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关于道德的起源、道德的阶级性、道德的共同性、道德的历史性等问题的论述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道德教育这种客观的教育实践活动,把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教育与非意识形态的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坚持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随着社会实践活动和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创新,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重建民间儒学道德教育的代表作,它涵摄了重人伦、行仁义、遵礼教、慎交游、倡忠诚等广博的道德教育的内容,提出了一系列家庭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惠娟 《船山学刊》2009,(1):139-141
明朝中叶,王阳明以其心学为理论基础,推崇遵循自然、知行合一的儿童道德教育观,明确道德的生活实践对儿童道德成长的根源性价值,彰显了儿童的道德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4.
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所认识,而从改善社会风气的角度视之,则当下的社会道德教育尤其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中国古代在这方面留下丰富的经验。中国古代不仅注重学校教育,尤其注重社会道德教育,如礼乐化民的道德教育传统,以圣贤人格率先垂范的权威道德伦理或曰模范道德伦理,至今仍极具启发性,值得人们借鉴取法。  相似文献   

5.
刘凤国  曲秀芳 《理论界》2005,(3):141-141
儿童是社会的财富,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出善良、有道德感的儿童不仅是为人父母的期望,也是社会对下一代的希望。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儿童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有了研究的方向,具体研究分析儿童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传统道德思想及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能山 《船山学刊》2008,(2):229-231
中国古代道德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内容。其精华大体可归纳为人与家庭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国家的关系、个人的道德职责、政府的道德职责五个方面的思想。中国古代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仍有着积极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道德教育始终是摆在首位的,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见《论语·为政》,下引《论语》只注篇名)。纵观孔子道德教育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道德信念的培养,道德情感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培养。《论语》中记载的孔子的言语行事,反映出了孔子在这三个方面的思想方法。一、关于道德信念的培养道德信念就是人们对于道德理想的坚信和对履行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培养人的道德信念,是孔子道德教育的基石。在道德信念的培养方面,孔子的思想方法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志于仁”。“仁”是孔…  相似文献   

8.
近年在日本出现的小林多喜二的《蟹工船》热,不仅仅是对这位优秀的无产阶级作家的追忆、缅怀,还与当今日本社会生活,特别是“贫困劳动者”的生活状况密切相关。同时,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对文学与政治关系的再认识,对我国文坛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明朝中晚时期出现了一股追求"真人"的热潮,包括李贽在内的尚真派文士对"真人"情有独钟,评价甚高,是他们做人的最高理想和道德境界。联系当前的道德教育要想走出传统的模式,走出目前所面临的种种困惑和误区,就有必要对道德教育中形而上的层面作出必要的反思和转变。笔者认为当前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以"真人"教育为基础和重点,以完善和发展道德人格为目标,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受众的道德教育是为使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自觉履行责任和义务所施加的道德影响活动,应该从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形成道德行为习惯几个方面进行,并注意学习道德知识与进行自我道德修养相结合、社会渠道与大众传播渠道相结合、道德实践与道德评价相结合三原则。  相似文献   

11.
习俗有道德习俗与非道德习俗之分。道德习俗对人德性生成有巨大影响。这样,生活德育的最佳切入路径在改变道德习俗,其中,学校生活德育的最佳切入路径是改变学校的道德习俗;家庭和社会生活德育的最佳切入路径是改变本国、本地区的道德习俗。  相似文献   

12.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 ,人的道德发展是有阶段性的 ,强调道德教育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要重视培养学生理性和独立的道德判断能力。这些都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借鉴美国医学职业道德教育模式,在入学选拔制度、课程设置模式、奖励、考核、评价和继续教育机制几个方面的有效经验,对照我国医学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缺失,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入学机制、课程改革、奖惩制度等方面提出针对我国医学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在关注道德情感对于品德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的理论探索中 ,霍夫曼的虚拟内疚理论独树一帜。该理论不仅深化了人们对道德情感在个体道德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而且对德育实践中的具体操作也极具启发。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社会转型的时代语境下,人们总在道德焦虑中面临深刻的道德困惑。“委屈奖”是道德宽容还是道德妥协,“次道德”是道德还是不道德,“见义巧为”是道德应然还是道德功利?这些问题都需要在论争、解读与再思考中进行。只有增强道德自信,提高道德自觉,才能走向道德自由。  相似文献   

16.
大学德育是一个需要智慧也呼唤智慧的教育领域。德育优化是指对构成德育的主要因素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使各种有利的影响形成合力,以实现德育的预期目标。大学德育优化主要包括德育主体性优化、德育目标的优化、德育内容的优化、德育环境的优化、德育过程的优化、德育途径的优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冯芸 《齐鲁学刊》2013,(1):85-90
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人类实践活动,而在这一过程中居于基础性地位,同时也是我们对道德教育进行研究之逻辑起点的是道德教育主客体间的关系问题。面对当前道德教育实践中主客体间现实存在的种种不和谐现象,从哲学视角对主体与客体、主体与主体性、客体与客体性及道德教育过程的阶段性进行深入分析,应是对两者关系进行科学定位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以和谐性、平等性和双向性为原则的道德教育主客体关系,必将极大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从而促进现代道德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儒家教育思想虽然已经失去了支配教育的主体地位,但其精神教育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道德信念坚守、理想人格塑造以及其教育途径和方法,仍然对当代大学生精神教育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9.
"修身"是墨家经典理论之一,"修身"强调人们在道德修养的过程中应秉持本末意识、察省意识和笃行意识。这对当代大学生道德理念的形成,道德判断能力的提升及个体道德行为的实施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德育具有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随着现代社会德育领域的不断拓宽,德育功能亦全面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