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房价的高低不仅决定房地产开发商的暴利水平,也决定了地方政府的(?)增长速度和土地财政的多少。当房价水平降低时,房地产开发商的暴利空间压缩了,但地方政府的(?)增长也放慢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减少了  相似文献   

2.
以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之间结成的利益同盟为出发点,采用博弈论方法从合谋的视角分析了我国房价上涨的原因,阐述了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之间的利益同盟对于房价上涨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与房地产企业间的利益同盟会显著增加地方政府的“政绩”和土地财政,并会提高房地产企业的利润水平,为其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双方的获利来源于对于社会公众福利的篡取——推动房价升高,且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这一效果会更加明显;中央政府可以通过加大查处力度来瓦解利益同盟、割断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的利益链条,抑制房价上涨;地方土地法治环境越健全,查处中央治理的效果也相对越好。  相似文献   

3.
勾晓峰 《科学咨询》2005,(13):42-43
对已成为众矢之的的房地产行业来说,"暴利"是最敏感的词语,成本是最隐秘的话题.如果能透过房价、土地以及开发商才最清楚的账目,就不难发现,原来成本和利润不过都只是开发商资本运作游戏中的注脚.  相似文献   

4.
资讯     
<正>经济房地产业绑架中国经济中国房价为何屡抑不下?关键在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土地出让金成为很多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房地产业与地方政府结成了"利益共同体",民间因而出现房地产业已经绑架地方政府、绑架中国经济、绑架社会的议论。另一方面,尽管中央政府以及各部委几次表态要遏制房价涨势,一些民众仍是半信半疑。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很坚硬,但是坚硬不表示没有破裂的危险。当房地产行业催生一系列超出中央控制的  相似文献   

5.
对已成为众矢之的的房地产行业来说,“暴利”是最敏感的词语,成本是最隐秘的话题。如果能透过房价、土地以及开发商才最清楚的账目,就不难发现,原来成本和利润不过都只是开发商资本运作游戏中的注脚。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动态面板和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土地财政与金融支持对房价泡沫的影响特征和门槛效应。研究发现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房价泡沫具有显著的正向积累效应;土地财政和金融支持对房价泡沫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二者对泡沫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基于房价水平的双重门槛特征,突破双重门槛后,二者的正向促进作用明显跃升;过度的金融支持通过开发商和消费者两个渠道进入房地产业,对房价泡沫产生正向影响;突破土地财政双重门槛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余地区仅突破了第一重门槛。研究结论可为精准分类调控房地产市场提供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7.
经常关注房价话题的人,对“房价收入比”这一国际通行的标准应该并不陌生。它指的是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是反映居民是否买得起房的主要指标。与GDP、CPI等指标相比,不少地方政府受土地财政的巨大收益掣肘,往往会对房价收入比这—敏感指标避而不谈。  相似文献   

8.
自2004年以来,全国范围内房价持续走高,在许多城市,房价已经达到家庭年收入的10倍乃至几十倍’本文:从政府/开发商、购房者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房价过高过快上涨的原因, 从公共管理学的角度来说 是由于市场失灵导致的.从规范土地供应.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严厉打击房地产非法运作等方面作了分析,以期实现房地产价格平衡增长,与居民生活水平相适应。  相似文献   

9.
经济     
《领导文萃》2010,(4):6-7
房地产业绑架中国经济 中国房价为何屡抑不下?关键在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土地出让金成为很多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房地产业与地方政府结成了“利益共同体”,民间因而出现房地产业已经绑架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房价的过快、过猛上涨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土地供应、税费、房地产交易制度和交易方式以及房地产供应结构等多个关键环节采取调控措施,“增加供给、抑制需求”,从而实现对房地产价格过快、过猛上涨的调控,是政府、房地产开发商、消费者三方面的最佳抉择。同时,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尤其是房价的调控,不是促使房价大幅度地下跌,而是把房价控制在一个温和价区,控制在工薪阶层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控制在一个合理的上涨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土地财政土地财政包含两部分。一是与土地有关的税收,如耕地占用税、房地产和建筑业的营业税、土地增值税,等等。目前地方政府重点征收的是房地产税和建筑税,高的已占地方税收收入的百分之三四十。二是与土地有关的政府的非税收入,如土地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房地产对GDP的直接贡献率,2006年就高达10.74%,间接贡献率11.50%,综合贡献率超过20%。无论是GDP政绩,还是财政收入,都出自房地产。譬如杭州市一年卖地1000多亿元,而地方财政收入仅520亿元。2009年全国工商联在《我国房价何以居高不下——房地产开发的总费用支出一半流向政府》中揭示:9个城市在总费用支出中,流向政府的比例为49.42%(上海达到64.5%),也就是说,房价的一半以上成了地方政府的收入。  相似文献   

13.
《房价高不能全怪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一文的作者、江西赣州市房管局局长刘宏长。后来又在《南方周末》抛出了“妖魔化地方政府”的宏论:“现在社会舆论有妖魔化地方政府的趋势。把地方政府妖魔化有什么好处呢?政府的利益也是人民的利益。即使土地收益多点。也是用在人民头上。不是放在某个人的腰包里。”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土地 财政土地财政包含两部分。一是与土地有关的税收,如耕地占用税、房地产和建筑业的营业税、土地增值税,等等。目前地方政府重点征收的是房地产税和建筑税,高的已占地方税收收入的百分之三四十。二是与土地有关的政府的非税收入,  相似文献   

15.
庄妍 《决策与信息》2009,(10):117-118
现阶段,我国的房地产业发展势头猛进,房价持续上扬,已经超过一般居民的承载能力。这一现象的产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房地产市场上的供需关系出现异常。我们可以改善土地供给方式,增加土地有效供给、改革土地出让金制度、限制开发商垄断行为、鼓励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和发挥税收财政的约束机制来着手改善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土地出让制度在《土地法》中有明确规定,包括土地补偿、土地使用权、土地征用、抵押担保、土地出让金、土地转让、土地转让协议等众多规定。由于我国土地发展的特殊的历史背景,我国的立法者对于土地出让制度借鉴了香港的土地批租制度,而自2002年实行土地出让的招拍挂制度之后,价格者得成为防止腐败的唯一路径,从而推高了土地的出让价格,并刺激了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而地王的频出让中央政府不断的出台打压房价的措施,甚至不惜用行政的限购手段、约谈手段。但是却始终不肯调整出让制度,宁愿限房价而竞地价也绝不肯限地价而竞房价。所以须完善土地管理制度,规范市场行为,最大限度的弥补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的先天缺陷,促进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展。  相似文献   

17.
《领导决策信息》2014,(8):12-12
正当前一些地产商在产业园区建设中存在暴利违规操作行为,他们以比较便宜的价格拿到工业用地,最后却对外销售高价的住宅。有的开发商进入产业地产领域后,依然按照住宅地产的操作思路盖豪华高档的建筑。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肖金成表示,产业地产应该不是一个暴利的行业,而是一个比较稳定的行业。因为产业地产是政府为了解决融资问题把特许权交给一个房地产开发商,为了招商引资。由于工业用地地价比较便宜,有些开发商以发展产业为名拿地,建产业园区来投机,目的是为了土地的升值。  相似文献   

18.
王贺 《经营管理者》2011,(17):124-125
房地产市场的资金一是通过地价拍卖和各种税费流向地方政府,另一块表现为房产商的暴利。政府可以通过固定价格来出售地块使用权来获得满意利益,然后请多家房产商对建成后的房屋售价进行向下竞拍,承诺售价最低者中标,这样从机制上遏制了目前房产商的暴利基础,从而使得房价降低。政府还应该通过全程监督和有力度的惩罚措施来保证房屋质量,通过限制购房人资格和增加额外条款来保证真正有住房困难的群众能够获得购房资格。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的加大和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房地产行业的经营成本大大增加,利润空间也进一步受到挤压。房地产市场的吕趋理性,又迫使开发商不得不适应市场需求,从而提供更加优质优价的房屋。资本和技术的结合能力将决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存和发展,企业资金周转能力的重要性也由此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现行的土地出让制度下,土地的供给由政府垄断经营,在"土地财政"利益的驱使下,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调控土地的供应量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地方政府出让土地,开发商获得土地后完成商品房的建设和销售,双方形成一种上下游纵向关系。本文正是基于上下游企业之间纵向关系的视角,对我国现行土地出让制度下的商品房市场绩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