环境中完成对西方殖民主义的解构。 相似文献
14.
从佳米驴多年来的数量分布、体型外貌、体尺体重、生产性能以及某些生物特性等方面分析了佳米驴现状,提出了保存和利用佳米驴遗传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谢文琴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1):32-35,47
英国当代作家希斯洛普的《岛》以20世纪初希腊麻风病隔离区——斯皮纳龙格岛为背景,讲述了感染麻风病的伊莲妮、玛丽娅母女和背负麻风病家族耻辱的安娜、索菲娅母女之间爱恨交织的悲怆人生故事。文章通过对《岛》中伊莲妮、安娜、玛丽娅、索菲娅四个人物的分析和斯皮纳龙格岛上麻风病人社会的解构,揭示作者对宽广友爱、无私奉献的生命的热情歌颂。 相似文献
19.
马娜薇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62-64
《蓝色的海豚岛》作为儿童文学经典作品,阅读的过程就是审美游戏的过程。作家斯科特·奥台尔通过讲述少女卡拉娜在一个荒岛上独居18年之久的故事,完美实现了儿童文学的核心价值——游戏精神,它是作家在"自我表现"基础上,对儿童读者的审美呼应、精神引领;它通过"出走"与"回归"的叙事结构实现其内在的游戏效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